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了!靠500億財政補貼上位,曾造假33億,前實控人清倉15億跑路

2025年03月19日15:13:03 財經 1767

證監會一紙通告,「退市預備」企業又多了一家。

3月18日晚間,上市公司新研股份因2024財年凈資產為負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從3月20日起更名為*ST新研。

資不抵債,新研股份徹底崩了,可以預見,本來就已經處於深淵底部的10萬股民,還將面臨一場更殘酷的腥風血雨。

當然,新研股份的崩塌並不是偶然的,此時復盤新研股份的過往,很有種一切都是「早已編排好的劇本」的感覺。

靠政策紅利上位,用財務造假續命,然後趕在泡沫破滅之前,實控人和參與的股東們套現離場,把爛攤子留給了股民。

崩了!靠500億財政補貼上位,曾造假33億,前實控人清倉15億跑路 - 天天要聞

新研股份現在是「農機+軍工」雙主業,但農機才是其起家之本,而其起家的秘密就在「新研」這兩個字里。

「新研」不是「新的研究」,而是新疆機械研究院,一家誕生於60年代的科研院所,新研股份的全稱就是「新疆機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20世紀60年代初,國家高度重視工業化和農業機械化發展,由此推動了全國範圍內農業機械研發機構的設立。

新疆作為農業和畜牧業大省,本身就急需提升生產效率,於是新疆機械研究院應運而生,專註於農牧機械的研發,並重點開發適應高寒、乾旱等特殊環境的農業機械。

研究院本來一直都只負責研究,但到了90年代,隨著經濟體制的變化,研究院也設立了機電裝備中心負責生產製造,將研究成果直接本地轉化。

也就是說,90年代的新疆研究院已經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比較完備的國有企業了。

然後,2006年,在國企改制民營化的浪潮下,研究院的核心團隊獲得了控股權,民營的新研股份就此誕生。

崩了!靠500億財政補貼上位,曾造假33億,前實控人清倉15億跑路 - 天天要聞

2006年前後正是中國農機行業好日子剛開始的時候,新研股份可謂是從一開始就踩上了政策紅利的東風。

2004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生效,其中明確規定:

「中央財政、省級財政應當分別安排專項資金,對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買國家支持推廣的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給予補貼。」

換成大白話就是,國家出錢補貼老百姓購買農機器具,2004年當年,財政部、農業部就共同啟動實施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並安排了0.7億的補貼資金。

2004年相當於是試點,只在全國66個縣實施,補貼的農機設備種類也不多,所以金額也就比較少。

但從2005年起,中央財政就開始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實施範圍擴大到全國所有農牧縣和農場,補貼資金規模也就連年大幅度增長。

據統計,從2004年-2011年,中央財政安排的補貼資金超過500億,新研股份正是靠著這一政策紅利時期發展壯大。

尤其2009年,農機購置補貼預算金額出現大跳變,從前一年的40億直接提高到130億,增長率225%,掀起了農機行業的熱潮。

新研股份也就是在這一年申請了IPO,並於2010年成功登陸創業板。

崩了!靠500億財政補貼上位,曾造假33億,前實控人清倉15億跑路 - 天天要聞

生得其時,新研股份在政策紅利呈現加碼之勢的時候IPO,自然備受追捧,發行價高達69.98元,市盈率150.82倍,成功募資7.4億。

上市之後又繼續炒作,股價最高飆升到118元,市盈率來到252倍。

太高了怎麼辦?擴股稀釋!

