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蕎 鄧柯 封面新聞記者 伍雪梅
2025年浙川東西部紡織產業協作大會在宜賓召開。
5月28日,為促進浙川紡織產業加強交流合作,2025年浙川東西部紡織產業協作大會在宜賓召開。大會現場共簽約23個項目,簽約金額超100億元。其中投資項目簽約14個、政府簽約1個、商協會簽約5個、供應鏈上下游簽約4個。
以協作築鏈
推動東部與宜賓深度協作
會上,宜賓市主要負責人回顧了2017年以來,宜賓各項工作特別是東西部紡織產業協作取得的長足進展。宜賓正著力構建從「一根絲」到「一件衣」的完整產業生態,加快建設世界級生物基紡織產業基地。宜賓真誠地希望以此次大會為契機,與更多紡織產業的行業龍頭並肩、科研機構同行,共築創新鏈、共建產業鏈、共享價值鏈,為服務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2025年浙川東西部紡織產業協作大會在宜賓召開。
本次大會設置了產業協作對接洽談會、嘉賓會見、企業交流發言、紡織產業投資推介、項目簽約、考察調研等環節,進一步推動東部地區與宜賓紡織產業在產業鏈深度協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成一批紡織產業上下游企業的協作項目,提升紡織產業集群的整體競爭力,搭建政府、企業、科研機構交流平台,探討紡織產業發展趨勢與協作創新路徑。
屏山縣委書記、縣長趙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已落地企業,我們政府圍著企業轉,堅持有需必應、無事不擾,開展『一企一策』精準服務,助力企業增資擴產、提質增效。堅持說到做到、服務發展,及時兌現相關政策和補助,幫助企業排憂解難,讓企業留得住、發展好。讓各家企業在當地感受屏山的溫度與速度!」
以共贏強鏈
宜賓打造千億紡織產業集群
浙江作為我國紡織產業高地,在技術創新、品牌建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四川尤其是宜賓,憑藉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正加速成為西部紡織產業的重要增長極。
近年來,宜賓市認真落實國家東西部協作戰略部署,依託浙江省東西部協作的機遇,出台《千億紡織產業發展規劃》,圍繞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方向,持續延伸紡織全產業鏈,著力建設世界級生物基紡織產業基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優勢的紡織產業集群,2024年輕工紡織實現產值205億元。
「回望浙川協作經歷,已從單向幫扶邁向互利共贏的新階段。」四川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特別是近年來,兩省以產業協作為紐帶,在紡織領域書寫了「山海攜手」的典範。
以智造延鏈
共同攻克產業關鍵核心技術
會上,堅持創新引領、智能製造,共同攻克紡織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成為共識。要充分發揮浙江在數字技術、智能製造方面的優勢,結合四川在特色工藝、民族文化方面的特色,共同建設紡織產業創新中心,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公司利用deepseek等基礎大模型,結合海量行業數據,構建紡織印染行業大模型,打造了首個紡織垂直領域內的ai解決方案。」會上,浙江迎豐科技介紹,公司利用人工智慧、數字經濟助力紡織業轉型升級的相關技術,可以為宜賓發展綠色印染相關產業提供借鑒和支撐。宜賓天之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憑藉全球領先的渦流紡技術,實現「轉移即升級」的跨越式發展。該公司董事長董堅強介紹了該公司在短短7年時間裡,發展為全球最大的渦流紡紗線生產製造企業的歷程。接下來,該公司將繼續紮根宜賓,全力以赴地把企業培育好、經營好、發展好,在增添產能、就業等方面釋放企業能量,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深圳豪爾泰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武周介紹了該公司探索的「鄉村工廠」模式助力鄉村振興的做法。林武周表示,「我們公司還牽頭組建了竹纖維服飾綠色循環產業鏈聯盟,未來將實現全球首次以竹漿粕為原料,進行清潔紡絲,製備再生纖維素纖維的新技術,打造從竹種研發到成衣的環保全閉環,為行業綠色發展貢獻豪爾泰方案,我們將充分利用宜賓市得天獨厚的竹資源,力爭用5-10年把宜賓的竹都變成竹纖維服飾之都。」
絲麗雅集團作為宜賓紡織龍頭,以生物基纖維技術引領行業升級。絲麗雅集團董事長鬍波給與會嘉賓分享了宜賓紡織產業升級經驗。針對行業發展的堵點、痛點、熱點,急需突破萊賽爾漿粕原料、原纖化處理技術、差異化產品研發、人工智慧+應用等難題,絲麗雅集團先後開展了以「萊賽爾」纖維為代表的綠色纖維等一系列技術改革。胡波表示,絲麗雅集團將充分發揮「鏈主」企業功能,與東西部同行共築原創性、引領性技術的創新策源地,共建資源互補、要素共享的產業共同體,以一流的「朋友圈」構築一流的產業生態圈,織就東西部紡織產業協作錦繡新篇。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推動產業鏈深度協作,堅持 「強鏈補鏈延鏈」,聚焦上下游關鍵環節,加強與浙江產業對接、協同創新,鼓勵引導企業在纖維製造等領域深度合作,構建優勢互補的產業鏈體系。同時,引導企業加大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圖片由宜賓市經濟與信息化局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