我們曾約定,每年的今天一定要在你我邂逅的地方,緊緊相依著度過,但,今夜,卻獨留我一人帶著一份無何奈何花落去的憂愁,攜著一縷凄凄慘慘戚戚的情傷,在星空下,兀自,哀嘆,徘徊!
曾經看到一篇文章中寫道:「美食當前,總能有所思,或饞性千嬌,食前觀察、吃中思想、品後體煨,食為天性,靜靜地咀嚼,輕輕地回味,非比尋常的韻致。吃食是一種幸福,品味是一種情趣,而透明墨香感受文字中的麻辣咸甜,更是一種快樂。能吃者得到一份暖胃的享受;會吃者找到一份心的平靜。」細細品味,深有感悟!美食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 生活,慢慢地走,慢慢地過,生活不需要華麗的外衣,也不需要甜言蜜語,生活需要的是一日三餐吃好,平平淡淡地過完每一天。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為了滿足每個人的不同飲食需求,每天精選不同菜肴分享給大家,一起為每天的精彩生活加油!
黃金麻團
食材:
紅薯(或者南瓜)250克,糯米粉100克,白芝麻半碗,白糖20克(可選)紅豆200克,白糖50克,油20克
步驟:
紅豆洗凈,放入高壓鍋,倒水(沒過紅豆3厘米),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關火完全放汽後打開鍋蓋。
撈出紅豆,放入攪拌機中攪打成泥,趁熱放入1/3白糖攪勻。
紅豆泥放入鍋中小火慢慢炒干,其間分次放入剩餘白糖和油。
豆沙炒至濃稠易成形後分成若干個小球,每個約15克。
紅薯去皮切大塊蒸熟。
蒸好的紅薯用勺背壓成紅薯泥。
趁熱放入糯米粉和白糖攪勻,用手揉成紅薯麵糰。
取20克紅薯麵糰揉圓捏出窩,放入15克豆沙球。
用虎口處收口,然後揉成圓球。
做好的紅薯球沾水後放入芝麻碗中,晃動芝麻碗使其均勻地裹上芝麻,取出用手搓一搓,使芝麻沾得更牢固。
鍋中倒油燒至三成熱,筷子插入油中有微小的氣泡即可,放入裹滿芝麻的麻團坯。
小火慢炸約10分鐘,不時撥動麻團讓其轉動,這樣麻團才能均勻地脹大而不脹破,待麻團脹大、外皮呈金紅色時撈出。
煎餅果子
食材:麵粉100克,涼水50克,油10克,熟芝麻10克,鹽2克。麵粉250克,玉米粉50克,黃豆粉20克,食用鹼(或泡打粉)1克,涼水350克。甜麵醬30克,蒜蓉辣醬50克,香蔥3~5根,香菜3~5根,五香粉(或十三香)2克,香油少許,雞蛋1個
步驟:
製作麵糊:麵粉、玉米粉、黃豆粉和食用鹼混合,加水攪稠,蓋好靜置40分鐘。
製作薄脆:所有薄脆用料混合,揉成較硬的麵糰,用保鮮袋包住靜置30分鐘。
麵糰擀成0.5毫米厚的大薄片。
切成約20厘米長、10厘米寬的片,然後在每片中間豎著劃一刀。
鍋燒熱倒油,放入面片,炸上色後翻面,另一面也上色後撈出控油,薄脆就做好了。
甜麵醬中加入五香粉、香油和溫水攪成稀糊狀。
煎餅鍋燒熱,轉小火在鍋邊放1勺麵糊。
用刮板朝一個方向畫圓,將整個鍋面鋪上薄薄一層麵糊。
轉中火,打入雞蛋。
用刮板將雞蛋刮散並鋪滿整個餅面,待蛋液凝固、餅邊翹起時,先用鏟刀斜著將餅邊鏟離鍋面,再將餅鏟離鍋面。
在有雞蛋的一面刷蒜蓉辣醬和調好的甜麵醬,撒上切好的蔥花和香菜末,放上薄脆。
餅捲起,中間用鏟刀剁開即可。
鐵板魷魚
食材:魷魚2隻。蒜蓉辣醬(或燒烤醬)40克,熟芝麻5克,孜然粉6克,孜然5克,植物油20克,辣椒粉適量。
