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近發布的政策凸顯了政府為提高生育率所做出的新努力。高盛研究部表示,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在中國有銷售的乳製品和嬰兒配方奶粉公司的前景有所改善。這也為亞洲以外的嬰兒營養成分生產企業創造了一個積極的故事情節。
政策發展包括3月13日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領導宣布的育兒補貼。該市將提供一次性支付10,000元人民幣(1,383美元)以幫助撫養第一個孩子;為第二個孩子提供每年10,000元人民幣,直至5歲,共計50,000元人民幣;並為第三個孩子或更多孩子提供每年10,000元人民幣的補貼,為期10年。呼和浩特宣布的補貼還包括一項計劃,在孩子出生後一年內通過價值3,000元人民幣的乳製品優惠券向父母提供牛奶。
高盛研究分析師Leaf Liu和她的同事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呼和浩特的舉措與政府最近的政策方向相呼應。」
中國如何提高生育率
呼和浩特宣布這一消息幾天後,中國政府公布了一項特別行動計劃,表明全國範圍內可能增加兒童保育補貼。該計劃強化了本月早些時候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年度全體會議提出的促進消費的政策。
首席亞太經濟學家兼新興市場經濟研究主管安德魯·蒂爾頓在另一份報告中寫道,與近年來中國其他城市宣布的類似計劃相比,呼和浩特對父母的補貼很高。如果呼和浩特是唯一提供這種水平補貼的地方,那麼宏觀經濟影響將有限。
不過,高盛經濟學家估計,如果在全國範圍內實施這些類型的支持,可能會使年度GDP增加0.1到0.3個百分點。
在中國,受益於這些措施的乳製品公司股價均有所上漲:包括大型液態奶、奶粉和嬰兒配方奶粉製造商在內的一籃子股票在短短几天內上漲了7%以上。
中國的生育政策可能提振中國以外的股票
歐洲化學品團隊負責人喬治娜·弗雷澤(Georgina Fraser)在另一份報告中寫道,歐洲公司也可能受益於中國提高生育率和為有幼兒家庭提供更多支持的努力。增加國內消費和提高公民生活質量的政策可能會推動對優質和高價值乳製品的更多需求。
投資者可能會在生物技術公司中找到機會,這些公司已經設計了人乳寡糖(HMO),這是一種天然存在於人類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免疫健康和腸道功能。
「HMO的商業化是在更有利的監管下實現的,」弗雷澤在報告中表示,到2030年,全球生產的嬰兒配方奶粉中可能含有50%的HMO,而目前只有5%。一些歐洲公司生產HMO。
弗雷澤寫道,這些產品的市場可能會擴展到各個年齡段。 「HMO 越來越被認可為支持更廣泛人群的免疫和腸道健康。」
中國人口前景
多年來,中國的出生率一直在下降,但2024年有所上升。劉寫道,出生率還有進一步反彈的空間。據估計,20至24歲的母親生育速度是疫情前的一半30至44歲母親的生育率明顯低於日本和韓國該年齡段的水平。因此,出生率有回升的空間。
高盛預測,未來對於中國人口發展會有三種情況:樂觀情況下,人口政策起效,十年後人口出生率會回到五年前水平;中性情況下,人口出生率保持現在的水平線上;悲觀情況下,龍年人口出生率反彈僅僅是因為中國人對於特定年份的崇拜所致,出生率將繼續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