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

2025年07月10日08:52:06 財經 1084
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 - 天天要聞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

「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哪些成就?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如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首場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有關情況。

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5年前制定的規劃綱要各項主要指標中,經濟增長、全員勞動生產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等指標進展符合預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人均預期壽命、糧食和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等8項指標進展超過預期;規劃確定的戰略任務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項重大工程順利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

鄭柵潔說,這五年取得了新的開創性的進展、突破性的變革、歷史性的成就,中國已成為世界發展最穩定、最可靠、最積極的力量。

「十四五」以來,我國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元、120萬億元、130萬億元,今年預計達到140萬億元左右;增量預計超過35萬億元,相當於經濟大省廣東、江蘇、山東經濟總量的總和,也超過了世界排名第三國家的經濟總量。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前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在5.5%。

內需始終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和穩定錨。過去4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56.2%,比「十三五」期間提高8.6個百分點。

「中國還是全球第一製造業大國、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第一外匯儲備大國、第一能源生產大國、第一人力資源大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社會保障體系,建成了全球數量最多的5G基站。」鄭柵潔說。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根基所在。「十四五」以來,我國每年製造業增加值都超過30萬億元,連續15年穩坐全球製造業「頭把交椅」,200多種主要工業品產量世界第一。

「回過頭來看『十四五』,中國的綜合國力應該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鄭柵潔說。

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第一艘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電站石島灣基地投入商業運行,第一座中國空間站天宮」全面建成運營……發布會上,一個又一個「大國重器」彰顯中國創新的重大突破。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創新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研發投入加速增長。2024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比「十三五」末增長近50%,增量達到1.2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國家平均水平。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突破。2024年,集成電路年產量比「十三五」末增長72.6%,越來越多的產品裝上「中國芯」;核電、高鐵、船舶與海洋工程等裝備取得新突破。

新興產業加速壯大。2024年,我國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長42%,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73.8%,占GDP比重達到10.4%,提高2.6個百分點。我國累計在研創新葯達到4000餘款,約佔全球30%。

人才創新活力加速迸發。我國人力資源總量、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專業畢業生每年超過500萬。

「事實證明,『脫鉤斷鏈』、打壓遏制只會增強我們自立自強的決心和能力,只會加速我們自主創新的進度和突破。」鄭柵潔說。

綠色成為發展底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綠色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底色。」鄭柵潔表示,這五年,中國綠色發展的成效集中體現在增綠、治污、用能、循環四個方面。

「增綠」全球最多。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積相當於1個陝西省的面積,貢獻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的四分之一;

「治污」成效顯著。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穩定在87%左右,比「十三五」時期提高3個百分點,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幹流全線達到二類水質標準

「用能」更加清潔。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歷史性超過煤電,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潔發電體系,每用3度電就有1度是綠電

「循環」快速發展。每年生產鋼材中,20%以上的原料來自廢鋼循環利用,節能降碳成效顯著。

「『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明顯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表示,2024年,我國單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是全球能耗強度下降最快的國家之一。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140萬輛,比「十三五」末的492萬輛增長5倍多。

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十四五」以來,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成果,實打實地轉化為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義務教育鞏固率和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都在95%以上。

夯實民生之基,持續加大穩就業促增收力度。「十四五」以來,每年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在1200萬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收入相對差距進一步縮小。

聚焦民生之需,推動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惠及全民。2024年,我國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4年。每千人口擁有的執業醫師數從2.9人增長到3.6人。

回應民生之盼,加力解決人民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402種藥品新增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從無到有、惠及4億多人次。高質量「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加快構建,全國護理型養老床位的佔比提高到64.6%;在300多個地級市和人口大縣建設了托育綜合服務中心。

「我們將繼續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把民生實事辦實辦好,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周海兵說。

改革目標任務總體如期完成

「十四五」時期是聚力改革攻堅的重要歷史交匯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目標任務總體如期完成。

「我們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接續推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的改革任務,成效主要體現在『暢循環』『激活力』『提效率』『增效能』四個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說。

