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是濟南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嶄新賽道、關鍵增量和戰略支撐,是贏得新一輪發展競爭的歷史性機遇。
10月28日,在數字濟南建設全面提升大會上,濟南高新區、章丘區、市委組織部、濟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歷下區趵突泉街道的相關負責同志,圍繞數字化建設、數字化應用轉型與發展、數字治理與數字服務等方面,暢談經驗、暢敘發展、共話未來。
數字高新:力爭2025年算力總規模達到1000P
副市長,濟南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任廣鋒介紹,近年來,濟南高新區加快構建「2343」工作推進體系,數字高新建設取得新成效。
數字高新支撐體系更加健全,建成5G基站4300餘處,在用標準機架總數達6.1萬架、佔全市56%。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持續領跑,推出全球首個RISC-V構架可商用伺服器集群,3個集群入選全省首批數字產業集群,建成省級「產業大腦」4個、省級「晨星工廠」26家、省級以上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和智能工廠26家。數字政府運行效能加速提升,完成167類高頻電子證照同步制發,1580個事項實現證照證明「免提交」。數字社會應用場景拓面提質,試點建設街道社會治理智慧工作平台,推進「社會治理一張圖」應用,累計建成數字村莊樣板村7個、基礎型智慧社區25個。
任廣鋒說,下步,濟南高新區將把數字高新建設深度融入「三次創業」之中,打造全國一流數字高地,為數字濟南建設作出積極貢獻。築牢數字根基,加快建設城市大腦和新型智慧城市運營指揮中心;推動全區13家數據中心提質增效,力爭2025年算力總規模達到1000P。培育特色產業,健全專項資金使用機制,引導更多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診斷、晨星工廠創建等工作;加快培育數商企業,推動數字要素相關產業形成集聚效應。豐富應用場景,完善「園區通」智慧服務平台,深化「數據要素×」行動,建立典型應用場景庫,賦能相關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打造「線上高新」;提升社會治理數字化平台,推廣掌上生活圈等特色智慧應用。
數字章丘:今年8月入選全省縣域數字農業發展縣
章丘區委書記馬志勇介紹,近年來,章丘區聚焦數據要素融合賦能,推動各領域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積極推進決策輔助數字化、工作落實數字化。2022年入選國家數據直達基層試點區,2023年入選全國縣域數字經濟50強區,今年8月入選全省縣域數字農業發展縣。
章丘區實現438個機關內部事項全流程網上辦理,匯聚30類550項資源,將人、房、企等基礎信息資源與視頻、重點事件、產業發展等指標動態關聯,實現「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城」。形成計生家庭獎補、殘疾人用藥補貼等29個「一表通」服務事項。以章丘區被列為全市數據資產管理工作試點為契機,率先成立區級大數據公司,實現產業數據和公共數據的授權運營。泰星新材料、章力機械等7家企業入選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化工新材料產業大腦入選全省首批「產業大腦」建設試點,藍海領航大數據產業園入選省級數字經濟園區,兩化融合貫標企業累計達到107家。
馬志勇說,下步,章丘區將統籌布局抓好數字基建,重點推進數字基礎設施提質改造及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優化升級網路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算力基礎設施。推進章鼓核電風機數字化改造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商貿、物流、金融等服務業數字化。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打造賦能減負「數字工具箱」,擴大數據池、輕應用、一表通等核心工具在一線業務人員中使用。探索建立章丘區數據產權登記、資產認定、運營交易等基礎制度體系。
數字組工:在全省率先完成「公務員全周期管理一件事」集成改革
