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跌!跌!
國際金價連跌四日!
美元指數周三攀升至7個月來新高,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繼續令黃金期貨價格承壓,國際金價周三下跌,連跌四日。
截至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黃金期價收於每盎司2586.5美元,跌幅為0.76%。
金價為何罕見暴跌?
金價罕見暴跌的主要觸發因素是各界預計俄烏衝突和中東局勢將有望緩和,地緣政治風險消退不利於金價。而美聯儲降息預期也大幅降溫,明年降息次數的預測已降至3~4次,對內減稅、對外加征關稅的組合導致各界擔憂美國通脹易漲難跌。強美元、高利率的組合無疑是對非生息資產黃金的一種暴擊。
中長期仍具吸引力
儘管短期黃金遭遇逆風,但各界認為未來的情況仍有許多未知數。「這種不確定性有利有弊,尤其是在市場對風險定價不均衡的情況下。因此,投資者可以考慮繼續將黃金作為投資組合對沖工具。」瑞銀方面表示。
就中國而言,數據顯示,部分銀行系理財公司、基金公司已開始增加對黃金的配置(多為黃金ETF),更多配置分布於養老理財、養老FOF、混合基金等產品中,配置比例最高的機構黃金配置中樞已達5%~10%。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CEO王立新表示,中國市場黃金ETF連續四個季度實現流入,二季度流入約140億元,達歷史新高。
總體而言,機構仍建議投資者可以考慮在金價回調至約2600美元/盎司時買入。瑞銀目前將12個月的目標價維持在2900美元,高盛的目標價則維持在3000美元附近。
黃金消費挑戰重重
相比仍較為旺盛的黃金投資需求,金飾品消費卻黯然失色。黃金加工、金飾品零售行業陷入出清周期。
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全球金飾消費總量同比下降12%至459噸,但其價值總額同比上升13%至360多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金飾需求為103噸,環比反彈19%,但在金價和經濟因素的綜合影響下,金飾消費較去年同期下降34%,較10年平均水平低36%。
銷量何時復甦?高盛的案例研究顯示,本輪需求抑制類似於2016年。最早的拐點可能在2025年第二季度出現,隨後在明年下半年進一步回升,前提是金價在今年下半年上漲後趨於穩定或小幅下調。
來源:央視財經 第一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