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陶春燕
優質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基礎力量。聚焦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聊城市工信局積極轉變工作思路,不斷優化服務體系,著力打造優質企業「熱帶雨林」式成長生態,優質企業數量實現大幅增長。

3月20日,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聊城 新篇章」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專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新聞發言人、市無線電監測中心主任郝巧鳳介紹,2024年,新增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500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26家,新增數量居全省第4位,成功爭取到全省優質中小企業「挖潛強基」試點。在數量增加的同時,優質企業的發展質量也在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的營收和利潤同比增長9.02%、22.95%,分別高於全部規上4.53和19.64個百分點,成為拉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建強服務隊伍,推行公益服務。積極打造「一站式」服務平台,成功培育市級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63家、小微企業創業基地29家,在提供公益性服務、組織帶動社會資源提供專業化服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入推進「1143+N」中小企業專家志願服務模式,編製發布了全國首個《中小企業專家志願服務規範》省級團體標準,服務標準化、規範化水平顯著提高。圍繞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出具整體性數字化建設方案102份、診斷方案90套,全年改造企業46家,企業生產效率提高30%;圍繞企業市場開拓,免費為20家企業搭建3D數字展館,累計入館企業200餘家,幫助企業促成簽單數額6000餘萬元;圍繞企業穩產、項目穩工、人員穩崗,線上線下舉辦公益人才招聘會18場,服務企業2100家次,達成就業意向1.6萬人。
破解難點痛點,推動智改數轉。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圍繞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痛點」「難點」問題,主動服務、精準賦能,切實提高企業數字化轉型積極性和主動性。2024年,為1361家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發展水平綜合測評並出具報告,開展各類數字化轉型服務活動131場次,服務企業3618家次,推動1222家企業數字化轉型,企業平均轉型成本降低70%,生產效率提高30%。2家企業入選工信部2024年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入選數量全省第一,11家企業被評為山東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冠縣鍍塗鋼板製品數字化轉型產業集群被評為山東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產業集群(全省僅6個)。
深化銀企聯動,推動金融助企。促進產融合作對接,高規格舉辦促進專精特新企業融資專項活動和產業投融資大會,向投融資機構推介先進位造業融資需求,為企業擴投資、穩增長注入金融支撐。加強政策宣貫,組織金融機構上門入企,宣傳「專精特新貸」「技改專項貸」等金融產品,常態化開展對接活動30餘場次,截至2024年底,我市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114.89億元,同比增長8.16%;普惠小微貸款餘額891.75億元,同比增長18.58%。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建設,舉辦優質企業掛牌投融資和上市培育政策宣講,推動29家企業進入專板培育。優化應急轉貸服務,全年為1153家困難企業對接轉貸資金113.62億元,同比增長29.95%,為企業節約成本約4.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