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吃小魚的遊戲中,沒有人值得被同情,精英富豪被清算在所難免

2025年07月10日14:42:03 財經 1706

五鼠六害被禁言銷聲匿跡後,為地主招魂的言論又冒了出來,稱地主不僅更勤勞並且地主分給長工的糧食足夠其養家糊口並繁衍後代。

大魚吃小魚的遊戲中,沒有人值得被同情,精英富豪被清算在所難免 - 天天要聞

本質而言,是強調在必然產生剝削和壓迫的制度下,這些剝削者成長過程中的「正義性」,如同詮釋毒蛇和老虎的幼年也很可愛一樣。在這樣的邏輯之下,只看到了地主的「勤勞」而沒有看到成長到最後的必然的剝削和掠奪的本質。

它們最終是要吃人的。這才是問題的核心。這個「我們本是一家人」的言論因此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激烈批駁。

同樣,一位貌似創業者的博主充滿委屈和抱怨地討論到,為什麼許多大學生甚至普通打工者找不到工作,是因為眾多小老闆面臨的困難太多,創業和發展機會不多,自然無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似乎認為老闆和打工者是一繩上的螞蚱,是彼此共存的關係。

這種「感同身受」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而日前被曝出比恆大多出1.1億的中植系3.6萬億暴雷的新聞卻沒有受到普通人的廣泛關注。

大魚吃小魚的遊戲中,沒有人值得被同情,精英富豪被清算在所難免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呢?

「這場金融地震的震級之大、波及範圍之廣,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國企業史上實屬罕見。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5萬高凈值投資者的財富在這場災難中化為烏有,其中不乏商界名流、行業精英。」新聞這樣描述。

根本原因就在於這是「15萬高凈值投資者」所關注的事情,而與十幾億普通人民群眾毫無瓜葛。用張宏良的話來說,便是那是狼吃狼的遊戲,與普通羊無干。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上述三個信息的內在邏輯。

一、遊戲規則

1、資本遊戲是大魚吃小魚,準確來說是資本市場上是大魚吃小魚的遊戲,或者準確來說,市場本質上就是大魚吃小魚的遊戲,充滿競爭的市場鏈條與生物鏈非常相似,其底層邏輯便是弱肉強食,而任何參與者同時是大魚和小魚,是小魚眼中的大魚,大魚眼中的小魚。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就算我們普通人眼中的「大魚」——15萬高凈值投資者在更大的掠食者眼裡,便成為「小魚」,瞬間被鯨吞。

2、那麼,這些「小魚」是如何成長為「大魚」的呢?

那麼當然必須「勤勞」或者歷「常人所不能者」,才能夠躋身比我們普通蝦米大的「魚」行業,如同地主必須比一般人「勤勞」才能佔有更多的土地和資源一樣,進而才有可能「依靠佔有土地而收取地租達到剝削佃農的目的」。

同樣,試圖鹹魚翻身的普通人,在市場經濟首先就需要「創業」,需要克服艱難險阻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百般努力後,才能躋身「15萬高凈值投資者」的身份,而依照市場規律,達到此種標準的成功者也不過十之一二,甚至百之一二。

3、這些所有「魚」的背後,都脫離不了一個宗旨:那就是避免被吃掉,同時準備吃掉其他的魚。因此,不得不在「勤勞」上競爭,在成本上競爭,在冒險上競爭,在創新上競爭,在決策上競爭,在一切可以競爭的領域進行殊死搏鬥。

一般的地主首先要讓自己的後代接受教育考取功名,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相結合,以此給自己打造不敗金身。

而「15萬高凈值投資者」則選擇了「依附型投資」,試圖傍上金融大鱷保本,並「借鱷生蛋」以賺取高額利潤。然而脫離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終究是空中樓閣,隨著大鱷的宣告死亡,這些依附於大魚的小魚的命運可想而知。

那麼,我為什麼會用「清算」這個貌似幸災樂禍的詞呢?

因為市場邏輯與生物鏈的邏輯一模一樣。就算成長為最大的鯨魚,最終也逃脫不了「一鯨落而萬物生」的宿命。就算頂級掠食者也會接受大自然的審判——沒有被競爭對手打敗,也會敗於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最終被微生物細菌所吞噬。因而無論市場里多大的「大而不能倒」者,也必然會接受市場規律的審判,稍有不慎則萬劫不復——體量越大則面臨的不可控的風險也越大。

大魚吃小魚的遊戲中,沒有人值得被同情,精英富豪被清算在所難免 - 天天要聞

因此,在這個語境下所謂的「精英」、「富豪」、「成功」,都只是一個時段內的標籤,而放到更長遠的視角來看,用佛家語言來講,皆是鏡花水月,如露如電。

二、誰來主宰?

我們從以上論述中可以看到,以市場為核心而產生的這些「精英富豪」們,被市場的經濟規律主宰著他們的最終命運;金錢是顯性,深一些是資本,更深一些是慾望。

同樣,通過剝削壓迫而興起的地主階級,最終掌握著最核心的政治權力,誰來主宰著他們的命運呢?