步驟:
魷魚豎著剪開。去掉魷魚頭和眼睛處的硬骨。取出內臟和豎著的魚骨。撕掉魷魚皮,沖洗乾淨。
每隻魷魚用2根竹籤穿上。
鐵板倒油燒熱,放上魷魚烤至兩面變硬,最好用壓板壓著烤,這樣魷魚更平整。
用鏟刀將魷魚兩側橫著切開。
兩面刷上植物油,再刷上蒜蓉辣醬,在鐵板上稍微烤一下。
撒上孜然粉、辣椒粉、孜然和熟芝麻即可。
五香茶葉蛋
食材:雞蛋15個,紅茶20克。花椒50粒,大料3個,香葉2片,桂皮段(3厘米長),鹽15克,醬油30克,老抽20克,小茴香少許
步驟:
雞蛋用流水沖洗乾淨。
放入鍋中,倒入鹽。
加水沒過雞蛋,大火煮開,轉中火繼續煮10分鐘。
用勺背或其他工具將蛋殼敲出裂紋。
放入紅茶和剩餘調料,大火燒開,蓋上鍋蓋小火煮30分鐘,關火。
茶葉蛋浸泡2小時以上使其更入味。
叉燒包
食材:低筋麵粉300克,酵母粉5克,白糖30克,黃油(或豬油)10克,泡打粉10克,臭粉1克,溫水135克。叉燒肉200克,蚝油20克,蜂蜜20克,香油5克,水澱粉30克
步驟:
取一半低筋麵粉放入盆中,放入75克溫水和酵母粉。用筷子攪成面絮。
揉成麵糰,發酵得大一些,製成老面即酵種。
發酵的時間長一些,發好的面里有大孔。
肉切小丁。蚝油、蜂蜜、香油和水澱粉放入乾淨的碗中攪勻。
調好的汁和肉丁一起放入鍋中,開火煮黏稠後盛出晾涼,餡料就做好了。
發好的老面中放入黃油、泡打粉、臭粉、白糖、60克溫水和剩餘低筋麵粉。
和成光滑的麵糰,然後分成30個小麵糰。
擀成圓皮,放入1勺餡料。像包包子一樣收口。
將封口處捏緊,不能露餡。
鍋中倒入涼水,放入叉燒包,大火蒸上汽後再蒸10分鐘。
擔擔麵
食材:切面200克,豬肉餡250克,碎米芽菜50克,青菜20克。豆豉10克,紅油20克,花椒粉15克,醬油5克,生抽5克,料酒5克,醋5克,香油2克,香蔥20克,姜10克,蒜10克,白糖5克,油20克,鹽少許。
步驟:
鍋倒油燒熱,放入豬肉餡煸炒。
炒至豬肉餡變色出油。
放入料酒和切好的蔥花、薑末、蒜末炒勻。
放入剁碎的豆豉。放入碎米芽菜。
放入醬油炒勻後關火盛出,芽菜臊子就做好了。
燒熱水的同時將花椒粉放入碗中,紅油燒熱澆在花椒粉上,再放入生抽、醋、白糖、香油和鹽。
倒入半勺開水攪勻。
水燒開後放入青菜燙一下撈出。
放入麵條,煮熟後撈出放入調料碗中,放上芽菜臊子和青菜即可。
蛋煎鍋烙
食材:麵粉200克,溫水120克,鹽少許,花椒水30克,醬油15克。豬肉餡150克、鮮香菇5個,蔥花、鹽適量,雞蛋1~2個
步驟:
麵粉放入盆中,加鹽和溫水攪成面絮,再加入花椒水和醬油攪勻。
用手揉成麵糰,靜置發酵。
香菇去柄洗凈切細末,香蔥洗凈切蔥花。
碗中放入肉餡,倒油、加入蔥花和香菇末攪勻,加鹽調味。
醒好的麵糰搓成長條,然後切成小劑子,擀成餃子皮。
放入餡料,如圖捏好餃子皮,兩邊露餡。
平底鍋中倒少許油,擺入包好的鍋烙。
中火將鍋烙底部微微煎上色,倒入適量水薄薄地鋪滿鍋底。
蓋上鍋蓋,小火煎至水干,再加水並煎至水干。
雞蛋打入碗中,加鹽攪成蛋液。
鍋底淋少許油,倒入雞蛋液,中火煎至蛋液凝固。
出鍋前撒少許蔥花即可。
紅燒大排面
食材:豬大排2塊,青菜3~5棵,麵條適量。香蔥5根,蛋清1個,姜拇指大1塊,白糖15克,老抽20克,生抽30克,干澱粉30克,麵粉25克,白鬍椒粉2克,鹽適量
