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t名家股吧人聲鼎沸。不過,有不少股民是來聲討*st名家董事長程宗玉的。
原來,今年6月,*st名家董事長程宗玉承諾增持公司股票,此後卻一筆未買,反倒還減持了30筆,為此遭到股民聲討。
其中原因究竟是什麼?辣椒財經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宣布增持計劃5個月來一股未增
時間回到今年6月底,彼時的*st名家已經經歷了三個月的陰跌,股價從5.70元/股左右一路滑翔至1.20元/股左右,期間跌幅超過75%。
經此暴跌,股吧中出現一片哀嚎,而迫於來自投資者的壓力,*st名家終於決定出手穩定股價。
6月26日公告,*st名家披露,程宗玉及多名董事、高管計劃在未來半年內合計最多增持160萬股。對於增持的目的,*st名家直接指出,是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及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同時為提振投資者信心,切實維護中小股東利益和市場穩定,促進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
而在增持計劃公布後,*st名家的股價的確迎來了反彈。
7月1日以來,*st名家股價一路上漲,並在10月30日達到近期股價高點4.87元/股,較前期低點漲幅近200%。
不過,5個月以來,*st名家股價一路飆漲,並且已經高於上述高管擬增持的價格區間1.2元/股至2元/股。
但上述高管的增持承諾卻遲遲沒有兌現,甚至董事長程宗玉反而是頻繁大手筆減持。
據記者統計,8月28日至11月20日期間,程宗玉通過競價交易共減持30筆,總計減持687.27萬股,合計金額約為1296萬元。
這一連串的減持行為,讓中小投資者們憤怒不已,不少股民甚至到*st名家股吧發帖開罵。
知名財經作家,眺遠諮詢董事長兼ceo高承遠認為,上市公司董監高承諾增持卻未執行反而減持的行為,可能涉及信息披露違規和誤導投資者的問題。如果董事長在承諾增持時未充分考慮自身能力和市場情況,或故意隱瞞減持計劃,則可能構成虛假陳述或誤導性陳述,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監管部門應對此類行為進行嚴格審查,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保護投資者利益。
董事長叫冤
11月28日,辣椒財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st名家。當被問及為何未能履行增持承諾時,其證券部工作人員向辣椒財經記者表示,由於質押逾期,程宗玉持有的公司股份將被實施司法強制執行2595.25萬股。8月底被強制執行的股份開始陸續在二級市場賣出。
也就是說,減持並非出於程宗玉的本人意願,更不是程宗玉的本人操作。
對於程宗玉為何遲遲沒有增持的問題,該工作人員解釋稱:「連續買賣公司股票會觸發短線交易,我們目前正在與監管層溝通,看有什麼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至於在增持計劃時間範圍內會不會落實增持,該工作人員則表示:「一定會想辦法履行。」
對於上市公司董監高做出增持承諾而不履行,甚至是減持的行為,實用金融商學執行院長羅攀認為「顯然屬於違規行為,並且具有利用信息影響或控制股價從而達到減持的目的。」
他表示,當前,我國股票市場仍然還處在發展階段,投資者對消息和情緒的關注依然很高,這為一些上市高管利用輿論情緒影響股價提供了機會,應當加大監管力度,堅持強化信息披露制度,利用大數據手段追蹤監管高管行為。
經營「壓力山大」
值得注意的是,*st名家近年業績不振,同時還面臨著退市風險。
2021年至2023年,*st名家營業收入分別為5.47億元、1.23億元、0.8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42億元、-4.75億元、-3.77億元,三年累計虧損13.94億元。
此外,5月17日,*st名家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重整,並同時申請啟動預重整程序,但能否進入重整程序仍存在不確定性。
10月18日,*st名家公告,預重整管理人共收到四家意向重整投資人的《重整投資方案》,公司於11月25日以書面方式召開名家匯公司預重整案債權人會議以選定重整投資人,不過目前結果還未公布。
*st名家表示,如果公司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則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瀟湘晨報·辣椒財經記者郝詠琪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幫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xxcbcsp;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