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經濟增長6%背後的「含金量」 | 新京報社論

▲3月25日,在位於北京的小米汽車工廠內,工人在汽車生產線上工作。圖/新華社

4月18日,北京發布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一季度,北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81.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

6%,這個數字不簡單。其不但高於北京上年全年增速0.8個百分點,也高於國家統計局剛公布的一季度全國經濟增速0.7個百分點,體現出北京生產需求繼續好轉、市場預期不斷改善、總體經濟回升向好的良好開局。

如果分產業細看數據就會發現,6%背後的「含金量」很高,體現了北京近年來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一季度,北京市第一、二、三產業的增速分別是3.2%、7.3%和5.8%,工業生產的加速,明顯對整體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起到了拉動作用。尤其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這些重點行業增長高達19.0%,汽車製造業增長15.2%。

而新興領域也表現活躍,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2.0%,新能源汽車、智能電視、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增長2.4倍、2倍、1.6倍和22.6%,體現出鮮明的北京特色。

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也是如此,一季度北京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28.6%,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7.0%,其中研發與設計服務、信息服務投資分別增長87.2%和55.0%。

很明顯,從一季度經濟數據可以看出,作為中國的科技創新中心,北京正在將多年積累的科創實力持續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能,科技創新力、新質生產力正成為首都經濟增長的重要變數。

公開數據顯示,北京的研發投入多年都保持在6%左右,在全國、全球名列前茅;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和高被引論文居全國首位;連續8年蟬聯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首位。2023年,北京每天平均誕生337家科技型企業,北京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有獨角獸企業的數量都居全國各城市首位。

驅動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除了科技創新實力的厚積薄發,還有北京優質的商業環境和民生環境。一季度數據顯示,北京全市市場總消費額同比增長5.8%。其中,服務性消費額增長12.0%,與升級類消費相關的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4.7%、12.7%和7.6%,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2.3%,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18.9%。

北京的科創優勢、人才優勢、區位優勢,再加上品質服務、和諧民生以及精細化的城市管理水平,不但有力保障了本地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也吸引了更多高質量、高科技項目落地。

像近來被高度關注的小米汽車,就剛剛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投產,在這座佔地面積71.8萬平方米、綜合自動化率高達91%的小米汽車超級工廠里,每76秒就有一台新車下線,而其中70%的零部件都來自京津冀產業鏈。今年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也將其全球第十四座生產基地落戶北京,北京正離「新能源產業發展之都」越來越近。

根據《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北京未來將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含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以及智能裝備、醫藥健康、節能環保、人工智慧四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過去一段時間,因為產業調整升級,北京第二產業比重曾持續下調。但隨著以新型工業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與實踐,北京的先進位造業正在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引擎。

而北京也將圍繞發達的高精尖產業,以新的面目成為一個新型製造業中心城市,走出一條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工業化的北京發展路徑。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