步驟:肉排平鋪到案板上,用肉錘反覆捶打至兩倍大。
放入大碗,加蛋清、1小勺鹽和白鬍椒粉抓勻,腌制10分鐘。
加5克干澱粉攪勻,腌制10分鐘。
麵粉和剩餘干澱粉混合,放入腌好的肉排,兩面裹上麵粉,用手按實。
鍋中倒油,燒至八成熱,放入肉排和切好的蔥段。
肉排炸至表面金黃,和蔥段一起撈出。
鍋中留少許油,小火將白糖炒變色。
放入老抽、生抽和切好的薑片爆香。
放入肉排,倒入開水沒過食材,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約20分鐘關火,其間撒鹽調味。
煮肉排的同時燒水煮麵條,麵條快熟時放入青菜燙一下。
撈出麵條和青菜,放上肉排和湯汁即可。
擔擔麵
材料:麵條200克,豬肉餡400克,芽菜100克,大蔥末25克,薑末10克,蒜茸10克,辣椒面1.5克,芝麻醬10克,油菜心1棵,香菜少許。
調料:老抽,生抽,料酒,米醋,高湯,花椒面,豬油,香油。
做法:
1、鍋熱後,倒入豬肉餡炒散待用。
2、用豬油將蔥、姜、蒜爆香,再放入辣椒面、芽菜、肉末煸炒,加料酒、老抽、生抽、米醋,點少許高湯,出鍋時放入芝麻醬、花椒面炒勻。
3、開水下鍋將麵條煮熟,撈入碗中。油菜心焯熟待用。
番茄肉醬意麵
材料:義大利麵條、番茄1個、肉末少許、洋蔥半個、大蒜兩瓣、番茄醬、黃油、淡奶油、、鹽、胡椒粉、乳酪粉。
做法:
1.鍋里煮開水,放一小勺鹽,把義大利面豎著放進去,呈發散狀,等下面在水裡的部分煮軟後,用筷子打圈攪拌,麵條會都到水裡去,煮8分鐘左右。
2.煮麵條的時候,把肉末放少許鹽,料酒和澱粉拌勻,洋蔥和蒜切碎,番茄去皮切成丁。
3.意麵煮好撈出瀝水,放點橄欖油拌勻打散,放一邊備用。
4.鍋燒熱,放一小塊黃油融化。
5.放肉末煸炒變色後盛出備用。
6.用鍋里余油煸炒洋蔥碎和蒜末,炒出香味至洋蔥身軟。
7.放番茄丁下去一起煸炒到番茄出沙。
8.倒入剛才炒好的肉末,加四到五勺番茄醬一起煸炒。
9.再加入少量淡奶油,翻炒均勻,加少量鹽。
10.把意麵放進鍋里和醬料拌勻,撒一點點胡椒粉出鍋裝盤,撒上乳酪粉上桌。
茄子面
材料:茄子1個,青椒1/2個,素肉20克,拉麵1束(約120克)。
做法:
1、茄子洗凈,切丁,青椒去籽,洗凈,切丁,素肉泡軟,切碎。
2、水燒開,放入麵條煮熟撈出,放入面碗中。
3、先燒熱半杯油,將茄子炸軟撈出,順便將青椒過一下撈出,再將油倒開,然後加入其他調味料和素肉末周炒。
4、加入茄子和青椒,炒勻盛出,澆在麵條上食用。
好吃秘訣:
1、茄子切丁後,最好用鹽水過一下,炸好顏色比較漂亮,油溫高一點較不會吸入太多油。
2、茄子和青椒燒太久顏色不好看,所以不要太早拌入。
蔥油拌面
食材:
食用油350ml、蔥500克、老抽100ml、生抽100ml、白糖30-50ml、麵條適量
做法:
把糖、老抽、生抽放在小碗中備用。
小蔥洗凈,切掉蔥白部分不要,綠葉部分切成長段。
熱鍋溫油放入蔥綠,蔥白部分留著的友友,可先下蔥白炸變色撈出,再下蔥綠,本菜譜直接使用蔥綠。
用小火慢慢的熬成焦黃,綠轉黃,撈出備用,注意:帶一點點的黃綠色,這個時候就要關火了,再熬就要焦了。
鍋洗乾淨放入少許的水,潤鍋,然後倒入老抽、醬油、白糖,熬到白糖融化沸騰就關火,稍微放涼,把之前熬好的蔥油倒入鍋中,混合均勻。
另取鍋注入清水,水沸騰了之後加入麵條,麵條煮軟之後,快速撈出放入碗中,淋上蔥油,拌均勻即可食用。