按照自然規律,生於茲必定死於茲,權力令其成功,最終也終會被權力所反噬——權力的來源在於土地佔有,而土地佔有越來越集中,而依附於土地上的不勞而獲的剝削階級越來越壯大,而廣大只能依靠租種這些土地的農民就算拚死也無法養活這些寄生蟲和自己,結果便是王朝興衰的命運。

土地是顯性,深一些是地租,更深一些是慾望。

因此,市場為核心的精英富豪們天然有著向政治權力侵蝕的本能,試圖通過和政治聯手甚至聯姻來延緩自己最終被審判的命運,因此我們看到,中國的腐敗有多少是商政勾結,美國的旋轉門是如何的飛速旋轉,隨時玩起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政治遊戲。

那麼,總結這些歷史和現實經驗和教訓,我們能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呢?

或者說,土地和金錢甚至權力是主宰嗎?

土地只是生產糧食的工具;

金錢只是經濟社會的產物;

權力只是政治社會的產物。

假設滿足人類生存的吃——不需要利用土地來種植糧食,那麼土地便不是「命根子」,僅僅只是一種自然資源而已;

金錢只是一種交易媒介,只是一種經濟工具而已,如果脫離了媒介屬性,它也僅僅只是一種自然資源而已。

當權力被區分為「公權力」和「私權力」時,公權力必然受到制約,當普遍的私權力被重視後,自然公權力會受到嚴格的制約。

因此,這些「成功」的標籤被人為的定義,並在一定的歷史時期表現為一定的工具性(例如土地、金錢、權力等)。

而這一切,都基於人類文明的「過程性」。

或者說,是人類的慾望和自身能力(生產力)相結合而產生的這些工具。

而歷經大魚吃小魚成功的「精英富豪」們,是成長於廣大勞動人民土壤上的利用這些因素而綻放的花朵,鮮艷有時,衰敗亦有時。

張宏良認為這是「階級的覺醒」,而我倒是認為這還不算,只是生物學意義上的覺醒,是比階級覺醒更原始的覺醒。

這樣講,就避免了被戴上「極左」、「階級鬥爭積極分子」的幌子。

這就叫做政治智慧,生存智慧。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多元配置FOF:全球市場波動下的「避風港」 - 天天要聞

多元配置FOF:全球市場波動下的「避風港」

在剛剛過去的2025年上半年裡,全球金融市場彷彿置身於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以色列突然對伊朗動手,襲擊了伊朗相關重要設施。受此影響,國際黃金價格大幅上漲,每盎司一度突破3440美元,國際原油價格也大幅飆升至每桶78美元。
又一條「關鍵通道」來了,改寫西部「出海版圖」? - 天天要聞

又一條「關鍵通道」來了,改寫西部「出海版圖」?

每經記者:肖純 每經編輯:楊歡圖片來源:攝圖網_507754460一條新的物流通道正在改寫中國西南的「出海版圖」。就在幾天前,集裝箱列車「鄭和號」從昆明晉寧啟程,經寮國萬象、泰國拉廊港,最終抵達孟加拉國吉大港。
突發!近11萬人爆倉 - 天天要聞

突發!近11萬人爆倉

7月9日,比特幣首次觸及112000美元,刷新歷史新高。比特幣盤中漲幅最高達3%,今年迄今漲幅約為19%。加密貨幣的反彈並非孤立現象,英偉達(NVDA.O)在周三盤中一度突破4萬億美元市值,並推動納指創下歷史最高收盤價。英偉達成為首家市值突
政策高頻 |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申萬宏觀·趙偉團隊) - 天天要聞

政策高頻 |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申萬宏觀·趙偉團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申萬宏源宏觀關注、加星,第一時間接收推送!文 | 趙偉、賈東旭、侯倩楠、耿佩璇 聯繫人 | 侯倩楠報告正文 2.政策高頻: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2.1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7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連續兩日施壓 特朗普再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降息 - 天天要聞

連續兩日施壓 特朗普再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降息

當地時間7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台「真實社交」上發文,再度敦促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降息。△特朗普(資料圖)此前一天,特朗普於9日在社交媒體平台發文,批評美聯儲當前的利率政策,稱美聯儲設定的利率至少偏高3個百分點,利率每個百分點每年給美國造成了3600億美元的再融資成本。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
雙雙預計凈利潤翻倍!中國船舶、中國重工上半年業績為「南北船」合併添彩頭 - 天天要聞

雙雙預計凈利潤翻倍!中國船舶、中國重工上半年業績為「南北船」合併添彩頭

每經記者:張韻 每經編輯:文多7月10日晚間,中國船舶(SH600150)、中國重工(SH601989)發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兩公司預計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大幅增長。中國船舶的預計凈利潤規模高於中國重工,中國重工的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速則快於中國船舶。圖片來源:中國船舶公告截圖圖片來源:中國重工公告截圖具體來看,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