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吃羊肉,解饞又養生。」結合民間傳統,小店區定於7月11日(農曆六月初六)舉辦2024年度小店區犧湯文化節,邀請小店犧湯部分傳承人,現場烹飪小店犧湯,供遊客朋友免費品鑒。
小店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小店犧湯的傳承和發展,近年來不斷深入挖掘小店犧湯文化內涵,積極拓展犧湯產業。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是小店地區傳統喝犧湯的節日。去年小店區成功舉辦了2023年度犧湯文化節,提升了小店犧湯的知名度,樹立了小店犧湯的文化標識。據了解,2024年度小店區犧湯文化節於7月11日19:30在山西體育場舉行啟動儀式,在現場市民不僅能免費品鑒小店犧湯,還可以參與相關互動活動。其中,集章打卡是此次啟動儀式的一個特別活動,由小店犧湯協會八家犧湯門店強強聯動,於7月11日至8月31日之間,在集章打卡冊上集齊任意5家門店的印章,可到小店區人民南路與昌盛街交叉口西南角小店區犧湯協會領取精美禮品一份。
此次活動,中國建設銀行山西分行積极參与,共同促進小店犧湯行業發展。啟動儀式後,廣大市民朋友可以按照小店犧湯地圖,到各家參與活動的犧湯門店,通過「建行生活」APP享受9.9元一套的犧湯套餐,也可以參與22元購30元代金券的活動。
犧湯由來
《說文解字》中記載,「犧者,宗廟之牲也,從牛羲聲。」由此可見,「犧」是古代祭祀所用牲畜的稱謂。羊是祭祀的五牲之一,在古代與「祥」相通,是「祥瑞」的象徵。「犧湯」是指宗廟祭祀後的羊做成的湯。
犧湯源於周朝時期,限於貴族享用,周代宗族祭祀土地時,會使用全羊作為祭品。儀式結束後,這隻羊會被精心製作成「犧湯」,供眾人分享。北齊開始,隨著民族深入融合,羊逐漸用於尋常百姓的祭祀活動中。在祈雨、麥收等祭祀儀式之後,全羊煮熟,連湯一起分給全村百姓享用,這被稱為「犧湯節」流傳至今。
六月六祭祀活動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民俗節日,六月六在民俗中有獻麥節的說法,這種夏祭的禮儀源自中國周代禮制,是周王室郊祭中最重要的四祭之夏祭。而小店犧湯的食用在過去也是有季節性的,每年六月初六,小店地區保留一種祭祀活動,這種祭祀活動上會根據傳統舉行獻羊儀式,所獻的羊都是經過挑選的羯羊,祭祀活動結束後的羯羊會分享給參加祭祀的人們,人們分享的這種食物就被稱為「犧湯」。犧湯不同於羊湯,犧湯最具特點的是伏天食用。羊肉在一般地區是冬季食用佳品,用於驅寒、和胃,而小店犧湯是夏季食用的美食,特別是三伏天小麥收割季節喝上一碗犧湯,全身汗水濕透,頓覺神清氣爽、精神倍增,正所謂「六月犧湯賽人蔘」。
關於犧湯,在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很久以前,人們種植的麥子、玉米快成熟時,因為天旱,麥子、玉米桿上趴滿了「虸蚄」(即蝗蟲)。蟲子多得可怕,眼瞅著成熟的莊稼就這樣給糟蹋了。人們只好來到田間地頭,擺放上各種花樣供品,熬煮「犧湯」供奉天地。前來給大家送飯的年輕媳婦巧姑不小心絆了一跤,結果把犧湯灑了一地,就在人們一籌莫展之時,忽然見從東南方向黑壓壓飛來成千上萬隻白肚鴉(烏鴉),瞬時將地里的虸蚄吃了個一乾二淨。人們興奮之餘,開始納悶,怎麼會突然飛來白肚鴉呢?原來白肚鴉是虸蚄的天敵,巧姑無意把一鍋「犧湯」打翻,嗅覺特別敏感的白肚鴉從老遠就聞到了散發到空中的羊膻氣,尋味飛來看到遍地的蝗蟲,正好美餐一頓。
時至今日,每年農曆六月初六這一天,人們總會邀約親朋好友一起製作犧湯,這一天,也成了延續數百年的隆重節日。
非遺傳承
