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也被稱為廣交會。今天,廣交會進入了第2天。本屆廣交會線下展是從10月15日起至11月4日,分三期舉辦。三期分別聚焦「先進位造」「品質家居」「美好生活」題材,廣納新質生產力。線下展參展企業超3萬家,其中出口展企業約2.94萬家,比上屆增加近800家。新企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大量湧現。
▌硬核科技實力 中國製造新氣象
本屆廣交會上有很多充滿新意的「先進位造」,都是境內外採購商重點關注的商品。其中,工業自動化及智能製造展區集中展示了新質生產力的最新成果,那麼現場的情況如何?
智能製造展區人氣旺

總台記者 陳麗:這是一條自動化電池殼衝壓生產線,它是順應國內外電車發展潮流,專門開發針對電動汽車的電池殼生產線,可以覆蓋市場上絕大多數的電池型號。這個沖床每分鐘可以衝壓80個產品,產品誤差可以控制在0.05毫米。
除了沖床,這家企業還帶來了獨立式機械手和自動化送料機。從去年第一次參加廣交會以來,他們展位一次比一次大,與展位一起增長的,還有他們海外市場的佔有率,已經從印度等東南亞市場拓展到了中東和非洲市場。
產品科技含量高 更新迭代快
從現場採購商的反應可以看出來,他們對於中國新技術、新產品的熱情和興趣還是很大的。不管是大塊頭還是小產品,通過技術創新贏得市場的企業在這個展區隨處可見。

D區展館涵蓋了2500多家參展商、4500多個展位,主要展出的包括數控機床、數字化工廠等中國先進位造的最新成果。這些產品的一個共同特點是科技含量高、產品更新迭代快,因此才能走出中國,走向海外。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體現的是中國企業科技創新的硬實力。
常展常新 老顧客有新收穫

在這兩天的採訪過程中,我碰到了不少參加過往屆廣交會的境外採購商。他們表示,每次來廣交會都能看到新產品,他們非常興奮,迫不及待要把這些新產品、新技術帶回國。因為這些新產品、新技術不但可以給他們帶來新商機,更是推動了相應的發展中國家加速工業化進程。
▌智慧出行 向「新」起航
每屆廣交會都會看到許多新產品、新技術。在本屆廣交會,新能源汽車及智慧出行等相關展品更是豐富多樣,進一步滿足全球市場在電動化出行和綠色出行的產品需求和潮流趨勢。
新能源汽車:擺脫里程焦慮 新品擁抱全球
總台記者 張浩:通過鏡頭可以看到,這個展館境外採購商人數非常多,現場非常熱鬧。

在這個新能源汽車的展台上,許多境外採購商都對一款新推出的右舵版新能源商務車產生濃厚興趣。根據企業介紹,這一台專註於跑長途且無里程焦慮的插電式混動商務車,極限續航能達到1000公里左右。除了跑得遠,國產新能源汽車豪華的內飾,同樣是吸引國際買家們的一大亮點。
光伏三輪車新品亮相引關注

除了新能源汽車,這個展區還發現有許多以光伏為動力出行產品。比如說這台光伏三輪客車,它裝載了太陽能光伏儲能板,特別適合在日照時間長的城市裡使用。像這樣的三輪客車功能多變,非常實用,還能從容適應各種複雜路面和鄉間小道。
該企業負責人介紹,從本屆廣交會開幕到現在,他們就已經收穫了不少的海外訂單,並且企業還在加快產品的開發周期,從下單到交貨,預計6周左右就能完成。
「光儲充」產品再升級 綠色出行更從容
對於參展企業來說,擁抱全球市場、建立更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已經成為外貿企業近年來的發力方向,還有許多參展企業帶來了不少關於智慧出行的新產品。其中,像新能源「光儲充」一站式解決方案等產品就備受青睞。比如像許多新款的摺疊太陽能發電板、新款戶外充電設備設施等等,這些產品都生動展示了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創新思路。

據了解,本屆廣交會還首次在新能源展區中增加了氫能新題材,新設儲能產品專區,共吸引新能源參展企業110多家,豐富了綠色能源展示題材。智慧生活、工業機器人、智能製造生產線等專區,展位規模超1500個,一批人形機器人、智能設備、無人駕駛產品等首次亮相。
場景細分 功能集成 解鎖電子消費品新趨勢
電子消費品及信息產品展區也一直是廣交會的熱門展館,今年這個展館有哪些特色呢?電子消費品及信息產品展區橫跨智能家居、智慧教育、虛擬現實等多個領域。記者發現,如今的電子消費品不僅品類豐富、功能齊全,而且細分了使用場景,讓消費者專「款」專用。

