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強壓中國供應商降價10%,商務部約談背後藏著什麼較量?

2025年03月14日00:42:09 財經 1676

沃爾瑪中國區負責人收到商務部的約談通知時,深圳龍崗的玩具廠老闆王建軍正在車間里對著賬本發愁。這位給沃爾瑪供貨十三年的老供應商,剛收到採購經理的最後通牒:"要麼降價10%,要麼下架所有產品。"他攥著計算器的手微微發抖——每件29.9元的遙控汽車,利潤本來就只有8毛錢。

沃爾瑪強壓中國供應商降價10%,商務部約談背後藏著什麼較量? - 天天要聞

【1473億背後的商業帝國】

2025年沃爾瑪最新財報顯示,中國市場貢獻的1473億元銷售額,足夠在北京買下兩棟國貿三期。這個數字背後,是廣西的牛奶廠凌晨三點燈火通明的生產線,是義烏小商品市場穿梭不停的物流貨車,更是東莞電子廠里年輕人熬紅的雙眼。

"我們車間每三台注塑機里,就有一台在給沃爾瑪做訂單。"寧波的塑料製品商李總在電話里嘆氣。他的工廠去年給山姆會員店生產了200萬套保鮮盒,現在採購經理拿著新合同上門:"說是美國那邊要加關稅,必須讓我們消化10%的成本。"

【關稅戰火燒到車間】

這場風波的導火索,是3月10日美國宣布對中國日用消費品加征10%關稅。沃爾瑪全球採購總監在內部會議上的發言錄音近日被曝光:"中國供應商的報價必須減去關稅部分,我們要保證美國貨架上的標價不變。"這意味著,廣西那家每天生產60萬盒牛奶的工廠,每盒利潤要從2毛錢壓縮到1毛。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網友@製造業老兵在評論區炸了鍋,"我們廠給沃爾瑪做毛巾,每條賺5分錢還要被砍價,現在是要倒貼的節奏?"這條留言瞬間收穫2.3萬點贊。

【替代鏈上的生死時速】

商務部約談沃爾瑪的消息傳出後,深圳跨境電商業內流傳著兩個震撼消息:廣西那款年銷800萬箱的山姆同款牛奶,已經在盒馬鮮生上架;義烏三家玩具廠宣布,終止與沃爾瑪合作轉投拼多多跨境業務。

"他們可能忘了,中國製造業早不是三十年前的吳下阿蒙。"國際貿易專家張教授在央視採訪中亮出數據:美國零售業聯盟研究顯示,全面替代中國商品將導致美國超市物價上漲27%-35%。就像網友@商海浮沉說的:"沃爾瑪敢斷供,明天Costco的採購經理就能把中國工廠門檻踏破。"

【超市貨架上的外交博弈】

在這場較量中,最戲劇性的場面出現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3月12日上午,二十多家沃爾瑪供應商自發組織的"供應鏈保衛戰"會議,吸引了拼多多、Temu希音等跨境平台的採購總監蹲守。一位不願具名的參會者透露:"會議沒結束,就有三家工廠現場簽了轉供協議。"

沃爾瑪採購經理Lisa的朋友圈暴露了焦慮:"今天巡廠看到車間掛著'不做虧本買賣'的橫幅,倉庫里堆著發往東南亞的原料箱,突然覺得手裡這份降價協議特別燙手。"

【中國製造的底氣何在】

走進東莞厚街的五金產業園,機器轟鳴聲蓋過了所有人的談話。為沃爾瑪生產廚具的老陳,指著正在裝車的貨櫃說:"這些是發往中東的新訂單,沃爾瑪的訂單現在只佔三成。"他掏出手機展示數據:去年開始,工廠通過跨境電商接到的海外訂單暴漲300%,"現在不是我們求著沃爾瑪,是他們離不開中國製造"。

這種轉變在商務部最新報告中得到印證:2024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突破3.8萬億元,相當於每分鐘就有72萬元商品通過數字平台飛向全球。正如網友@國貨當自強評論的:"沃爾瑪的貨架上可以沒有中國製造,但中國製造的貨架上永遠不缺新客戶。"

【約談背後的經濟密碼】

當商務部約談沃爾瑪的消息衝上熱搜時,經濟學家們注意到一個微妙細節:約談次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單日處理金額創下新高。這似乎印證著中國供應鏈的底氣——既能給沃爾瑪創造1473億銷售額,也能隨時切換賽道開闢新天地。

從沃爾瑪降價風波到商務部果斷約談,這場發生在超市貨架背後的較量,在2025年春天給出了清晰答案——中國製造早已走出"低價換市場"的舊時代。就像廣西那家牛奶廠老闆說的:"現在是我們挑客戶,不是客戶挑我們。"我是你們最愛的小編,關於中國製造的突圍之路,咱們評論區接著聊!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外資機構密集調研A股,海外布局、前沿科技等備受關注 - 天天要聞

外資機構密集調研A股,海外布局、前沿科技等備受關注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二季度以來,外資機構調研A股熱情持續升溫。Wind數據顯示,自4月初至5月8日,超470家A股公司接待了外資機構的調研,其中華明裝備、宏發股份、立訊精密等公司接待外資機構數量居前。從行業分布來看,電子、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