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能源的「逆襲」:火電企業利潤大增,股價走高

2024年04月13日15:42:01 財經 3496

圖片為ai生成

近日,華電國際(600027.sh)、華能國際(600011.sh)等大型發電集團的上市公司相繼公布2023年度財報,凈利潤的大幅增長成為亮點,在今年央國企、中特估等概念受到追捧的情況下,相關公司股價也多有不俗表現。

煤價回落助推業績改善

我國傳統發電企業,多以燃煤發電為主營業務,業績表現也與煤價高度關聯。2020-2022年,煤價受疫情、俄烏戰爭等因素飆漲,火電企業業績也高度承壓,面臨大面積大幅度虧損,2021年夏季,北京國電電力、大唐國際等11家火電公司聯名向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上書」請求調整電價,其中即提及,煤炭價格上漲導致燃煤成本與基準電價倒掛,多發電就多虧損,部分企業資金鏈斷裂,經營極度困難。

而到了2023年,隨著我國煤炭增產效應顯現、進口量高增、庫存積累至相對高位,煤炭價格終於大幅回落,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統計,全年動力煤現貨均價974元/噸,同比下降幅度達到了25.4%

受此影響,火電企業業績也大幅改善,以五大發電集團目前已公布年報的a股上市公司為例,華能國際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5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1%;歸母凈利潤84.46億元,同比增長214.33%,終於扭虧為盈(2021年虧損100.06億元,2022年虧損73.87億元);華電國際實現營業收入1172億元,同比增長9.45%;歸母凈利潤45.22億元,同比翻了近38倍;大唐發電(601991.sh)實現營業收入1224億元,同比增長4.77%;歸母凈利潤13.65億元,同比增長434.81%,同樣實現扭虧(2021年虧損90.98億元,2022年虧損4.08億元)

此外,國電電力(600795.sh)在1月末曾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在53億元到58億元之間,同比增長92.92%至111.12%;在港股上市的中國電力(02380.hk)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442.62億元,同比增長1.31%;歸母凈利潤為30.84億元,同比增長16.48%。其他a股高市值火電企業,如國投電力(600886.sh)、浙能電力(600023.sh)等,根據其業績預披露,凈利也都實現大幅改善。

幾家企業在財報中均提及,營業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境內電量同比增長,營業成本下降則得益於境內燃料成本的下降,以華能國際為例,該公司2023年境內發電燃料成本同比減少136.63億元,降幅 9.38%;單位售電燃料成本326.43元/兆瓦時,同比下降12.38%,這也令燃煤板塊這一體量最大、曾陷入大幅虧損的業務條線盈利情況得到改善,從2022年的虧損173.25億元變為2023年的盈利4.33億元,助推公司整體實現扭虧為盈。

在利潤分配方面,華能國際擬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20元(含稅),合計約31.4億元,占可分配利潤57%;華電國際擬每股派發0.15元(含稅),合計約15.34億元,占可分配歸母凈利潤的44%;大唐發電則公告稱將於2024年8月30日一般分紅每股人民幣0.0075元。

股價方面,除了盈利改善預期,今年以來央國企、中特估、高分紅等上市公司受到青睞,傳統能源頭部企業股價雖然受煤價、政策等影響有所波動,但整體表現不俗,截至2024年3月29日收盤,華能國際報收9.38元/股,年內上漲21.8%;華電國際報收6.87元/股,年內上漲33.7%;大唐發電報收2.93元/股,年內上漲21.1%。

盈利能否持續?

火電企業想要繼續保持盈利水平,首先還是要看煤價的「臉色」。實際上,2023年三季度煤價走勢偏強,導致供暖季均價高於上半年,火電上市公司凈利也在四季度遭遇滑坡,幾大頭部企業中,華能國際四季度凈利環比下降165.83%,華電國際環比下降98.77%,大唐國際環比下降211.54%

對於2024年,雖然不同機構對煤價走向給出了不同判斷,如卓創咨訊認為2024年全年煤炭市場價格重心較2023年將有所下移,長城證券則認為煤價中樞會逐步上移,但多數觀點認為波動幅度將收窄,大起大落情況有所改善

而從相對中長期的角度來看,在「雙碳時代」,能源轉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成為了電力發展的主線,高碳排的火電註定更多扮演保供、調峰的角色,而這對燃煤機組的利用小時數、啟停成本等都會造成較大影響

各家公司在財報中也提示了相關風險,華能國際列出了「電力行業及市場風險」「燃煤採購市場風險」「碳市場風險」「環保風險」「電力建設風險」「資金市場風險」這六大風險點,其中很多都與煤電角色的變化有關,「可靠性能低、發電煤耗高的煤電機組,市場競爭能力不強、容量電費無法全額獲取,存在收益下降的風險」更是首當其衝。華電國際也在年報中提及,隨著新能源裝機比例持續快速增長,火電企業的發電空間進一步被壓減,公司存在電量下降的風險;煤電容量電價機制正式實施、電力現貨交易市場全面推開,也給經營帶來了不確定性,此外,火電裝機正由發電向發電兼調峰轉型,利用小時數也會出現持續下降的風險。

