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商學院 作者:彭元重
圖源:圖蟲創意
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編輯|鄭琳
繼共享充電寶怪獸充電(em.o)之後,「共享經濟」領域又迎ipo新動態!
2025年1月21日,共享按摩椅品牌「樂摩吧」母公司福建樂摩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樂摩吧」)向港交所遞表,擬登陸主板,衝擊「共享按摩椅第一股」。
時代商業研究院注意到,2022—2024年前三季度(下稱「報告期」),樂摩吧大幅增加按摩設備的投放數量,其中投入設備最多的場景為影院。然而,就在這投入設備最多的影院,樂摩吧產生的收入卻不到20%。
此外,樂摩吧大規模擴張的背後,其最近一期(202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僅增長不到0.5%。
3月26日、5月7日,就投入產出效益、大規模擴張等相關問題,時代商業研究院向樂摩吧發送郵件並嘗試致電詢問。但截至發稿,該公司尚未回復相關問題。
一、押注影院渠道擴張,報告期內收入貢獻卻不到兩成
招股書顯示,樂摩吧是一家智能按摩服務提供商,為消費者在商業綜合體、影院、交通樞紐場所等消費場景提供放鬆、便捷、專業的智能按摩服務。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2021—2023年,按交易額計算,樂摩吧是國內市佔率最高的智能按摩服務提供商,相應年度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9.4%、33.9%、37.3%。
近年來,樂摩吧不斷加大擴張力度,在各個渠道持續投放按摩設備。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末,樂摩吧的按摩設備數量分別為16.71萬台、25.78萬台、40.21萬台,呈逐年快速增長趨勢。
其中,樂摩吧把影院作為其擴張計劃的重點。報告期各期末,樂摩吧在影院投放的按摩設備數量分別為10.83萬台、18.55萬台、32.05萬台,幾乎翻倍增長。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樂摩吧投放在影院的按摩設備數量分別占按摩設備總數量的64.81%、71.96%、79.71%,最近一期(2024年前三季度)佔比接近八成,是其投入力度最大的消費場景。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樂摩吧投入設備最多的影院渠道,報告期內卻僅貢獻了不到兩成的收入。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樂摩吧在影院場景的收入分別為0.87億元、1.61億元、1.74億元,收入佔比分別僅有15.72%、17.66%、19.28%。報告期內,樂摩吧影院渠道合計收入為4.22億元,合計收入佔比為17.83%。
也就是說,最近一期(2024年前三季度),樂摩吧按摩設備數量佔比近八成的影院,僅貢獻了不到兩成的收入。
時代商業研究院根據招股書數據,以收入除以設備數量估算,2024年前三季度,樂摩吧在影院場景單台設備平均交易額約為543.59元,遠低於同期機場的31537.84元、高鐵站的11992.53元、商業綜合體的8805.54元以及其他渠道的3114.83元。
相較於其他消費場景,報告期內,樂摩吧選擇押注影院進行擴張,而影院的單台設備平均交易額明顯偏低。
二、202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僅微增0.4%,募資將用於增加設備投放
或許是看中了影院場景穩定的人流量、觀影時間較長的特點,天然具備「等待經濟」的想像空間,樂摩吧選擇以影院為重點進行大規模擴張。
但從影院的投入產出情況來看,相較於其他場景,樂摩吧影院場景下的按摩設備顯然消費轉化率偏低。
即使影院渠道投入產出比並不高,但樂摩吧並未停下擴張的腳步。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樂摩吧在按摩設備上的投入仍在不斷擴大,按摩設備投放數量從2023年末的25.78萬台躍升至40.21萬台,其中影院渠道投入設備數量增長72.78%。
然而,從財報來看,樂摩吧報告期內的利潤並未與營收實現同步增長。
招股書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樂摩吧的營收為6.15億元,同比增長39.08%;而除稅前利潤為1.13億元,同比僅增長3.62%;凈利潤為9300萬元,同比僅增長0.41%,幾乎原地踏步。
值得關注的是,總體來看,樂摩吧按摩設備的使用頻率也並不高。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樂摩吧的按摩設備的交易量分別為41.30百萬次、61.27百萬次、60.44百萬次。
時代商業研究院以一年365天、前三季度273天估算,報告期各期,樂摩吧平均每台按摩設備的單日交易次數(交易量除以同期設備數量除以天數)分別為0.68次、0.65次、0.55次。
也就是說,報告期內,樂摩吧的每台按摩設備平均需要近兩天的時間才能迎來一位客人。
而此次ipo,樂摩吧擬募資用於增加按摩設備的投放數量,以提升服務網點的覆蓋範圍和滲透率。
(全文1704字)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時代商業研究院客戶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於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製,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該等觀點、建議並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並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範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係。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並進行交易,也可能為之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複製、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徵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範圍內使用,並註明出處為「時代商業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