撈出的麵條一定要立即加蔥油攪拌,不然面會團在一起。
紅燒牛肉麵
食材:
辣椒絲、牛肉(帶肥的)、麵條、青菜、番茄、大蒜、生薑、香葉、陳皮、八角、小茴香、桂皮、洋蔥、香蔥、冰糖、醬油、番茄醬、豆瓣醬
做法:
買回來肥瘦相間的牛肉先用水徹底表面的血水和臟物。
把牛肉放在清水裡浸泡,每過一個小時換一次水,我浸泡了5個小時。
把牛肉剁成大塊。
鍋中加入冷水放入牛肉。
煮開後看到牛肉里稀釋出很多浮沫,把牛肉在鍋里清洗乾淨後拿出備用。
準備好調料,小茴香和大茴香不一樣,長得像稻穀,就是下圖大蒜下面的。
熱鍋冷油。
加入辣椒絲,大蒜,生薑,香葉,陳皮,八角,小茴香,桂皮和洋蔥。
加入一小塊冰糖翻炒到融化。
加入一勺番茄醬。
加入一勺豆瓣醬。
加入香蔥繼續翻炒到香味濃郁。
加入焯好水的牛肉塊翻炒。
牛肉塊上色後加入醬油再翻炒。
牛肉和其他放一起的調料放入高壓鍋,水量到鍋的三分之二滿左右,蓋上鍋蓋。
大火煮到保險蓋發出撲哧聲後改中火煮半個小時就做好了。
在另一鍋里放水煮開,把麵條煮到你喜歡的軟硬程度,放到上面煮好的湯料里就成了,可以在湯料里再煮點青菜或者西紅柿更好。
油潑面
食材:
麵條200g、辣椒面、蒜苗(也可加薑末 蒜末)可任選、蔥、香醋(陳醋會過酸)1大勺、鹽、醬油2滴、青菜、豆芽、油2大勺
做法:
蔥(姜蒜)切末備用,鹽、醋、醬油等調味都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水燒開,焯豆芽,斷生後撈出過冷水,控干水分鋪在碗底(這一步很重要,後面解釋)。
剛才的水繼續燙一小把青菜,撈出後放一邊備用。
煮麵,麵條煮的稍微軟一些(更好的吸收料汁),但也不要過軟,撈出控干水分碼在鋪好的豆芽上。
燒油,至7成左右即可(為了不讓面提前撈出發生粘連,所以4.5.這兩步一定要統一,即面撈出、調料菜碼好,油恰好燒到7成左右),當然,如果喜歡蔥花稍有焦味的感覺可燒8成熱的油。
在面上碼鹽、蔥薑末、辣椒末(保證蔥姜和辣椒都可以被熱油潑到)。
潑完油,立刻(注意這個立刻!)倒醋,如圖這一碗大概2湯匙左右,這時候你會聽到呲呲的聲音,接著就會聞到直逼口水的香氣了!最後放少許的醬油調味即可(醬油的量一定要少,吃不出來有醬油,但是有它又會讓口味變得豐富有層次)。
最後碼上燙熟的青菜,拌勻就可以開吃了。
炸醬麵
食材:
瘦肉末半小碗、香菇3個到5個、薑末、蒜末、蔥花、黃豆醬、甜麵醬、糖
做法:
首先把姜和蒜切沫,香菇切丁備用,熱鍋涼油,放入薑末和蒜末爆香。
放入肉末翻炒,倒入料酒,翻炒一會,倒入切好的香菇丁,加入三勺黃豆醬,兩勺甜麵醬,他倆的比例就是3:2,調料的多少適乎你的肉餡和香菇末有多少。
熬煮一會,加少許糖,可以嘗一下味道決定要不要再加糖,最後加入蔥花翻炒一會就可以關火了,煮麵條大家都會啊,過下涼水更加筋道,放上黃瓜絲還有美味的醬醬,簡直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培根番茄義大利面
食材:
義大利面1小把、鹽2勺、番茄1隻、培根2片、黃油1小片、番茄醬適量、黑胡椒粉適量、混合香草碎適量、芝士屑少許
做法:
