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藝暖了冬季丨「手打棉被」是回不去的淳樸

2022年12月08日23:26:04 美食 1089
老手藝暖了冬季丨「手打棉被」是回不去的淳樸 - 天天要聞老手藝暖了冬季丨「手打棉被」是回不去的淳樸 - 天天要聞

記憶中的小時候

隨處可見各種手藝人

他們用精巧的手藝

製作出各種精緻美觀又實用的東西

製作出各種令人垂涎的美食

不但溫暖了寒冷的冬夜

也溫暖了人心

這些東西看似簡單

卻需要一些耐心去等待

如今隨著社會節奏越來越快

人心日益浮躁

很多傳統手工藝都慢慢衰落了

甚至已經消失

但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老手藝」

是中國文化的沉澱

詮釋了真正的「匠人精神」

讓我們來看看他們如何用傳統手藝

溫暖了冬季、驚艷了時光

老手藝暖了冬季丨「手打棉被」是回不去的淳樸 - 天天要聞

這兩天天氣冷了,該給自己添床溫暖的被子了。而提起棉被,許多老一輩的人都會想到這樣的彈棉花畫面:一根弦、一個木槌,彈棉花的工匠用充滿力量的雙手撥動著彈弓絲弦,發出「嘭嘭」的聲音、冒出淡淡的「塵煙」。

老手藝暖了冬季丨「手打棉被」是回不去的淳樸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路

如今,傳統手工彈棉花逐漸被方便快捷的機器加工所淘汰,不過,在奉賢還有為數不多的棉胎加工作坊,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

老手藝暖了冬季丨「手打棉被」是回不去的淳樸 - 天天要聞

人民南路72號,躋身於眾多小小的門面之中,「加工棉胎」四個大字嵌在一塊木質牌匾上,與周圍商鋪的裝修比起來,略顯復古,但也清爽,讓人一看就明白店家的主營業務。

老手藝暖了冬季丨「手打棉被」是回不去的淳樸 - 天天要聞

「老闆,今天幫幫忙,幫我把這個棉花胎打一個八斤的棉被。」「好的好的。」

老熟客拿來一條舊的棉被和幾斤新的棉花,讓老闆重新加工成一條八斤重的新棉被。棉花是在農田裡長大的,老一輩的人,小就睡棉被,已經習慣了棉被的味道。

老手藝暖了冬季丨「手打棉被」是回不去的淳樸 - 天天要聞

章老闆從小就繼承祖輩的這門手藝,他說,剛學彈棉花的時候,根本沒有什麼機械設備,所有棉被都是靠手工彈出來的。而現在已經是半機械化加工了。

老手藝暖了冬季丨「手打棉被」是回不去的淳樸 - 天天要聞

只見棉花經過機器後重新出來,就變得雪白鬆軟。將它們鋪好、壓實,蓋上紅綠兩色的棉線,兩面用網紗覆蓋好,再壓實,一床鬆軟的棉被就製作好了。章老闆說,以前一年製作棉被200多條。現在慢慢少了,主要是一些老客戶,還有一些結婚的新人來定製。

老手藝暖了冬季丨「手打棉被」是回不去的淳樸 - 天天要聞

在物資潰泛的年代,每當哪家門戶添丁添女時,家裡就準備好等他長大一點點時,為他們制定一張沉甸甸的手打棉被,畢竟娃兒總要長大,會離開父母溫暖的被窩,也需要有自己的床鋪及房間。在那物資短缺的年代,定製手打棉被成為很多家庭的頭等大事。兒時不懂,只知道被子很重、很結實,一張蓋下來,再冷的冬天也冷不到。

老手藝暖了冬季丨「手打棉被」是回不去的淳樸 - 天天要聞

如今的我們享受著科技發展的成果,當年厚厚的手打棉被更輕、更薄的絲綿被取代,時代的進步讓人幸福。

老手藝暖了冬季丨「手打棉被」是回不去的淳樸 - 天天要聞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當今的城市裡早已看不到彈棉花手藝人身背彈弓,走街串巷的身影。各種色彩斑斕的晴綸被、太空被、鴨絨鵝絨等床上用品不斷推陳出新,逐漸取代老的棉花被褥,滿足了人們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

老手藝暖了冬季丨「手打棉被」是回不去的淳樸 - 天天要聞

當然有時也讓人感到巨大的落差感,離開了家,獨立的我們,無論怎麼選擇棉被,也蓋不出當年的溫暖,在參差不齊的棉被市場下,茫茫的網上選擇困難,價格魚龍混雜,還有偶爾爆出的使用黑心棉商家的新聞令人心寒,也顯得那個純真年代勞動人們的淳樸。

當下,忙於生計的你我,奔波於城市之間,一年到頭和父母、親人見面的時間少之又少,只是每當春節回娘家時,父母抱齣兒時熟悉的手打棉被時,不但溫暖而且還感動。

老手藝暖了冬季丨「手打棉被」是回不去的淳樸 - 天天要聞

「手打棉被」逐漸退出歷史舞台,當人們享受著科技發展帶來的生活便利時,那手工匠人「嘭嘭」彈棉花的聲音也早已成為人們難以抹去的一份記憶了。

看到這裡

您是不是也想念起

那些蓋棉被的日子了呢?

