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本市在裝配式建築發展方面先行先試,在綠色化、數字化與傳統建築業深度融合方面積極探索,建築工業化水平穩步提升。智能建造是基於建築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新一代建造模式,涉及的技術內容廣泛。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本市智能建造試點項目在預製混凝土構件生產加工、施工現場智能裝備應用這兩個關鍵應用場景上的具體探索實踐吧!
提高預製混凝土構件生產加工環節
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加強本市裝配式建築混凝土預製構件管理的實施意見》(滬建建材〔2022〕430號)明確:在滬備案的混凝土預製構件生產企業在2023年12月31日前需具備鋼筋自動加工、混凝土自動澆築能力,2025年智能化生產線產能佔比應達到30%以上。
鋼筋網片的自動加工
目前在本市混凝土預製構件生產企業中已有應用的鋼筋網片自動加工生產線,可將圓鋼盤料自動加工後焊接成鋼筋網片,並完成網片四周及窗口、門口鬍子筋折彎的全自動生產,實現由標準格式的設計數據直接導入識別,自動化加工,縱筋間距可以無極調整,班產可達260片。
混凝土自動澆築
數控布料機器人同樣已在本市混凝土預製構件生產企業中應用,該設備適用於疊合樓板、牆板等構件。控制系統可直接解析標準格式的設計數據,自動編程、規劃布料軌跡,下料量可控,布料均勻,從而減少布料人工需求,實現布料工序的精益管理。
構件數字化檢測
智能構件數字化檢測裝置,採用龍門架或AGV小車搭載機械臂,驅動藍色三維激光掃描儀,對PC構件進行全面覆蓋掃描,精度可達到0.02mm。通過對掃描的點雲數據進行處理,獲得高精度的三維模型。同時,將獲得的實際三維模型與理論模型對比,就能檢測PC構件(包括埋件和外露鋼筋)製造缺陷、尺寸偏差等。通過先進圖像處理演算法和機器學習技術處理,快速獲得需要的數據並實時提供檢測報告,從而實現PC成品全檢。
模具自動擺放
智能布模機器人基於源頭標準化設計理念,通過標準化構件設計和統一數據格式標準,將BIM模型自動生成標準格式的數據文檔,對接工廠管理系統後,實現設計與生產端數據互聯互通和生產指令自動下發。採用通用組合模具,實現出筋預製疊合樓板模具通用化,布模自動化,極大程度減少用工,生產節拍縮短至7分鐘,人均產能提高3倍。
通過施工現場的智能設備應用
解放生產力
本市部分智能建造試點項目通過加強智能建造及建築工業化應用場景建設,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示範應用。目前,行業內已陸續出現了較為豐富的智能施工裝備,如:地坪清理、地坪打鑿、面層施工、乳膠漆施工等關鍵工序的智能設備,可降低勞動力投入,通過科技賦能,提效保質。
地坪漆塗敷機器人 樓層清理機器人
地坪整平機器人 砌築機器人
隨著智能化生產線、建築機器人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憑藉科技賦能的優勢,智能建造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可小覷。
外骨骼機器人 抹灰機器人
《關於加強超低能耗建築項目管理的相關規定》(滬建建材〔2022〕613號)提出,通過推動智能建造與超低能耗、綠色建築融合發展,調動開發企業的參與熱情。截至目前,本市已有近30個智能建造試點項目,建築總面積接近150萬平方米。– END
編輯:梁小暉
來稿請投:zjwxwxczx@163.com
往期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