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綠色未來:食飲行業可持續轉型的中國方案與國際對話

2025年07月09日12:02:04 財經 1903

在「雙碳」戰略深入推進與ESG理念全球深化的背景下,食品飲料產業作為資源密集型行業,正面臨系統性重塑。SIAL世界食品產業峰會-食飲可持續發展論壇匯聚中外行業專家、國際組織及科研機構代表,共同圍繞綠色低碳轉型路徑、森林零毀林價值鏈、技術創新驅動與國際協作機制展開多維探討,不僅展示了全球可持續戰略的行動脈絡,更以詳實數據和案例解析,為食飲行業構建綠色生態共同體提供了深度參考。

雙碳戰略正在重塑中國食飲產業的結構性路徑

共建綠色未來:食飲行業可持續轉型的中國方案與國際對話 - 天天要聞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原黨組成員、副理事長於培順認為,食品飲料行業作為全球碳排放的重要來源,正在被中國雙碳戰略深刻重塑。

數據顯示,中國規模化養殖每公斤牛肉碳排放高達25公斤,每噸蔬菜損耗釋放CO₂高達1.2噸。基於此背景,他強調「雙碳不是指標遊戲,而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倒逼機制」。

他從三個維度展開論述:政策方面,自2020年提出碳達峰目標以來,中國已出台《碳達峰行動方案》以及《「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等文件,將農業和食品工業明確納入重點減排領域;消費方面,新一代消費者正在將碳足跡納入購物決策,綠色供給與消費之間逐步形成閉環聯動;技術方面,以AI質檢、精準灌溉、溯源測碳為代表的數智手段正成為新動能。他特別提到山東智慧農場、蒙牛數字工廠等實踐案例,驗證綠色轉型的實現路徑。他倡議食飲行業主動擁抱生態轉型,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綠色協作,在全球共識中輸出中國方案。

食物系統的脫碳關鍵在於供應鏈透明化與責任轉移

共建綠色未來:食飲行業可持續轉型的中國方案與國際對話 - 天天要聞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零毀林供應鏈政策負責人讓·弗朗索瓦·蒂莫指出,糧食系統相關的土地利用變化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約三分之一。若不阻斷森林破壞,1.5℃控溫目標根本無法達成。

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的研究指出,自1990年代以來,全球累計損失森林4.2億公頃,90%與農業擴張相關,預計2030年森林砍伐帶來的全球經濟損失將極為嚴重。

由此,他進一步提出「脫鉤」路徑:即通過提高單位產量、土地再利用與供應鏈監測,在不擴大耕地面積的前提下擴大糧食產能。以巴西為例,塞拉多地區約3800萬公頃土地已退化但適宜耕種,足以在不砍伐一棵樹的前提下實現農業翻番。他特彆強調農場層級的透明追蹤與問責機制的重要性,介紹了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制定的「無毀林與無轉化最低標準」,呼籲企業將其作為採購前置條件。「脫鉤農業增長與生態破壞是可行的」,他說,「中國和巴西合作有望成為全球糧食系統可持續轉型的催化典範」。

巴西秉持「少地多產」提供綠色合作機會

共建綠色未來:食飲行業可持續轉型的中國方案與國際對話 - 天天要聞

巴西農業部副部長、國際貿易與國際關係秘書Luis Rua追溯了巴西農業的六十年轉型史:從上世紀60年代的糧食凈進口國,到如今佔全球食品貿易10%的出口大國,其基礎在於熱帶農業科研體系(如Embrapa研究網路)與土地管理技術的持續演進。他介紹,巴西目前農業部門佔全國經濟總量約25%,但同時保護了66%的國土植被,亞馬遜砍伐率在2023年同比下降46%。

他重點介紹「ABC低碳農業計劃」,其中第一階段已恢復牧場超260萬公頃,推廣免耕、輪作、生物飼料、森林恢復等措施,在單位耕地增產基礎上減少碳排放。當前第二階段已覆蓋超過4014萬公頃土地,預計未來十年年均投入達120億美元,80%投向中小型生產者。

此外,巴西將於2024年起啟動全國牛隻「個體識別碼」項目,為實現精準溯源與防疫奠定數字基礎。他表示,在未來10年恢復4000萬公頃退化土地,需要更多機械與技術投入,歡迎中國企業深度參與這一綠色崛起。

企業推動可持續需要端到端的全鏈路創新

共建綠色未來:食飲行業可持續轉型的中國方案與國際對話 - 天天要聞

路易達孚集團食品研發總監劉亦暢博士,以「可持續不是農業的附屬議題,而是系統效率的重構核心」開篇,系統闡述了企業在中國落地的綠色創新路徑。

她指出,極端天氣每年造成全球農業經濟損失超1000億美元,占農業總產值5%。她強調,在全球蛋白質消費大幅增長的背景下,2050年蛋白需求預計增長32%–78%,構建高效多元的供應網路勢在必行。

