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GW風光項目被廢,新能源也躺不平了?

2025年06月07日20:53:04 財經 1654



90GW風光項目被廢,新能源也躺不平了? - 天天要聞


最近,新能源圈炸開了鍋。不是因為技術突破,也不是因為又賺翻了,而是因為它也在經歷一場「結構性調整」——多地紛紛宣布廢止、調整或收回一批風光項目,加起來規模已超過90GW。這可不是個小數目,相當於好幾個三峽電站的裝機容量。曾被視為投資「香餑餑」、一度讓人覺得能「躺贏」的新能源,怎麼突然就「變天」了?這背後,藏著這個行業當下最核心的矛盾,也讓不少憧憬「綠電自由」的投資者開始犯迷糊:新能源,難道也開始「內卷」到讓人躺不平了嗎?

這場席捲至少15個省區、廢止規模逾90GW的新能源項目「清理運動」,涉及了眾多大型央國企,如三峽集團國家電投華能集團、大唐集團等。要知道,這些項目過去可是被瘋搶的資源,甚至有些企業為了拿到指標不惜「好大喜功」,盲目擴張、甚至「圈而不建」佔位。現在大批量被廢止,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未能按時開工或併網,有的不具備建設條件(比如用地政策調整),土地問題正成為關鍵制約。

但更深層的原因是政策和市場環境變了。

特別是「136號文」等政策的出台,推動新能源上網電價從過去的「保量保價」(保障性收購)轉向市場化,收益的不確定性增加了。這有點像我們經歷的 學歷焦慮職場內卷:投入了巨大的成本和努力,付出了高昂的學費(無論是金錢還是時間),卻發現預期的回報路徑變得模糊,甚至血本無歸,讓人不禁感嘆,是不是努力的方向出了問題?

新能源的狂飆突進,裝機量蹭蹭上漲,截至2024年底已達14.1億千瓦,提前好幾年完成了目標。

但問題在於,配套的「地基」——電網(包括特高壓和配電網)和靈活性資源(如儲能、燃氣電站)沒跟上,導致了嚴重的消納問題和棄電。在三北地區,新能源滲透率很高,但本地用電需求相對偏低,外送又受限於特高壓建設滯後,調節手段也相對缺乏,導致棄風棄光壓力巨大。新的市場化改革試圖用價格信號解決這些系統性問題,比如通過輔助服務、容量電價等體現調節資源的價值。但轉型期總是伴隨著陣痛和不確定性。這種快速、顛覆性的變化,讓人感覺有點像 AI替代就業 的焦慮——過去那套穩定、可預測的模式突然不奏效了,需要快速適應新規則,否則就會被時代淘汰。

在這個新階段,新能源投資不再是閉眼上車就能賺快錢。

央國企都變得精打細算了,甚至連國家電投旗下預期資本金內部收益率超過8.5%的分散式光伏項目,也被認為「不具備繼續推進條件」而核銷。未來的關鍵在於如何提高項目質量、精細化管理和保障收益。比如,抓住本地消納機會(如發展綠電制氫/氨/甲醇,利用富餘電力降低成本、鼓勵高耗能產業如數據中心發展、推動電能替代),或者投資能提升系統靈活性的配套項目。用地方面,要更加嚴格遵守規定,避開耕地和敏感區域,做好土地排查和梳理。

對於行業玩家來說,這要求從過去的「跑馬圈地」轉向「精耕細作」,嚴控成本,提高運營效率。這種務實的變化,或許能給經歷過 年輕人買房難、對高投入低回報感到疲憊的我們一些啟發:與其追求難以企及的傳統成功路徑,不如像新能源行業一樣,根據現實情況和政策變化調整策略,擁抱不確定性,在變化中尋找更可持續、更符合實際的回報方式,甚至考慮「低慾望生活」的反向魅力——不追求最大規模,但求穩健和質量。

歸根結底,這場廢止潮是新能源行業高速發展中,系統性矛盾的一次集中爆發。它告訴我們,規模不是一切,發展質量、系統匹配度以及對政策和市場的敏感度,變得越來越重要。面對「變天」的現實,行業和個人都需要調整姿態。