2011年-2015年,新研股份4次大額轉股,一次10轉12,三次10轉10,把股價從110多元降到了7塊多。

這下市盈率不高了,但股東們手裡的股也多了,經過4次轉股的擴股,如果原來只有100股的,轉股後將擁有176股,17.6倍。

上市後前幾年的股價支撐也主要靠政策紅利,2010年-2014年,農機購置補貼預算金額從155億逐年穩步增長到237億。

不過,這種躺在政策紅利上的好日子從2015年起逐漸結束了,2015年的補貼預算首次沒有增加,同時,還透露出了未來預算可能減少的信號。

政策上的變動,新研股份的股東們當然提前已經感知到了,如何維持資本市場的估值,大家提前就想好了併購的藥方。

2014年起,新研股份就放出了收購軍工企業的概念,軍工概念一上身,新研股份的股價又是一陣狂飆,一年不到就從8塊一路被炒到了最高64塊。

崩了!靠500億財政補貼上位,曾造假33億,前實控人清倉15億跑路 - 天天要聞

基本盤穩住了,股東們也就開始瘋狂套現了,尤其實控人周衛華,跑得既精準又徹底。

周衛華從1982年起就在新疆研究院工作,一路從普通研究院干到院長,民營化改制之後就成了新研股份的第一大股東、實控人、董事長。

根據歷史公告,周衛華在新研股份行情最好的2014-2018年間套現了約4.6億。

緊接著,2019年3月就通過協議轉讓的形式把控股權賣掉了,又套現了2.5億。

之後的兩年里,又馬不停蹄地通過競價、大宗交易的形式減持,到2021年底全部清倉完畢,合計套現了約7.9億。

不只是周衛華落袋了15億,其它股東也都收穫頗豐,不過,支撐股東們高位套現的業績其實是虛假繁榮。

他們前腳套現得差不多了,後腳就東窗事發了,2021年11月,就在實控人周衛華剛剛完成清倉之際,證監會一紙立案調查告知書把股民打懵。

這一調查,觸目驚心,被收購的主營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四川明日宇航從2015年起就一直財務造假,到2019年一共虛增了33億的營收、13億的凈利潤。

崩了!靠500億財政補貼上位,曾造假33億,前實控人清倉15億跑路 - 天天要聞

實際上,明日宇航從被收購之初就飽受質疑,當時7億凈資產值作價36億,溢價率418%,一來就給新研股份增加了28億的商譽值。

而被收購之後的2015-2017年,明日宇航每年的業績承諾都精準達標,平均100.15%,堪稱神算。

明日宇航的原實控人與新研股份實控人的離場節奏也挺合拍,2019年周衛華賣掉控制權的時候,明日宇航實控人韓華也跟著一起打包減持了。

大家在一個屋檐下這麼久,要說一點都沒有察覺,確實很難讓人相信,不過,最後的處罰結果確實就是明日宇航的原實控人韓華一人承擔,罰款300萬,而作為新研股份董事長的周衛華只是罰款25萬。

財務造假的曝光,讓新研股份的泡沫徹底破滅,也就一步一步從萎靡走向了崩塌。

不過,正如前面所說,實控人、原始股東、併購方、機構們都「安全上岸」了,如今還留在水裡的只剩10萬股民。

而關於*ST新研的未來,只能說,願賭服輸,各安天命。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AR含金量爆表,AI時代被低估的歌爾股份 - 天天要聞

AR含金量爆表,AI時代被低估的歌爾股份

2025年伊始,人工智慧領域捷報頻傳,以DeepSeek、Manus、阿里Qwen為代表的國產AI技術在全球範圍內嶄露頭角。與此同時,國際AI巨頭如OpenAI、Anthropic、Google等也在持續創新,推出了GPT-4.5、Claude 3.7 Son
百元檔全能選手:漫步者X1 Evo真無線藍牙耳機體驗 - 天天要聞

百元檔全能選手:漫步者X1 Evo真無線藍牙耳機體驗

音樂是通勤、運動期間不可或缺的陪伴,目前無線耳機的種類較多,比如頭戴式、耳掛式、半入耳式以及入耳式等等,但我始終偏愛半入耳式設計——它完美平衡了佩戴舒適性與環境感知能力。近期體驗的漫步者X1 Evo真無線藍牙耳機,不僅延續了半入耳式結構的先天優勢,更以進階藍牙
價格屠夫再度出手,神舟發招,遊戲本市場迎來動蕩 - 天天要聞

價格屠夫再度出手,神舟發招,遊戲本市場迎來動蕩

眾所周知,在筆記本市場上,神舟一直都是性價比的代名詞,其它品牌很難再性價比上與神舟一較高下,哪怕是小米也得低頭,所以,神舟旗下的筆記本電腦也是一直深受眾多學生黨、遊戲黨的喜歡,積累了大量的口碑和好評。
手機內存總是不夠用?試著將微信這個功能關閉,再用一年也沒問題 - 天天要聞

手機內存總是不夠用?試著將微信這個功能關閉,再用一年也沒問題

在智能手機普及的今天,我們越來越依賴這些小巧的設備來處理日常的工作、學習和娛樂。然而,隨著手機應用功能的日益豐富,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手機內存總是不夠用。尤其是在安裝了大量應用,尤其是像微信這樣的社交巨頭之後,手機存儲空間往往會捉襟見肘。今天,我們就來探討
載人無人機首次在西藏3000米高空亮相 - 天天要聞

載人無人機首次在西藏3000米高空亮相

4月5日,西藏林芝第二十二屆桃花旅遊文化節上,億航智能桃花載人無人機E-VTOL首次亮相海拔3000米高度,並成功首飛。首飛現場,無人機緩緩升空,引得市民、遊客紛紛駐足仰望,降落之後,大家圍攏過來,近距離參觀體驗並拍照留念。據悉,億航智能已在國內合肥、杭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