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IPO「闖關」艱難,超三成企業「棄考」

2024年05月20日09:35:08 財經 1766

「雙碳」目標的提出,不僅讓光伏產業前程似錦,更讓其一躍成為近五年最受資本追捧的投資熱土之一,這一點從前兩年轟轟烈烈的光伏上市潮便可見一斑。據北極星統計,僅2021-2022兩年間便有24家光伏企業成功敲鐘上市。

然而,資本市場瞬息萬變。2023年,證監會「8·27新政」出台,宣布階段性收緊IPO節奏,給各行各業籌劃IPO的企業潑下一盆冷水,光伏企業亦不例外。疊加2023年初至今,產業自身的階段性周期低谷,光伏企業經營業績普遍承壓,IPO節奏明顯放緩,上市之路愈發艱難。

據北極星統計,儘管自2023年初至今,業內有61家企業更新IPO進度,但截至目前僅有9家成功上市,其餘52家企業或僅差「臨門一腳」、或IPO申請撤回和中止,而更多的則仍在苦苦等待或悄然觀望。

光伏IPO「闖關」艱難,超三成企業「棄考」 - 天天要聞

具體來看,9家已如願上市的光伏企業分別是艾聚能、鑫宏業、阿特斯時創能源東方碳素、科強股份、艾羅能源、西典新能以及許昌智能;潤陽股份、永臻股份、拉普拉斯的IPO註冊申請已經獲批生效,美科股份、三晶股份正在等待註冊審核結果,上述5家均進入了最後衝刺階段;此外,美景新材、晶陽機電、興洋科技、天盛股份4家企業已經進入問詢環節;華電新能、中潤光能則分別於去年6月和12月成功過會。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相關規則,IPO審核過會的批文有效期為6個月,註冊生效的有效期為一年,如果逾期再重啟則需要重新排隊報審。上述企業中,華電新能於去年6月15日過會、中潤光能去年12月15日過會,目前均處於「過而未發」階段;潤陽股份則是於2023年6月29日註冊生效,距離最後上市有效期僅剩1個月,時間都相當緊迫。

相較於已上市或已通過重要上市環節的企業而言,面對時下越發嚴峻的市場競爭環境和漸趨嚴格的上市審核,也有不少企業選擇暫時擱淺IPO計劃,擇機再戰,如2023年主動撤回IPO申請的華翔翔能、華耀光電、拓邦新能、愛士惟、彩虹新能,以及今年撤回的大族封測、陸海新能和儒興科技共計8家企業。

當然,資本市場向來不缺敢於挑戰的勇士,統計顯示,有18家光伏企業激流勇進啟動IPO備案登記,進入上市輔導階段。其中不乏一些熟悉的面孔,如高景太陽能、原軾新材和聚成科技。

高景太陽能於2023年9月27日向深交所申請撤回IPO申請材料,短短2個月後,其又在廣東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向資本市場再次發起衝擊。根據此前規劃,高景太陽能擬募資50億元,用於建設宜賓25GW單晶硅棒及5GW單晶矽片生產建設項目。

主營業務同為金剛石線的原軾新材和聚成科技則分別於2023年6月13日、9月4日主動撤回IPO申請,並均在今年1月重啟IPO輔導,此前規劃募資金額分別為17.89億元、15.27億元,均用於擴產金剛石線項目。

隨著近期上市公司2023年度財報及2024年一季報披露接近尾聲,業績下滑成為光伏上市公司普遍現象,相較於硅料矽片、電池組件環節而言,光伏輔材、零部件以及設備環節業績則較為樂觀,這三個環節同時也是去年至今衝擊IPO的主力軍,合計32家,佔比52%。

光伏IPO「闖關」艱難,超三成企業「棄考」 - 天天要聞

其中,從事玻璃、邊框、膠膜、銀漿及硅基材料等輔材的企業共16家,支架、接線盒、光伏線纜等零部件企業共7家,金剛石線、坩堝等光伏設備企業9家。

值得一提的是,9家成功上市的企業中有6家從事輔材、零部件,是目前光伏上市攻堅戰的大贏家。

光伏IPO「闖關」艱難,超三成企業「棄考」 - 天天要聞

從募資規模來看,61家企業可統計到的募資總額超1155.9億元(重啟IPO企業按原募資額統計),其中,募資超50億元的企業有6家。

華電新能募資規模最大,高達300億元,其中210億元主要投入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項目建設,9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據悉,若能按計劃成功上市,華電新能將接替三峽能源的227億元,成為A股新能源行業最大規模的IPO。

華電新能之外,仍在IPO進程中且募資5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重啟上市計劃的高景太陽能和正在等待註冊審核結果的美科股份。其中,美科股份擬募資50億元,計劃投向包頭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三期20GW單晶拉棒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目標上市板塊為深交所創業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A股尋求上市之外,也有部分企業選擇奔赴港股和海外市場。

