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委會決定從當地時間10月31日起,對華電動汽車徵收為期5年的關稅,今後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會承受17.0%到35.3%不等的稅率。對於歐盟公布的這項結果,中方肯定是不認同、不接受的,我商務部第一時間表態,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企的合法權益。這番話預示著中方可能會採取更有力度的反制措施,這也是維權的必要之舉,以此來敦促歐盟立即糾正錯誤做法。
中方剛表態欲反制歐盟,外媒就曝出中方採取的反制措施。據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稱,中國已經要求汽車製造商,停止在那些支持對華電動汽車加稅的歐洲國家進行大規模投資。先前在中歐談判的僵持階段,由於中國業界提出的價格承諾解決方案,被歐委會草率拒絕,鑒於歐盟對關稅問題持有的消極態度,中方叫停中企對歐投資完全在情理之中。此前也有不少消息稱,比亞迪、上汽以及吉利等中國汽車製造商已被告知,應該暫停對支持徵收關稅的歐盟進行大規模投資,包括暫緩在這些國家建廠。而對於一些外國汽車製造商,中方建議他們也需要謹慎在投棄權票的國家投資,鼓勵可以投資那些投反對票的國家。
當時在歐盟對華關稅的「最後投票」中,法國、義大利等10個成員國是投了贊成票,瑞典、西班牙等12個國家棄權,德國和匈牙利等5個國家堅定投下反對票。從投票結果來看,歐盟內部對華徵稅一事分歧明顯,不過歐盟並未綜合評估各國的意見,例如德國政府的訴求,由於德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前景良好,一旦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這些德企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很可能會受到衝擊。但這些贊成對華加征關稅的歐盟成員國,一門心思想的是用關稅這種方式,迫使中國企業赴歐投資,他們自認為中方會妥協讓步,現實卻不會按照他們設想的方向前進。
需要注意的是,東風汽車已經宣布暫停在義大利建廠的計劃,長安汽車也取消了原定在米蘭舉行的新車發布會。這是繼義大利投票贊成對華加稅後,中企做出的兩大反應,中方採取的措施意欲何為不用多說,義大利方面一直想中國車企赴當地建廠,同意對華徵稅恐怕也是打著這樣的算盤。如今中企以實際行動亮明態度,讓部分歐盟成員國認識到其錯誤行徑,,中方反覆強調過加征關稅和吸引投資不可兼得,絕對不是一句虛言。現在義大利面臨的情況,也是給其他歐盟成員國提了個醒。
或許歐盟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前腳剛宣布對華加稅,歐盟立馬就通過非正式渠道,釋放將派特使前往中國,探索電動汽車關稅替代方案的消息。在如此敏感的時刻,歐盟提出派官員繼續與中方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並不排除故意拖延時間的可能,畢竟所謂「替代方案」的討論依舊很複雜,在價格談判上歐盟還是提出了很多不切合實際的條件,這說明其實後面中歐如何談,恐怕都很難達成共識。
至於外媒曝出的中方反制手段,對此外交部發言人也作出了回應。林劍表示,歐盟執意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高額關稅,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將損害中歐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對話合作是中歐關係的主基調,互利共贏是中歐經貿合作的本質,希望歐方以建設性態度與中方繼續推進磋商,避免貿易摩擦擴大升級。中方並未直接回應這一問題,但從中企的一系列行動來看,採取適當的反擊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才能讓歐盟有所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