湯鍋里燒開一鍋水,水裡加2勺鹽。水滾後將意麵豎著放下去,並散開呈扇形。(意麵的面身較硬,開始時並不是所有的意麵都能浸入水中,但沒有關係,浸在水裡的一端煮軟了另一端自然會慢慢入水)中大火開蓋煮8分鐘左右。(意麵的包裝袋上一般都會有煮麵的參考時間,不同粗細甚至不同品牌的意麵的時間都不太一樣,大家自行參照)。
煮意麵的同時,用不沾鍋將兩片培根煎至香酥出油。
煎好的培根切碎,番茄切小塊。
番茄和培根碎倒入鍋內,利用剛才煎出的培根油(如果不夠的話可以再加上1小片黃油)翻炒,待番茄炒軟後添小半碗水,加入適量番茄醬、黑胡椒粉、混合香草碎攪拌均勻,蓋上鍋蓋用小火熬煮意麵醬。
意麵醬熬好關火,此時意麵應該也煮得差不多了。將湯鍋內的意麵撈出瀝干,倒入意麵醬的鍋中翻拌,使得醬汁完全吸附在意麵上。
意麵裝盤,撒上芝士屑,開吃。
一碗熱湯麵
食材:
畫面粗細,多少看個人喜好、蔥、蒜一瓣、香菜看個人喜好、小紅泰椒1-2個、芝麻香油、色拉油、白鬍椒粉、生抽2勺、醋1勺、鹽酌情而定
做法:
蔥,香菜,辣椒,蒜,胡椒粉,芝麻香油都放到碗里。
加熱一勺油,潑油到碗里。要聽到呲啦的一聲。
潑油。
煮麵。
倒入熱水和醬油醋,開吃,如果不夠咸,根據需要可以加點鹽。
西紅柿雞蛋面
食材:
雞蛋1個、番茄2個、雞精、鹽、食用油、蔥、麵條
做法:
雞蛋加少許鹽打散,西紅柿去皮切塊。
熱鍋倒油,倒入蛋液炒散,加入西紅柿。專家不是說西紅柿要炒久一點才可以炒出番茄紅素么,所以就是使勁翻炒,加一小碗水,再加點鹽、雞精。
在炒西紅柿雞蛋的時候另外用鍋把麵條煮好,挑入碗里,倒入剛剛炒好的西紅柿雞蛋,撒上蔥花。
海鮮面
食材:
生麵條、蝦、蛤蜊、洋蔥、小蔥、鹽、生抽、雞精、食用油
做法:
將蝦和蛤蜊處理好備用,買的時候蛤蜊是已經吐好沙的,所以就簡單沖洗了幾次,老闆說蝦不用去蝦線,為了省事兒也只是去掉了須,沖洗了一下。
將半個洋蔥和一根小蔥洗凈切好備用,小蔥留一點兒綠色的蔥葉最後灑麵條裝飾用了。
鍋中倒入適量的油,燒熱用小蔥的蔥白和洋蔥放鍋,倒入其餘的洋蔥加入生抽一起炒至洋蔥變色。變色後加入蝦和蛤蜊放入適量的鹽和生抽一起煸炒,至蝦稍有變色即可,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燒開。
水開後,下麵條,把麵條充分的沒入麵湯中,蓋蓋子大火煮3分鐘,轉小火再煮幾分鐘,關火,調入適量的雞精,蓋蓋燜一分鐘。
最後盛入碗中,撒上事先備好的綠色蔥葉即可。
豆角燜面
食材:
五花肉、豆角、細麵條、料酒、鹽、生抽、老抽、色拉油、蔥、姜、蒜
做法:
用麵條機製作出較細的麵條。
五花肉洗凈切成薄片。
豆角洗凈摘掉兩端的莖,然後掰成段。
蔥姜蒜切好備用。
熱鍋倒油,將蔥姜蒜爆香後將肉片放入翻炒。
炒至肉片變色後沿鍋邊淋入少許料酒,生抽,老抽,少許鹽。
炒至上色後加入豆角。
翻炒1分鐘左右,炒勻後加入開水。
水量要能蓋住豆角。
燒開後轉中小火煮2分鐘,用勺將湯汁盛出備用。
維持中小火,將麵條均勻蓬鬆一層層鋪在菜上。
蓋上鍋蓋持續中小火慢慢燜。
直到鍋中水分快要收干時,將盛出的湯汁淋入鍋中及面上,一次不要加入太多,加入一次後加蓋燜5分鐘,分三次加入,總計燜15分鐘左右麵條就熟了。
關火後用筷子將麵條和肉豆角拌勻即可。
酸湯麵
食材:
龍鬚面或手工細麵條適量、大蔥或小蔥一段、大蒜三四瓣、生薑1小勺、花椒粉1克左右、紅辣椒面或油潑辣子1~2小勺、陳醋3~4小勺、海鮮醬油或生抽1小勺、熟芝麻1小撮、菜籽油1大勺、鹽、適量雞精(可選)1小撮、青菜和香菜適量、荷包蛋(可選)1個