如作為分散式逆變器龍頭的古瑞瓦特便選擇衝刺港交所主板,據傳,調整後的募資規模約3-4億元,將主要用於新建和擴建現有生產設施與設備、供應鏈升級、投資核心技術、推動全球銷售渠道等,最新更新的IPO進度是在去年5月14日,其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無獨有偶,今年2月6日,鈞達股份也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公司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的申請,並於同日在香港聯交所網站刊登了本次發行上市的申請資料。鈞達股份副總經理鄭洪偉曾表示:「2024年,鈞達股份將進一步加大海外市場開拓力度,緊抓海外光伏電池市場需求,不斷提升海外市場銷售佔比。公司目標2024年海外銷售額佔比達10%以上。」

隆基綠能福斯特愛旭股份、鈞達股份則先後宣布籌劃發行GDR並在瑞士上市計劃。公開信息顯示,隆基綠能已於2023年初獲得瑞士證券交易所監管局關於其發行GDR並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附條件批准;福斯特處於籌備階段;愛旭股份則在充分考慮國內外市場變化、公司實際經營及財務情況、資金需求以及長期業務戰略規劃後,為保障股東利益,在2023年6月27日選擇終止發行GDR。

總體而言,儘管多重因素影響下,眼前的上市之路分外艱難,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IPO進入「冷靜期」對於行業而言也並非壞事,當前行業正處技術迭代關鍵期,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產線建設和設備更新,IPO上市確實是最便捷快速的融資渠道,但也有可能導致部分「帶病」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擾亂市場秩序,長遠來看,真正有實力的企業並不會受「一時之困」,上市只是早晚的事。

光伏IPO「闖關」艱難,超三成企業「棄考」 - 天天要聞

光伏IPO「闖關」艱難,超三成企業「棄考」 - 天天要聞

光伏IPO「闖關」艱難,超三成企業「棄考」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設備更新、以舊換新!主城崇川發布「行動方案」 - 天天要聞

設備更新、以舊換新!主城崇川發布「行動方案」

今天(6月12日)崇川區召開「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該區將圍繞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升級等四個方面實施四大行動促進投資和消費力爭到2027年全區的工業、建築、交通、農業、科教、文旅、醫
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氫能產業聚集效應初現,持續布局全產業鏈 - 天天要聞

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氫能產業聚集效應初現,持續布局全產業鏈

6月11日,記者從大興區獲悉,當前,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已構建涵蓋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產業聚集效應初現。近年來,為促進國家「雙碳」戰略實施,大興區布局氫能產業,打造大興國際氫能產業示範區,推動首都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致力於打造成為氫能科技研發先行區、氫能高端產業聚集區、全球綠...
剛剛!央行利好 - 天天要聞

剛剛!央行利好

中國基金報 泰勒大家好,央行來利好消息了。央行:加快推動存量商品房去庫存據央行消息,6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山東省濟南市召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工作推進會,調研推廣前期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試點經驗,部署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推進工作。其中提到:著力推動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落地見效,加快推動存量商品房去庫存。會議...
「葯明系」,股價狂飆! - 天天要聞

「葯明系」,股價狂飆!

中國基金報記者 郭玟君6月12日,香港三大股指全線下跌。香港恒生指數跌1.31%,報17937.84點。恒生科技指數跌1.71%,報3691.28點。恒生中國企業指數跌1.44%,報6359.36點。大市成交1151.18億港元。南向資金凈買入額為68.72億港元。葯明生物漲14.21%,葯明康德漲8.45%,比亞迪電子漲3.88%,領漲藍籌。李寧跌7.31
香港希望抓住AI大潮:超600億港版「淡馬錫」首個投資落地AI公司思謀科技 - 天天要聞

香港希望抓住AI大潮:超600億港版「淡馬錫」首個投資落地AI公司思謀科技

騰訊新聞《一線》 作者 謝照青 發自香港 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港投」)啟動一年半後,落地了首個項目。6月12日,港投公司和思謀科技在香港對外宣布了戰略合作的消息。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全程參與了簽約儀式和相關的論壇。香港財政司為港投公司的主管部門。 陳茂波在會上表示,當下AI席捲全球,非常希望...
中國海油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深水勘探獲重大突破 - 天天要聞

中國海油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深水勘探獲重大突破

6月12日,中國海油午後持續拉升,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截至發稿,該股漲超4%,報31.37元,該股年內漲幅近50%。 6月6日,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在南海超深水超淺氣層勘探領域獲重大突破。陵水36-1氣田位於南海西部海域,平均水深約1500米。主要含氣層係為第四系樂東組儲層,平均氣層埋深210米,探井測試無阻天然氣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