總台記者 孔英璘:這個展位上有好幾款針對不同人群設計的耳機,比如這款音頻騎行眼鏡就在耳朵的位置設置了幾個喇叭,可以一邊騎行一邊聽音樂,相比於分別佩戴護目鏡和耳機來說,會更加穩固;這款穿戴式耳機,專門針對網球、馬拉松、登山人群設計,帽子的設計還有防晒的作用;這款後掛式耳機,為夜跑、夜騎人群設計,環繞式燈帶有三種模式,在夜間能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參展商 蔣偉:我們發現消費者對於運動場景之下音頻的這種享受型需求越來越細分,這是我們非常大的一個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廣交會上還有不少電子產品的智能功能逐漸多樣化,滿足消費者的多種使用需求。

總台記者 孔英璘:這個智能會議平板,集投影儀、白板等多種產品的功能於一體。重要的事項可以在這裡書寫,也可以進行文件瀏覽,手機、電腦的投屏、檢索。

參展商 高雪麗:我們已經參加過很多次廣交會了,這屆廣交會我們也帶來了新品,希望通過廣交會這個平台,可以獲得更多的海外訂單,走向國際化市場。
「先進位造」近六成參展企業數字化升級
本屆廣交會上,湧現出了大批的智能產品,更多的企業也在向著創新、實現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根據展前的調研,第136屆廣交會參展企業中,57.8%的企業採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工具改造提升產業鏈。
本屆廣交會第一期以「先進位造」為主題,突出先進產業和科技支撐,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紛紛亮相。國內不少參展企業背後的大數據和科研實力也在廣交會上大展身手,向全球客商展示中國製造的魅力。

參展商 陶雙華:有幾個方面是今年廣交會供應商諮詢比較多的,第一個是供應鏈能力,就是在全球的布局情況;第二個是全品類的協同。除此之外,他們還會更多關注我們在AI、在人工智慧這方面的一些應用和未來的一些推廣情況,這都是在過往的廣交會上,經銷商關注比較少的一些問題。
在一家首次參加廣交會的科技企業展位上,靜脈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設備擺在顯眼的位置,現場展示的消防機器人、清潔機器人、貨物追蹤系統也引來不少採購商的關注。

參展商 楊忠貴:我們的一個防爆型的消防機器人,展會上面也受到很多海外夥伴的關注。我們也是借展會機會,希望能把公司優秀的產品跟方案推廣到海外去。
據統計,本屆廣交會「新三樣」、數字技術、智能製造相關題材企業約3600家。從普通的電子家電到新能源汽車,再到小至一個汽車密封膠圈,通過科技賦能和技術工具改造提升產業鏈,讓傳統的行業和企業獲得走向海外的底氣。

參展商 張宏賓:這小膠圈包含了大科技,比方說它裡邊的耐超低溫、耐超高溫、耐特殊介質的腐蝕。小膠圈它無處不在,它用在平常人的生活當中,像汽車、高鐵,還有航空航天、石油石化等非常重要的領域。通過小膠圈,我們想展示中國製造的實力和我們企業的實力。
▌搭建「貿易之橋」 促進國內外市場對接
第136屆廣交會第一期線下展展覽總面積52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超過1萬家。在如此大的展館裡,採購商們如何精準高效找到心儀的合作方呢?本屆廣交會繼續推出「貿易之橋」供采對接系列活動,助力採購商採購,服務更多外貿企業拿到訂單。
邢紅艷是江蘇一家新能源企業負責人,在此次展會上,她要帶領同事們尋找外貿合作夥伴。得益於廣交會官方發起的供采對接系列活動,邢紅艷團隊成功對接了一家來自阿爾巴尼亞的大型採購商。

參展商 邢紅艷:我們雙方有很多的契合點,都在新能源大的領域之內,他們是做一個生態化的平台,我們要走出去要在當地建工廠。我們希望通過跟阿爾巴尼亞的這次對接會,填補我們市場的空白。我們更希望進行一個更深入的合作,而不僅僅是做貿易。

阿爾巴尼亞採購商 伊力爾金·孔克斯希爾尼:我們分別跟5家公司討論了戰略合作的一些細節。對我們而言,他們是潛在的合作夥伴。接下來我們將去他們的工廠訪問,做進一步了解。供采對接會起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作用,幫助我們供采雙方高效對接。
廣交會歷來都是跨國企業的重要採購平台,接下來,廣交會將以採購需求為導向,在65個國家和地區舉辦250多場「貿易之橋」供采對接系列活動,常態化助力企業供采對接,拓展市場。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對外聯絡處主管 黃昌傑:配合廣交會線上平台常態化運行,我們全年高質量常態化舉辦「貿易之橋」供采對接系列活動。通過「面對面」「屏對屏」「面對屏」「面對面與屏對屏相結合」四種方式提供對接服務,助力企業拿訂單、拓市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莫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