暢通經濟循環,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迭代發布5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清單事項從151項減到了106項,集中清理4218件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

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接續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國有企業核心功能、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組建了民營經濟發展局,推動出台實施民營經濟促進法。

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著力突破重點行業改革難點。在要素資源領域,構建數據基礎制度,組建了國家數據局;初步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在招標投標領域,全面推行遠程異地評標和數字證書(CA)互認,保障公共資源「公平善用」。

提升綜合改革效能,鼓勵地方先行先試。支持上海浦東、深圳、廈門等綜合改革試點積極探索,分4批推廣88條創新舉措,為全國提供更多可複製的改革經驗。

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吸引和利用外資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計對華直接投資4.7萬億元,超過了「十三五」期間的總額。外資企業貢獻了中國1/3的進出口、1/4的工業增加值、1/7的稅收,創造了3000多萬個就業崗位。

「回顧『十四五』這五年,遇到的困難問題比預計的要多,取得的成果成效比預期的要好。」鄭柵潔說,展望未來,「十五五」發展前景將更加光明。

原標題:《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傅璐

來源:作者:新華社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A股,反彈結束了嗎?明日,3500點的歷史要重演了 - 天天要聞

A股,反彈結束了嗎?明日,3500點的歷史要重演了

3500點,是A股過去10多年的高點。3400點來來回回用了7次以上才站穩,這裡繼續糾纏幾次很正常的行為。2點半準點開始砸盤了,不過從指數的層面看,不要拉升大陽線就是利好,只要白酒沒有上漲,只要沒有放量就是最大的安全感。
財信人壽滁州中支開展「7•8」保險宣傳活動 - 天天要聞

財信人壽滁州中支開展「7•8」保險宣傳活動

今日頭條•江淮傳真 7月10日電(作者 方洵)為進一步普及保險知識,增強全社會保險保障能力,7月8日,財信人壽滁州中支參加了由市保險行業協會統一組織的主題為「愛和責任 保險讓生活更美好」的保險公眾宣傳活動。
獨家對話Fusion Fund張璐:矽谷下半年AI投資風向 - 天天要聞

獨家對話Fusion Fund張璐:矽谷下半年AI投資風向

Fusion Fund 創始合伙人張璐AI領域的投資風向已悄然轉變。遙望大洋彼岸的AI創新聖地矽谷,正上演著「雙線並行」的熱鬧戲碼:一邊是OpenAI、Google、X.ai、Meta 等科技巨頭持續加碼基礎模型研發,投入上千億美元,追求更強大的通用能力;另一邊是以效率、落地為導向的小模型、垂類模型在醫療、金融等高價值場景中低成本、加...
美股創新葯爆發!維羅納製藥大漲超20%,默沙東斥資百億美元收購!納指生物科技ETF放量漲超2%!全球創新葯投資怎麼看? - 天天要聞

美股創新葯爆發!維羅納製藥大漲超20%,默沙東斥資百億美元收購!納指生物科技ETF放量漲超2%!全球創新葯投資怎麼看?

美股創新葯終於爆發!7月10日,美股創新葯風向標——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跳空放量大漲,截至13:02,漲2.48%。昨夜,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標的指數成分股多數沖高,受收購消息利好,維羅納收漲20.52%,SMMT漲超7%,ARGX漲超3%,福泰製藥漲超2%,吉利德科技、阿斯利康、阿里拉姆製藥等漲超1%,生物基因、安進等回...
銀行板塊又雙叒創新高,還能上車嗎? - 天天要聞

銀行板塊又雙叒創新高,還能上車嗎?

7月10日,大金融板塊再度拉升,銀行板塊延續強勢,工商銀行等股續創新高。我們認為今年以來銀行行情的表現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基本面穩健及紅利邏輯強化;二是資金持續流入,推動銀行的行情演繹。【基本面穩健及紅利邏輯強化】銀行板塊的ROE在中信一級行業排序靠前,目前PB估值0.73倍,仍然是A股市場的低估值代表。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