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全球市場避險情緒急劇升溫。
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美國股市周五再度遭遇重挫。市場普遍擔心,美國政府的激進貿易政策可能引發全球經濟衰退,投資者紛紛拋售股票,湧入債券等避險資產。
這是美股連續第二個交易日遭遇「重創」。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周五下跌2231.07點,跌幅5.5%,報收38,314.86點,為2020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前一交易日道指也大跌1679點,這是該指數首次連續兩天暴跌超1500點,堪稱歷史性慘況。
標普500指數同樣遭遇重創,周五暴跌5.97%,收於5074.08點,創下2020年3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該指數周四已下跌4.84%,本周累計下跌9%,創下2020年初以來最差單周表現。
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幅同樣驚人,周五下挫5.8%,報收15,587.79點。該指數周四已大跌近6%,較去年12月的歷史高點累計跌幅達22%,正式進入技術性「熊市」區間。
科技巨頭成為此次暴跌的重災區。蘋果公司股價暴跌7%,一周累計跌幅達13%。作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慧晶元製造商,英偉達股價同樣下跌7%。特斯拉則大跌10%,表現遠遜於大盤。
除了科技股,出口導向型的傳統製造業巨頭也未能倖免。波音公司股價大跌9%,卡特彼勒下跌近6%。
歐洲股市周五大幅收跌,投資者仍未從本周美國關稅帶來的衝擊中恢復過來。泛歐斯托克600指數下跌5%,創下今年以來最差單周表現,較前一周累計下跌8.3%。
銀行股領跌,大跌8.5%,延續周四5.53%的跌幅。該板塊被視為對經濟增長放緩或衰退最為敏感的行業。當前,市場普遍認為美國乃至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大幅上升。美國銀行策略師周五表示,銀行股「在全球宏觀風險定價中仍屬於最滯後的資產之一」。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下跌8.9%。
周五,除了a股、港股休市外,亞太股市普遍下跌,尤其是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盤中一度下跌超過千點,最終收跌2.75%,近兩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5%。其他主要股指如韓國綜合指數、澳洲標普200指數、富時新加坡海峽指數等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部分跌幅也超過2%。
投資者的避險需求急劇上升。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4%,資金大量流入債市,推高價格、壓低收益率。衡量市場恐慌情緒的cboe波動率指數(vix)飆升至40以上,這是僅在金融危機、極端時期才見的水平。
「這不是普通的回調,這是信心崩盤。」freedom capital markets首席策略師jay woods警告稱,「市場最擔心的是全球正在走向一個全面升級的全球貿易戰。」
bowersock capital partners首席執行官emily bowersock hill評論稱:「牛市已死,是被意識形態和自毀行為摧毀的。雖然短期內市場或許接近底部,但全球貿易戰對長期經濟增長的衝擊令人擔憂。」
// 全球商品也未能倖免 //
全球商品市場同樣受到衝擊,尤其是能源和貴金屬板塊。周五,nymex wti原油繼續大幅下跌,盤中創出接近兩年的新低,兩個交易日一度跌幅超過10%。此comex黃金、倫敦金現、comex白銀等商品價格也紛紛大幅下跌。
// 美債收益率直線走低 //
在股市大跌風險下,債券市場迎來大量避險資金,價格大幅上漲帶動收益率直線走低。wind數據顯示,2年期美債收益率4個基點,報3.654%,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報4.006%,較上個交易日下跌3個基點。
// 鮑威爾講話 //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周五公開表示,美國新一輪關稅舉措將可能推高通脹、削弱經濟增長,美聯儲將在獲取更多信息之前,暫不調整利率政策。
鮑威爾在弗吉尼亞州阿靈頓向商業記者發表講話時指出,特朗普政府周三宣布的「對等關稅」遠超市場預期,美聯儲目前面臨「高度不確定的前景」,將謹慎觀察政策影響後再做決策。
「我們有責任維持長期通脹預期的穩定,確保一次性的價格上漲不會演變成持續的通脹問題。」鮑威爾在預先準備的發言中表示,「我們目前處於一個有利位置,可以等待更多清晰的信號再考慮是否調整政策立場。」
鮑威爾在講話中明確表示,這一輪關稅「遠遠超出預期」,其帶來的經濟影響同樣「可能遠超預期」,「後果可能包括更高的通脹與更緩慢的增長」,但影響的持續時間和幅度尚不明確。
儘管鮑威爾並未給出明確的政策方向,但市場已做出激進反應。根據cme group的數據,交易員預計美聯儲將從6月開始啟動降息周期,年底前累計降息幅度可能達到一個百分點,甚至更多。
不過,鮑威爾也強調,美聯儲的首要職責之一仍是維持通脹穩定。他指出,雖然目前通脹總體正在溫和回落,但長期通脹預期必須牢牢「錨定」,否則將破壞公眾與市場對物價穩定的信心。
他補充稱,雖然通常情況下關稅被視為短期價格干擾因素,不會對長期通脹構成系統性影響,但特朗普這次的關稅行動「廣度和力度均非常高」,可能改變政策制定者的傳統看法。
「關稅很可能至少會帶來短期的通脹上行風險,也不排除其效果可能持續更久,」鮑威爾說,「是否能避免這種局面,將取決於能否牢牢錨定長期通脹預期、關稅影響的規模以及其傳導到價格體系的速度。」
據數據顯示,核心通脹在2月以年化2.8%的速度運行,雖然相比去年略有緩和,但仍高於美聯儲2%的政策目標。鮑威爾指出,這種「溫和中仍偏高」的通脹水平加大了政策制定的複雜性。
儘管面臨通脹和政策挑戰,鮑威爾仍對當前經濟基本面持相對樂觀態度。他表示,美國經濟目前「總體狀況良好」,勞動力市場仍然穩健。然而,他也引用近期消費者調查,指出公眾對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正在下滑,對通脹的擔憂正在上升。
「我們看到消費者對未來增長的信心在減弱,同時對通脹的擔憂正在上升。雖然長期通脹預期目前仍與我們的目標一致,但這並非可以掉以輕心。」鮑威爾強調。
他重申,美聯儲不會被短期數據驅動,而是將繼續依賴數據、評估長期趨勢。「在當前局勢下,保持戰略耐心比盲目出手更為重要。」
(wind綜合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