您還知道有哪些「老手藝」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說不定下一期

小編就幫您去「探訪」一下哦

通訊員:薛偉(南橋鎮)

記者、編輯:凌姍珊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一天24小時,什麼時間喝茶好?看完這篇再也不會糾結了 - 天天要聞

一天24小時,什麼時間喝茶好?看完這篇再也不會糾結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老閩從不缺喝茶的人。從街頭到巷尾,隨處可見的茶葉店和各種店面門口擺著的茶具,足以見得茶葉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一方小桌,不用精緻,擺得下茶盤就行。茶盤上放著一套茶具,白瓷或青花的蓋
吃人血饅頭?蔡瀾走了,一封信炸出「資本的嘴臉」? - 天天要聞

吃人血饅頭?蔡瀾走了,一封信炸出「資本的嘴臉」?

6月27日下午,蔡瀾的點心品牌賬號發布「離別信」,署名「蔡瀾」。字裡行間不談死別的悲傷,而是講品牌初心、回憶創業過程、託付員工經營使命——聽起來像一篇「年度總結」,像個「代言人錄音稿」。偏偏蔡瀾已經走了,連骨灰都火化了。
機場界的泥石流:能吃到烤腸和煎餅的南苑機場 - 天天要聞

機場界的泥石流:能吃到烤腸和煎餅的南苑機場

沒在南苑機場坐過飛機,人生不完整。1進站快到你以為還沒開始去首都機場,如果是國際航班,不提前兩個半小時到,都有可能誤機。但是南苑機場不用,如果你真的提前兩個半小時到,可能要在候機室等兩小時20分鐘。是的,你沒看錯,這個機場從下計程車到上飛機只需要10分鐘,這還是安檢人比較多的時候。人比較少的時候,會出現...
為經典味道注入咖啡香、椰風韻,老字號創新有匠心也有傳承 - 天天要聞

為經典味道注入咖啡香、椰風韻,老字號創新有匠心也有傳承

咖啡香、椰風韻、芝麻魂在舌尖交織,這是哈爾濱食品廠的新品味道;在「濃油赤醬」的本幫基因中植入現代餐飲美學,這是美臣大酒店詮釋的「江南田園風」;引入進口冰淇淋,共創「黑金」芝麻核桃系列,則是長春食品商店的「全球化味覺視野」。昨天,淮海路上的三家老字號聯手舉辦技能比武活動,各類創意新品層出不窮。如果能在...
蔡瀾點心發布蔡瀾離別信被質疑像廣告,門店回應 - 天天要聞

蔡瀾點心發布蔡瀾離別信被質疑像廣告,門店回應

6月25日,知名美食家、作家蔡瀾先生在香港養和醫院安詳離世,享年83歲。27日下午,蔡瀾先生參與創立的餐飲品牌 「蔡瀾點心」 在官方渠道發布了一封蔡瀾先生早在2023年底託付的信件,引發廣泛關注與討論。在這封離別信中,蔡瀾先生回顧了自己建立 「蔡瀾 pho」 與 「蔡瀾點心」 兩個品牌的起源,分享了自己對美食的見解與堅...
民勤沙蔥、蘭州百合、榆中蓮花菜……「戈壁菜」成為城市餐桌上的「新寵」 - 天天要聞

民勤沙蔥、蘭州百合、榆中蓮花菜……「戈壁菜」成為城市餐桌上的「新寵」

這個夏天,一批「長在戈壁上的菜」正悄然爆紅。民勤沙蔥辛香脆嫩熱量低,被稱為「沙漠小青蔥」,頻繁出現在社交平台上的美食博主與健康食譜中;蘭州百合九年一采、甘潤無苦,被稱為「百合中的愛馬仕」;還有脆甜耐儲的榆中蓮花菜等等。這些原本遠離消費中心的蔬菜,在「特殊環境孕育出的極致風味」,成為越來越多家庭餐桌上...
今晚開唱!順便吃遍呼市不 「跑偏」! - 天天要聞

今晚開唱!順便吃遍呼市不 「跑偏」!

家人們!小瀋陽「你們的」2025巡迴演唱會呼和浩特站今晚開唱!別光想著在現場喊「哎呀媽呀」也要把呼和浩特的美食一網打盡!趕緊收好這份攻略咱主打一個看完演唱會吃遍呼市不 「跑偏」!一口穿越!歷史感美食天花板寬巷子:救命!這條百年巷子香到我穿越
蔡瀾逝世,美食界淚別!陳曉卿深情送行 - 天天要聞

蔡瀾逝世,美食界淚別!陳曉卿深情送行

【震撼!一代宗師安詳遠行】2025年6月25日,農曆六月初一,83歲的美食泰斗蔡瀾在香港養和醫院安詳離世。6月27日,其官方賬號發布訃告,證實先生已在親友陪伴下悄然遠行,遺體火化,不設儀式,踐行其低調豁達的遺願。 蔡瀾一生傳奇,與金庸、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