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競爭壓力與日俱增、凈息差承壓的背景下,中小銀行紛紛開啟改革化險,提質增效的舉措,其中尋求外源性融資渠道補充資本成為不少銀行的抓手點。近期,天府銀行完成近50億增資,其中四川省屬大型國有企業蜀道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蜀道集團」)持股23.35%,順勢成為第一大股東。
證券之星注意到,天府銀行自2024年8月以來開始推進增資擴股進程,但此次增資擴股落地看似迎來發展轉機,背後卻也隱藏著諸多複雜問題,天府銀行現階段資本充足率指標表現不佳,業績表現也逐漸承壓,加之債權轉讓背後的風險暴露,每一個環節都牽動著市場的神經。

日前,天府銀行2024年增資擴股方案獲批,計劃募集不超過50億元資金,這一舉措被市場人士視為其為改善資本狀況打出的關鍵「王牌」。
根據近期中誠信國際對該行出具的一份《四川天府銀行2024年度跟蹤評級報告》顯示,2024年8月以來該行增資擴股事項有序推進,募集資金50億元已全部到位,國資股東持股比例大幅提升至55.96%,其中蜀道集團持股23.35%成為第一大股東。
此番增資後,天府銀行的註冊資本由10.01億元增至18.78億元,同步增加資本公積41.23億元。另據媒體報道,該行註冊資本變動和蜀道集團股東資格也於近日獲得了四川金融監管局的批複核准。
證券之星了解到,此次增資擴股意義重大,它以發行新股、向特定對象定向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進行,遵循「國資國企為主導,優質民營上市企業為輔助,外資為補充」策略。省屬國企蜀道集團強勢入局,持股 23.35% 成為第一大股東,南充市國資企業持股比例也大幅提升至 29.27%,國資股東持股比例總和高達55.96%。
據了解,蜀道集團作為四川省屬國企中的「世界500強」,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強大的實力,其入主有望為天府銀行注入新的活力,增強市場信心。從註冊資本的變化來看,此次增資使天府銀行註冊資本從10.01億元大幅躍升至18.78億元,同步增加資本公積41.23億元,為其業務拓展和風險抵禦提供了更堅實的資本基礎。
證券之星注意到,截至2024年9月末,天府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0.72%,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06%,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7.99%,均接近監管紅線。從2021 - 2023 年末的數據來看,其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波動下滑,2022年末部分指標甚至未達監管標準,資本補充壓力不言而喻。
增資背後也反映出了天府銀行面臨的嚴峻現實。此前,該行資本內源性補充渠道不暢,2024 年前三季度凈利潤下滑,營業收入在連降4年後仍未止跌,這使得通過增資進行外源性資本補充成為必然選擇。

證券之星注意到,2025年1月13日,四川天府銀行將3.93億元債權轉讓給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這一行為背後是不良資產處置的巨大壓力。
根據四川日報刊登《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與四川天府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債權轉讓通知暨債務催收聯合公告》顯示,四川天府銀行日前通過債權轉讓協議,將近4億元的債權轉讓給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
同時,此次債權轉讓涉及23名債務人及相關擔保人,單筆債權本金從175萬元到1.5億元不等。其中,上海荔源物資貿易有限公司的1.5億元貸款最為引人注目,該公司已被上海金融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法定代表人被限制高消費;成都普菲特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5000萬元債權同樣棘手,四川天府銀行成都分行兩次申請執行均未成功,該公司已被吊銷營業執照。
這些不良債權的產生,或與天府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密切相關。從行業分布來看,部分債務人所在行業經營狀況不佳,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企業還款能力下降,導致銀行不良貸款增加。而此次債權轉讓,是天府銀行優化資產結構、降低風險的一種手段。通過將不良債權轉移給專業資產管理公司,銀行可以回籠部分資金,減少不良資產對資產負債表的負面影響,集中精力發展核心業務。
不過,債權轉讓也並非一勞永逸。一方面,轉讓價格可能會低於債權的賬麵價值,給銀行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這也反映出天府銀行在前期信貸審批和風險控制環節存在漏洞。如何從此次債權轉讓中吸取教訓,加強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提高信貸資產質量,是天府銀行未來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天府銀行的業績表現持續低迷,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
證券之星注意到,2019-2023年,其凈利潤依次約為14.61億元、8.46億元、8.64億元、3.23億元、4.26億元,呈現出明顯的波動下滑趨勢。2024年前三季度,這種頹勢仍在延續,營收由上年同期的18.10億元下降至17.25億元,凈利潤由3.80億元下滑至3.44億元。
從收入結構來看,天府銀行的營業收入連續多年下降,反映出其傳統業務面臨挑戰。在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銀行的業務模式和盈利渠道需要不斷創新。然而,天府銀行在金融創新方面的步伐相對滯後,未能有效開拓新的收入增長點。同時,不良貸款率雖然在2024年有所下降,但仍處於2.14%的偏高水平,這意味著銀行需要計提更多的資產減值準備,進一步侵蝕了利潤空間。
此外,中誠信國際發布的報告指出,天府銀行非標投資不良佔比較高,抵債資產規模大且處置進度緩慢,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銀行的盈利能力,也增加了經營風險。在競爭激烈的金融市場中,若不能及時扭轉業績下滑的局面,天府銀行將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
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