她介紹道,路易達孚在華投產特種飼料磷脂產線、研發綠色植物蛋白與微生物蛋白原料,並以「100%綠色電力」驅動天津新工廠。

她還披露,東莞、張家港等基地已實現100%使用可再生能源,集團承諾到2030年將範圍一與範圍二的碳排放較2022年下降33.6%。在採購端,公司承諾2025年前清除供應鏈中的毀林與原生植被轉化行為。通過與大自然保護協會合作推動「再生農業」,以及與中華環保基金會共建「東北黑土保護基地」,從源頭構建綠色循環。

劉亦暢強調:「我們在中國研發,在中國生產,服務中國消費者,這是綠色轉型最具現實力的場景模型。」


SIAL西雅國際食品和飲料展覽會

2025 SIAL 西雅國際食品和飲料展覽會(深圳)將於2025年9月1日-3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舉辦。

2026 SIAL 西雅國際食品和飲料展覽會(上海)將於2026年5月18日-20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過去4年,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86.4%丨直擊發布會 - 天天要聞

過去4年,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86.4%丨直擊發布會

頂端新聞記者 聶輝 北京報道7月9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介紹,過去4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沒有強大的國內市場,就沒有穩定向好的中國經濟。」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徐想 攝)中國擁有超大規模且極具增長潛力的國內市場,內需...
「十四五」規劃多項指標進展超預期!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經濟增量預計超35萬億元,能源自給率保持在80%以上 - 天天要聞

「十四五」規劃多項指標進展超預期!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經濟增量預計超35萬億元,能源自給率保持在80%以上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廖丹7月9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出席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將收官。在這五年歷程中,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艱巨也是前所未有的。鄭柵潔表示,回過頭來看,五...
A股「一哥」,又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A股「一哥」,又創歷史新高!

滬指重回3500點,上一次還是在2024年11月8日。今天早盤,大金融率先發力,多元金融、證券、銀行等板塊直線拉升,上證指數快速站上3500點。隨後指數有所回落,短暫調整後,在白酒、創新葯、軍工等板塊帶動下,指數再度上行。之後,大金融再度走
飆了!漲超100%! - 天天要聞

飆了!漲超100%!

7月9日上午,A股市場震蕩拉升,大盤成功站穩3500點。截至午間收盤,上證指數漲0.29%,深證成指漲0.36%,創業板指漲0.8%。全市場半日成交額為9691億元,較上日放量838億元;全市場2083隻個股上漲,3054隻下跌。
3分鐘,「20cm」漲停 - 天天要聞

3分鐘,「20cm」漲停

周三,A股三大指數延續升勢,滬指站穩3500點上方,創業板指盤中漲超1%。截至午間收盤,上證指數報3507.69點,漲0.29%;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漲0.36%、0.80%。全市場半日成交額9691億元,較上個交易日同期放量838億元。
享界新車標發布,與用戶共塑豪華新範式 - 天天要聞

享界新車標發布,與用戶共塑豪華新範式

六月份,享界S9再次交出漂亮答卷:單月交付4154輛,穩坐30萬以上新能源轎車銷量榜首。銷量也許是冰冷的數據,但它背後,涌動的是一場與用戶相關的深度共振。也有很多人好奇,中國品牌二十多年沒啃下來的「高端轎車」這塊硬骨頭,為什麼偏偏讓一個年輕的享界做到了?答案,
錦恆財富76%投資款、63%投資人已兌付!時隔2年多,佳兆業再推兌付新方案,細節出爐 - 天天要聞

錦恆財富76%投資款、63%投資人已兌付!時隔2年多,佳兆業再推兌付新方案,細節出爐

每經記者:陳榮浩 每經編輯:程鵬,陳夢妤 時隔兩年多,佳兆業錦恆財富的兌付又有新進展。 7月8日,「佳兆業集團控股」微信公眾號發布《錦恆財富產品兌付方案》公告。 公告稱,自2021年11月起,公司全力盤活資產回籠資金,已連續完成43期錦恆財富產品現金兌付,通過現金、實物抵債、財產權信託等方式,累計完成錦恆財富76%投...
養老金公平之惑: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財政幫扶的爭議! - 天天要聞

養老金公平之惑: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財政幫扶的爭議!

#頭條激勵計劃#​在探討養老金這個關乎社會民生的重大議題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為國家公共利益服務,在養老金繳費上有財政幫扶,這本應是一個看似合理的安排,然而網友卻提出了諸多質疑。養老金「長繳多得,多繳多得,晚退多得」這一原則,理論上是養老金體
國家發改委:「十四五」前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達5.5%,5年經濟增量預計超35萬億元 - 天天要聞

國家發改委:「十四五」前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達5.5%,5年經濟增量預計超35萬億元

7月9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首場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從7個方面介紹總體情況: 鄭柵潔。圖/國新網 第一,經濟發展。主要體現在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120萬億、130萬億,今年預計可以達到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