小店犧湯是流傳於太原南部小店地區的傳統美食,小店犧湯習俗是山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一鍋清水一隻羊,傳統配方熬犧湯。小店犧湯的熬制有嚴格的標準,羊必須是羯羊,入鍋、火候、熬制時間、熬制好的湯呈什麼顏色等,都有規矩和講究,故而當地有「寧加一片肉,不加半勺湯」的說法,這便是「犧湯」區別於羊湯之處。犧湯主要原料為優質羊肉、羊頭、羊臉、羊骨架,連同洗涮乾淨的羊心、羊肺、羊肝、羊胃、羊蹄、羊血等切成雜碎下鍋熬湯。先把所用原料在開水中浸一會兒,血水出盡後,放入開水鍋中加小茴香、花椒、蔥、姜、辣椒等熬煮。待肉熟湯濃,把肉撈出,用鹽、味素、胡椒、辣椒面等調湯,放入切好的肉片,加熱後撒上香菜並用特產切餅佐食。羊肉中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鐵等營養物質,再加上歷經數年烹飪技術的不斷提升,形成了犧湯特有的營養價值。夏食犧湯,補氣益血,冬食犧湯,驅寒健脾,常喝犧湯,不僅可以增強免疫力,還可以暖胃、補氣血、延緩衰老。每年進入三伏天后,小店區的人都會呼朋喚友來喝犧湯,保留了眾人分享的周禮傳統。
犧湯味道鮮美,依據個人口感,通常加胡椒面、辣椒面、山西老陳醋,一番操作後,眼前犧湯香氣四溢,令人口水直流。此時,飢腸轆轆的食客連吃帶喝,大快朵頤,額頭很快沁出熱汗,腸胃隨之變得舒適,渾身上下暢快淋漓。一碗鮮美犧湯下肚後,食客不論男女老幼,人人精神抖擻,個個豪情滿懷。
小店犧湯被譽為「三晉第一湯」,因其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成為小店區的招牌飲食,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 小店犧湯習俗於2007年列入山西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而今,小店區正在積極打造「大美小店」區域公共品牌,「小店犧湯」作為品牌主導產業之一,順勢成立了小店犧湯協會,正在進一步開拓符合小店犧湯自身發展的道路。
與時俱進
一代代傳承人的研發,創新出很多新的產品類型,如全羊湯、羊肉片湯、羊肉面等,由於味道鮮美,營養價值極高,不僅是小店區的招牌飲食,深受當地人民群眾的喜愛,也逐步成為太原市很有影響力的名吃之一。隨著小店犧湯不斷創新產品形式,改變以往大鍋熬、大碗喝的食用方式,也逐漸進入酒樓飯莊,太原喜來登酒店在早餐時間段推出非遺美食——小店犧湯,讓賓客體驗小店特色美食文化,盡情享受味蕾盛宴。
歷經千年的傳承,小店犧湯迎來了華麗轉身,2023年12月開始,小店犧湯宣傳片登陸央視CCTV-1、CCTV-2、CCTV-4、CCTV-7、CCTV-17等多個頻道,央視作為國家主流媒體,以其權威性、公信力和廣泛的影響力深入人心。隨後,央視財經頻道《正點財經》欄目以《山西太原:氣溫走低 傳統美食犧湯受歡迎》為題,報道了太原小店一帶傳統美食「犧湯」。小店犧湯產業榮登央視頻道,各個省級媒體也對小店犧湯的發展給予高度關注並積極進行宣傳推廣,有效擴大了小店犧湯產品的知名度。
小店區以「特」「優」戰略為引領,立足優質資源稟賦,深挖歷史文化內涵,成功打造出具有小店特色的系列犧湯產品。小店區鄉村e鎮開發出了「小店犧湯」禮盒裝產品,將一直以來只能到店進行現場品嘗的犧湯進行深加工,經過兩次犧湯品鑒會,產品包裝設計、樣品加工、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推出罐裝形式的「小店犧湯」。「小店犧湯」罐裝產品不僅可以長期保存,還可以不受特定環境影響進行食用,「廚房小白」也能做出一道美味佳肴。罐裝「小店犧湯」於2023年7月22日正式上線銷售,同時加強宣傳營銷,拓展銷售渠道,推動犧湯產品標準化生產加工、線上線下多渠道推廣銷售。目前,九隻犧湯、王吳犧湯、偉偉犧湯、小店子犧湯、云云犧湯、任氏犧湯、美得很犧湯等多款小店犧湯產品相繼面市,山西特產中心、天美新天地超市以及各家犧湯銷售門店都能看到這些商品的身影。今年年初,在山西省廈門商會的助力下,小店犧湯產品遠銷廈門,成功邁出了走向域外的第一步。
未來,小店區將以鄉村e鎮為平台,堅持品牌為先,用市場化手段做大「犧湯」產業,擦亮「小店犧湯」這一優質的小店農特品牌。犧湯文化節不僅是對傳統美食的傳承和發揚,也是對我省非遺產品的宣傳展示,更是一次推廣小店名片的重要契機,「小店犧湯」將通過不斷努力和創新,真正邁向全省,跨入全國,向更多人展示傳統美食的魅力,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小店犧湯」。
本版策劃、圖片提供:小店區商務局 小店區融媒體中心 小店區鄉村e鎮
采寫:司勇 李音 秦樂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