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忍股東吃裡扒外,海正生材擬罷免董事

作者:「圓珠筆」微信訂閱號 2024-02-22

忠誠在感情里是一項難能可貴的品質,企業運作對此也相當重視。

昨日,海正生材 (688203)的控股股東海正集團率先發難,向上市公司發函要求罷免薛藩的董事職務,罷免理由是對方「腳踏兩隻船」。

集團提議罷免董事

在來函中,海正集團的表述看上去較為婉轉。他們表示,因個人原因,獨立董事彭松近日向上市公司遞交辭呈,申請離職,導致獨立董事人數少於董事會成員的三分之一,不滿足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本該進行補選。

不過,集團認為目前海正生材的董事會人員構成「較顯臃腫」,為提高決策效率,他們提議將董事會人數由11人調整為9人。由於獨立董事彭松已申請離職,故不再補選。

集團同時提議免去薛藩的董事職務,理由是他所代表的股東長春中科應化持股比例為4.54%,在所有推薦董事的股東中最低。另外,中科應化已與第三方共同投資運營與海正生材同行業的競爭企業,且薛藩在該企業中擔任董事。

資料顯示,薛藩,1983年出生,2020年5月開始擔任海正生材的董事,當時海正生材還沒上市。他也是中科應化的董事、副總經理。中科應化則是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的全資子公司,海正生材的發起人。

2004年8月海正生材成立時,中科應化是以無形資產作為出資入股的。這項無形資產為「聚乳酸生物降解塑料技術」,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海正集團各佔50%的產權。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將這部分產權分作兩份,其中60%授予中科應化,40%授予技術發明人陳學思。陳學思是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的研究員,也是海正生材的發起人之一。

中科應化吃裡扒外

很明顯,縮減董事會人員數量只是海正集團罷免薛藩董事職務的一個借口,集團不滿的是他所代表的中科應化吃裡扒外,搞同業競爭。

海正集團在信函中所指的「競爭企業」應為普立思。普立思成立於2021年5月,最開始的大股東是會通股份(688219);去年6月,會通股份將股權全部轉讓給了關聯方第八元素。

中科應化、陳學思也是普立思的出資人,出資方式為9項涉及聚乳酸的專利,評估作價為9,000萬元。「天眼查」顯示,目前雙方的持股比例分別為10%、15.56%。

會通股份、中科應化、陳學思等人成立普立思的目的是在安徽蕪湖三山經濟開發區投建35萬噸/年聚乳酸項目,預算86億元。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7.5萬噸/年乳酸、5萬噸/年聚乳酸已於去年11月投產,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

會通股份發布過相關公告,海正集團應該一早知道此事;另外,海正生材也在招股書中載明薛藩是普立思的董事;他們一直選擇隱忍不發,可能是礙於當時正在籌划上市事宜,股權變動會拖延上市進度。

去年9月海正生材換屆選舉,也是個極好的調整窗口,海正集團、海正生材再次選擇了沉默,這讓人相當不解;對此,公司方面回應:「當時普立思的項目還沒投產。」

海正生材方面現已決定2月26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集團的提案,屆時雙方會否爆發衝突,頗值得外界關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