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就在消費者看到新車價格終將走向平穩的曙光之後,特朗普總統卻威脅再度抬升其價格。
上周五,新一屆政府稱,3月12日即將生效的鋼鐵和鋁關稅只是總統的熱身而已,接下來就是汽車行業。特朗普總統可能會上調轎車和suv這類進口輕型車的關稅,其當前稅率僅為車價的2.5%(北美之外地區產皮卡車的關稅稅率一直以來都是25%)。當被問及美國將於何時全面上調乘用車的關稅時,特朗普稱將在數周后就運作此事。
「可能在4月2日左右」,這位總統邊說邊看向了商務部長提名人霍華德·盧特尼克。後者確認說:「對」。
盧特尼克的任命即已於2月18日獲參議院批准,他的首個任務是為所謂的232條款調查進行總結,並報告乘用車的進口為什麼會威脅到國家安全。此舉或將讓白宮有能力繞開國會,並上調不屬於行政部門許可權的關稅。
特朗普還表示:「不管你信不信,我本可以在4月1日執行的,[但]我有點迷信。」不過,特朗普還未公布本屆政府正在籌劃的關稅加征範圍。
關稅由美國消費者買單,而不是外國製造商
他的一石二鳥解決方案便是提升關稅,這樣既能補充國庫,又能鼓勵本國製造業。不過,此舉與他的另一個重要承諾相衝突,即應對生活成本危機。
就像他在2016年向選民承諾在南部邊境築牆然後讓墨西哥買單一樣,特朗普讓眾多美國民眾相信,調高關稅不會對他們帶來任何影響,因為這一切完全由外國人買單。
事實上,各國都在努力遊說美國政府,以避免進口關稅的上漲,不過這完全是因為另外一個原因:關稅的上調會削弱日本、韓國和德國產汽車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而且在一段時間後會導致這些國家工作崗位的消失。
然而,實際成本則由口岸的商品進口商承擔,然後通常再轉嫁給客戶。這種事情並非只發生在進口領域。本土製造商也有意效仿其外國競爭對手,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可以提高售價並從中獲取更高的利潤,而且無需擔心丟失市場份額。
汽車是疫情後時代通脹的一個主要推手
這意味著美國民眾可能很快將迎來新車售價的再次上漲,尤其是3月12日生效的鋼鐵和鋁關稅還會推高福特和特斯拉這類本土汽車生產商的汽車出廠價格。
在過去10年中,新輕型汽車的平均售價經歷了大幅變化。在最初的5年中,其價格的波動幅度較窄,在該時期結束時也就略漲了0.5個百分點。
然而相比之下,其增幅在接下來的5年中高達20%。新車與二手車一道,成為了1981年以來美國多輪創紀錄高通脹的一個主要推手。
上述價格增幅源於多個因素,包括讓特斯拉這類高端電動汽車成為主流暢銷車型的科技革新。然而最重要的是,該增幅的另一個推手是晶元短缺,它導致了新車穩定的供應戛然而止。
在埃隆·馬斯克意識到新上馬產能高出了實際需求並開始發動令人不寒而慄的價格戰不久之後,新車價格在2023年9月達到了頂峰。不過總的來說,車價依然高於此前水平。(財富中文網)
作者:christiaan hetzner
譯者:馮豐
審校:夏林
在財富plus,網友們對這篇文章發表了許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觀點。一起來看看吧。也歡迎你加入我們,談談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熱議話題:
查看《馬斯克旗下人工智慧公司xai發布grok 3》的精彩觀點
查看《多地格力電器店變「董明珠健康家」,是喜是憂?》的精彩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