新能源從「香餑餑」到大洗牌,是產業從野蠻生長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

它不再是那個只要投入就能「躺贏」的時代,而是進入了一個需要精細化管理、依靠技術和市場洞察才能生存和發展的階段。對於我們這些關注新能源,或是身處類似 職場內卷 困境的普通人,或許最大的啟示是:環境在變,策略也要變。與其盯著眼前的「收益率」和「風口」,不如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找到那些不易被外部變化衝擊的價值點。在你看來,除了精打細算和擁抱變化,普通人或者新能源行業,還能如何應對這些不確定性?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或經歷,一起探討吧。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半個月時間,蘇州三家公司上市 - 天天要聞

半個月時間,蘇州三家公司上市

今天(7月3日)撥康視雲生物醫藥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至此蘇州今年已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9家其中境外5家均為港交所上市目前蘇州擁有境內外上市公司274家其中港交所38家發行概況公司股票簡稱:撥康視雲,股票代碼:2592本次發行價格為
業內首個AI善治聯合體迎來擴容,數字經濟ETF紅盤蓄勢 - 天天要聞

業內首個AI善治聯合體迎來擴容,數字經濟ETF紅盤蓄勢

截至2025年7月3日 11:26,中證數字經濟主題指數(931582)上漲0.25%,成分股華勤技術(603296)上漲5.28%,柏楚電子(688188)上漲3.03%,瀾起科技(688008)上漲2.09%,浪潮信息(000977)上漲1.76%,紫光股份(000938)上漲1.23%。數字經濟ETF(560800)上漲0.13%,最新價報0.76元。
創業板指上漲1.36%,消費電子板塊表現活躍 - 天天要聞

創業板指上漲1.36%,消費電子板塊表現活躍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彭水萍滬指窄幅震蕩,創業板指上漲逾1%。盤面上,消費電子、生物製品、創新葯、免疫治療、衛星互聯網、6G概念等板塊漲幅居前,船舶製造、海工裝備、遊戲、水產養殖、有機硅、核污染防治、光刻機概念表現不佳,領跌市場。截至午
2025股票槓桿平台哪個最好?中航資本盤點十大網上股票配資平台 - 天天要聞

2025股票槓桿平台哪個最好?中航資本盤點十大網上股票配資平台

2025年,中航資本在眾多新興的正規股票槓桿平台嶄露頭角,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多樣化、安全穩定的交易環境。本文將對這些平台進行盤點,為投資者提供參考。本文將為您盤點十大優秀的股票槓桿平台,包括中航資本、廣發證券、海通證券、東方財富、以幫助您做
不用等3點!大資金隨時拉升新高?接下來,A股要坐穩扶好了 - 天天要聞

不用等3點!大資金隨時拉升新高?接下來,A股要坐穩扶好了

今日,大盤指數又創年內新高了。不過目前的節奏是創業板,本輪行情加速是證券起頭,它拉升創業板很容易,主板裡面的證券權重貢獻度很低。白酒反彈了,不過地產卻沒有特別的表現,銀行沖高回落,之後探底回升讓指數可以走得更穩。目前的行情沒有問題,關鍵是自
新和成2024年恢復增長以來,各方面指標都在不斷刷新紀錄 - 天天要聞

新和成2024年恢復增長以來,各方面指標都在不斷刷新紀錄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新和成)創建於1999年,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從成立以來,新和成一直專註於營養品、香料、高分子材料等功能化學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新和成為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在營養健康、日化護理、交通、環保、能源等領域提供綜合解決方案,以優質、健康、綠色、低碳的產品不斷改...
美股再創歷史新高,特斯拉大漲5% - 天天要聞

美股再創歷史新高,特斯拉大漲5%

【大河財立方消息】美東時間周三,三大指數僅道指微跌,標普500指數和納指雙雙刷新歷史收盤新高。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跌0.02%,報44484.42點;標普500指數漲0.47%,報6227.42點;納斯達克指數漲0.94%,報20393.13點。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7月2日表示,美國已經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當天在社交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