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23年罕見閏二月,為啥說「閏月清明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
今年就是最罕見的一年,閏二月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常聽老人說過「閏月清明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呢?」那麼這樣的說法,到底是迷信還是有啥講究呢?馬上就要到清明節了,如果你也和往年一樣要回老家掃墓祭祖的話,這些傳統習俗可不要不知道哦。話不多說,直接給大家分享乾貨了。
還大家還記不記得一句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我們每個人值得紀念的日子。尤其是對於剛失去親人的朋友來說,只有在清明節的這一天,可以專門的去悼念,我們逝去的親人。同樣也是24節氣之一,在我們國家清明節是允許正常放假的。
同樣清明節也是每年高速路上最堵的黃金期,如果想要回家掃墓祭祖的話,很多聰明人都會提前上高速。然後早早的回家,不用擔心,把時間都浪費在路上了。但今年卻與此不同,老人說的這句話「閏月清明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大家可不要不在意哦。尊重老傳統,我們往後的日子才越過越順。
為啥有這樣一句俗語?
聽89歲的老奶奶告訴我,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句傳統俗語。就是他們認為,閏二月就是兩個二月犯重了,而且這個閏月常常被老人認定為假月。所以在清明節遇到閏二月的時候,就不建議大家清明節去上墳了。有可能會帶來不好的運氣。
即使是閏二月遇到了清明節,給老祖先掃墓祭祖也被耽擱了,下來。如果想要掃墓祭祖的,最好是等到閏二月過後,然後再掃墓祭祖。雖然說這種說法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對於在意的朋友來說,最好不要清明節去。
清明節不去到底什麼時候去呢?
在我們山東這邊,如果清明節遇到閏二月的話。一般都會提前去,前三後四或者是遇到清明節推遲十天,八天的。或者是等到五一的時候也可以。畢竟五一的假期比較長。
這樣既能回老家陪自己的父母,同樣也不會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消耗在路上。不知道大家想好清明節什麼時候回老家了嗎?
清明節遇到閏二月份,除了有這個傳統習俗之外。大家知道清明節應該吃啥嗎?有這三種傳統美食建議大家可不要忘記哦。
第一種:青團
青團是清明節的特色美食啦,每年的清明節家家戶戶都會在家裡包一些青團吃。青團的主要原材料是用艾草做成。艾草裡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春天多吃一些應季菜可以增強抵抗補充營養。
青團屬於寒食的一種,每年去祭祀祖先時必備的主食就是它啦!青團既能補充營養,而且還寓意著人們對美好的生活期盼哦。今年你打算什麼時候包青團呢?
第二種:撒子
在古代講究清明節是不能生火做飯的,大部分人都會在家裡吃一些寒食。而饊子就是我們所說的寒食,屬於油炸類的麵食。由麵粉,糯米粉加鹽或者是蜂蜜做出來的。給他揉成長條然後再油炸。這種美食吃起來嘎嘣脆。深受全國各地的喜愛。
第三種:雞蛋
在很多地方,清明節都有吃雞蛋的習俗。在雞蛋上畫上各種各樣的顏色。又被稱為節蛋,煮熟後直接讓家人吃。這樣既能消除禍事,還寓意著對未來一整年都有一個好願望,好憧憬。雞蛋直接冷水下鍋,上氣煮沸五分鐘就可以了。
好了,以上就是關於本篇文章的具體分享了。你還知道清明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和忌諱嗎?歡迎評論區分享給我們。喜歡本文章記得收藏加轉發。咱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