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島市國資委認真落實青島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推動國資國企發揮「打頭陣、當先鋒」的引領作用,市直企業1-10月份資產總額達到3.19萬億元,同比增長7.7%,實現利潤總額392.8億元,同比增長14.6%,3個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案例在全國推廣。
推動國企向「新」發展,企業發展動能加速蓄積
發揮國企在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三個作用」,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其他資本性支出支持戰新產業和科技創新項目的比例提高至60%,組織新質生產力務虛會、政策宣講會、在清華大學舉辦兩期企業負責人科技創新培訓班等活動10餘次。市直企業擁有研發機構達到130多個,組織開放24個國企數字化轉型、人工智慧應用場景,青啤集團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首條應用全自主運行系統示範線路地鐵6號線等一批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建立「市級協調、國企引導、基金領投、園區配套」產業發展模式,聚焦先進位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力,1-10月市直企業完成重大項目投資390億元,8個項目入選省重大項目,投資額佔全市入選項目的60%。製造類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5%,效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投資增幅126%,組建成立青島海洋發展集團,做強做優做大青島市海洋產業。

國企改革和監督向「深」推進,企業活力持續增強
深入開展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提前3個月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突出企業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首次明確每戶企業的主責,全面實施「一企一策」精準化、差異化考核。實施「提示函+警示函」監督機制,有效提升國資監管效能和企業風險防控能力,獲國務院國資委肯定。青島市成為全國第一批國資監管系統綜合監測展示試點建設城市,「數智化」賦能國資監管。在全省率先開展清廉國企建設,創建「1+N」企業廉潔文化品牌矩陣,陽光採購平台成交項目3725宗,節約資金約1.1億元。完成企業黨組織隸屬關係調整工作,管理黨委數量增加到66個、黨員隊伍6萬多名,黨領導國資國企工作制度不斷健全。董事會決策運行進一步規範,董事會非現場會議和書面傳簽次數分別下降89.5%、84.2%,外部董事制度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累計11戶企業入選國務院國資委「雙百行動」「科改示範」企業名單,數量居計劃單列市第2位。
履行社會責任向「 廣」覆蓋,服務保障更加有力
推動市直企業將履行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發展戰略,踐行使命擔當。機場集團旅客滿意度連續10個季度排名全國同量級機場第一,地鐵集團日客運量創235萬人次新高,水務集團、能源集團用「一根線」織牢群眾「暖心網」,「青水管+」水務服務小程序解決市民訴求4514件、「暖到家」熱線日最高解答市民諮詢9500個,城發集團建設全省首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在2024中歐企業家青島論壇上發布了我市國資國企履行社會責任取得的成果。青島啤酒廠獲評全球首家食品飲料行業「可持續燈塔工廠」,水務集團兩個減污降碳典型案例亮相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海水淡化規模達34.1萬噸/日,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青島市作為地方國資代表在ESG中國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發布會上發言。搭建常態化政企交流平台,舉辦「企地共建·走進青島」等活動40次,常態化走訪駐青國企黨建與發展研究會280家會員單位、專精特新企業,「駐青國企機場會客廳」揭牌啟用,推動營商環境實現再提升。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