市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劉國亭介紹,近年來,市委組織部創新搭建具有濟南辨識度的組工應用場景,獲評全省數字政府創新示範應用等12項榮譽,位列全省組織系統信息化工作評估第一名。
市委組織部細化110餘項制度規範和辦事流程,加快打造高效協同、整體智治、安全可靠數字組工品牌。對接連通省部數據、貫通市縣數據,分類建成全市幹部、黨員、高層次人才數據池,完善「數出一源」共享機制,搭建幹部、檔案、公務員工資系統應用矩陣,構建數據共享工作閉環。打造幹部工作輔助決策數據中心。在全省率先完成「公務員全周期管理一件事」集成改革,開發21個系統介面,向工資統發、社保等系統推送數據,新招聘人員後續手續辦理所需申報材料由21份減至3份,跑動次數由7次減至0次,辦理周期由15天減至2天。
劉國亭說,下步,市委組織部將著力完善數字組工上下貫通、左右聯動、內部運行的制度機制,指導輔導區縣做好有關係統使用,推進業務線上聯辦聯動,實現全流程閉環。健全完善「數出一源」共享機制,實現數據「一處維護、多處使用」。優化提升「雲組工」平台應用集群功能。認真做好數字組工建設新術語、新定義的系統歸納,制定出台組工數據維護指南、服務對象操作手冊等標準規範,進一步完善濟南組織工作數字化轉型制度機制,持續提升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水平。
數字能源:「能源智慧大腦」年節省運行成本1.5億元
濟南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潘世英介紹,在數字化轉型中,集團確定了「萬物互聯、過程上線,實時感知、運營可視,決策智能、管控精準,風險可預警、問題可追溯」的數字化方針,提出「頂層設計、層層分級、細化分解、標準統一」的數據架構原則,將數字化工作全面打造成各級「一把手工程」。
濟南能源集團自主搭建全產業ERP系統,35個業務系統通過數據超融合中台互聯互通,ERP實現「自定義、全方位、多視角」查詢統計分析。「能源智慧大腦」依託數據集成,實現生產運行自主分析和優化調整,自2021年11月投運以來,年節省運行成本1.5億元。通過搭建虛擬電廠智慧管控平台,實現「源—網—荷—儲」全流程管控與交易。打造行業內首個百億級供熱客服數字大模型,目前已在各客服場景上線,服務效率明顯提升。打造自帶大腦決策的低空飛行服務管理平台,已在城市森林防滅火、防汛防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潘世英說,下步,濟南能源集團將整合雲、網、數等現有資源,統籌建設及運維全市共性功能組件,打造一體化公共數字底座,助力培育形成數據共享、開放、彙集、融通的要素市場。打造公共數據應用場景,目前正在搭建「數信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與「泉融通」平台融合,對入庫企業開展企業畫像和信用評級,為金融機構在獲客、風控和審批等環節實現降本增效。深化與中科曙光合作,未來在曙光大數據產業園落地主板生產線和基於海光晶元的伺服器、PC整機平板及工控機組裝生產線,大力招引數智產業。
數字社區:打造老城區街道數字治理新高地
歷下區趵突泉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商黎介紹,近年來,趵突泉街道聚焦歷下區打造「數字產業化的高地」目標定位,全面推廣應用基層數據管理系統,有效提高基層治理和服務數字化水平,成功立項省級智慧社區建設標準化試點;「『紅領物業』智慧化社區城市運營管理」案例榮獲省級新型智慧城市和山東省數字賦能高質量發展職工創新大賽獎項。
趵突泉街道積極推進68家數字傳媒企業深度融合發展,為關聯企業牽線搭橋。全力打造老城區街道數字治理新高地,累計建成省級智慧社區4個。依託「泉城安全」APP,規範現場檢查、證據收集等環節,有力推動隱患排查流程的標準化規範化。依託歷下區「米均效益」平台,實現對商務樓宇「按類評價」「分級施策」的精細化管理,盤活閑置載體超過3.5萬平方米。圍繞基層數據管理系統匯聚的21個部門132項數據,申請使用高齡補貼發放等數據模型40個,累計完成1600餘批次數據比對,43.8萬條數據校驗和補全,切實提高數據精準性和時效性。
商黎說,下步,趵突泉街道將進一步加強智慧社區建設,完善視頻監控、智能充電樁、智慧燈桿等現代化設施設備。進一步加強數據專員隊伍建設,持續開展現場培訓,確保參訓人員熟練掌握系統應用。聚焦街道、社區治理和服務痛點、居民生活難點,探索創新基層治理中急需的數字化應用需求和應用場景。(濟南日報記者:張茜 攝影: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