做法:
蔥姜蒜洗凈待用。
?切成小段,蒜切小粒,姜切絲,再準備適量的熟芝麻和干辣椒面。(沒有干辣椒面可以換成油潑辣子,那樣味道稍遜色一些。)。
準備一個大碗(一定要大一些的碗,因為是湯麵哦)放入切好的蔥粒。
再放入蒜粒。
再依次放入薑絲、熟芝麻、花椒面、干辣椒面。(疊放順序很重要,辣椒面一定要放在最頂層。)。
鍋中放入一大勺菜籽油燒至滾燙,然後澆到蔥姜蒜和辣椒面上。可以聽到滋啦的聲音,油一定要潑到所有的食材上。這個燒油的鍋不要洗哦,如果你勤快,想洗也不爛哦。
然後放入適量鹽、陳醋和海鮮醬油。(我平時陳醋和醬油的比例是3:1)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
再取一個鍋,分別給兩個鍋,加入適量的水燒開。(如果下的不是挂面,就用一個鍋哦。)。
哪個鍋里的水先開就在哪個鍋里下挂面,煮沸後撈起下到另一個燒開的鍋里繼續煮。(為什麼要用兩個鍋煮挂面呢?因為挂面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一些鹽份,用第一鍋煮挂面的水做酸湯,口感會差一些。)如果是手工面,就在一個鍋里煮麵條即可。
麵條煮好時,下入洗凈的青菜煮開。
步驟七的碗里加入適量麵湯,撈入煮好的麵條。再嘗一嘗味道,缺什麼再放什麼,最後放入少許雞精(不放也可以),也可以再放一個荷包蛋,美味的酸湯麵就做好了。
炸鮮奶
備料:牛奶250毫升、白糖20克、澱粉30克、雞蛋1個、澱粉適量、麵包糠適量。
做法:把牛奶倒在鍋中,加入白糖和澱粉攪拌均勻,小火加熱融化至牛奶濃稠,倒在保鮮盒中抹平放入冰箱冷藏3個小時。
把冷藏好的牛奶倒在案板上切成條,放在澱粉中攪拌均勻,再放在雞蛋液中攪拌均勻,放在麵包糠中裹勻。鍋中燒油,油熱後倒入奶條中火炸製表面金黃,盛出控油,裝入盤中即可食用。
油炸饊子
備料:麵粉300克、食用油20克、白糖80克、黑芝麻20克、雞蛋1個、溫水適量、食用油適量。
做法:把麵粉放在盆中,加入20克油、白糖、黑芝麻、雞蛋攪拌均勻。再加入少許的清水攪拌均勻,揉成光滑的麵糰蓋上保鮮膜靜置30分鐘備用。
把靜置好的麵糰取出擀成薄餅狀,切成小份,中間切成條,邊緣不要切斷。鍋中燒油,油熱後放入面片中火炸製表面金黃,盛出控油裝入盤中即可食用。
紫薯糯米團
備料:紫薯50克、糯米粉150克、澱粉30克、白糖50克、椰蓉適量。
做法:把紫薯去皮洗凈切成片放在蒸鍋中,大火蒸熟,取出搗成泥晾涼後放在盆中。加入糯米粉、澱粉和白糖攪拌均勻成濃稠的糊過篩後備用。
鍋中燒水,水開後放入糯米糊隔水蒸熟,取出晾涼備用。把晾涼的糯米團取出一份按扁,包入豆沙餡收緊口,放在椰蓉中攪拌均勻,裝入盤中即可食用。
酸奶華夫餅
備料:麵包粉200克、雞蛋50克、酸奶90克、白糖20克、黃油10克、酵母2克、肉鬆50克、沙拉醬適量。
做法:把麵包粉放在盆中,加入雞蛋、酸奶、白糖、黃油和酵母攪拌均勻,揉成光滑的麵糰蓋上保鮮膜靜置發酵30分鐘備用。
把麵糰取出放在案板上分成小份蓋上保鮮膜靜置10分鐘,擀成餅狀,放入沙拉醬和肉鬆收緊口,收口朝下放在華夫餅模具烤制兩面金黃,取出裝盤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