在轉型大潮中,各傳統能源企業也都將新能源作為未來發展重點。實際上,在新能源裝機大幅增長的同時,其貢獻的利潤也成為了相關公司財報中的亮點。以華能國際為例,該公司2023年可控發電裝機容量約135655兆瓦,其中,煤機裝機容量93283兆瓦,佔比68.8%;風電裝機容量15511兆瓦(含海上風電4451兆瓦),佔比11.4%;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13100兆瓦,佔比9.7%,再加上天然氣、水電、生物質等,整體低碳清潔能源裝機容量佔比已提升到了31.24%。而在利潤方面,風電2023年利潤總額達59.13億元,是燃煤的13倍多,光伏利潤總額也達到了20.44億元,同比提升了近80%,接近燃煤的5倍。

傳統能源的「逆襲」:火電企業利潤大增,股價走高 - 天天要聞

不過,從發電量來看,華能國際2023年燃煤發電4010.04億千瓦時,同比提升3.32%,佔總發電量的比例仍達到84.5%,新能源在發電方面的增長遠不如裝機增長速度快。而且,多家公司也在財報中提到,隨著新能源電量交易規模不斷擴大,保障收購電量規模持續下降,新能源參與市場化交易的電價會進一步下降,因此現貨市場地區新能源交易電價降幅將更大,存在收益下降的風險。

近期,煤電容量電價機制、全額保障性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監管辦法等政策接連出台,無論是火電還是新能源,在電力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深化之際,都還存在著不小的變數,電力企業的盈利也仍面臨著考驗。(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胡珈萌,編輯|劉洋雪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中歐班列(成渝)南通道速達班列在蓉發車 - 天天要聞

中歐班列(成渝)南通道速達班列在蓉發車

中新網成都7月9日電 (記者 張浪)9日下午,在位於成都市青白江區的成都國際鐵路港,一列滿載55櫃半成品液晶電視及齊套散件的中歐班列(成渝)南通道速達班列正式發車。中歐班列(成渝)南通道速達班列在蓉發車。記者 張浪 攝 此趟班列將經霍爾果斯出境,途經哈薩克,跨裏海至亞塞拜然巴庫港後進入土耳其境內,再鐵路運輸至歐...
美經濟學家:加征關稅將導致美物價上漲 - 天天要聞

美經濟學家:加征關稅將導致美物價上漲

當地時間7日,特朗普表示將對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徵收25%至40%不等的關稅。8日特朗普又表示,將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銅徵收50%的新關稅。多位美國經濟學家表示,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最終將導致物價上漲,損害消費者利益。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前首席經濟學家道格拉斯·霍爾茨-埃金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對銅增加50%的關...
業績大增15000%!先達股份回應:今年有望扭虧為盈 - 天天要聞

業績大增15000%!先達股份回應:今年有望扭虧為盈

7月9日晚,先達股份(603086.SH)發布了一則驚人的業績預增公告。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3億元到1.5億元,同比增加2443.43%到2834.73%。預計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25億元到1.45億元,同比增加15239.01%到17667.08%。對於如此顯著的業績增長,先達股份工作人員向以投資者身份者採訪的南
股價「跑贏」增持價,成都銀行公告兩大國資股東尚未實施增持 - 天天要聞

股價「跑贏」增持價,成都銀行公告兩大國資股東尚未實施增持

微成都報道 因股價上漲並持續高於增持價,成都銀行兩大股東增持計劃被「卡」,面臨無法實施風險。7月9日,成都銀行(601838.SH)發布公告,披露其實控人成都市國資委控制的股東增持計劃最新進展。根據公告,截至7月9日,增持計劃期限已過半,但因成都銀行股價持續超過增持價格上限(17.59元/股),增持主體成都產業資本集團...
淘寶閃購500億補貼助小店突圍:濟南餐飲迎來夏日生意增長潮 - 天天要聞

淘寶閃購500億補貼助小店突圍:濟南餐飲迎來夏日生意增長潮

7月2日,淘寶閃購正式啟動總額高達500億元的補貼計劃,僅一周時間便展現出顯著成效。最新數據顯示,在大消費場景帶動下,4124個餐飲品牌生意突破歷史峰值,2318個非餐飲品類訂單量翻倍。淘寶閃購的補貼計劃,在全國各城市都極大激發了消費熱情,
事關重點車企!工信部上線問題反映窗口 - 天天要聞

事關重點車企!工信部上線問題反映窗口

聚焦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工業和信息化部上線問題反映窗口工業和信息化部9日在「全國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投訴平台」開通「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建議)反映窗口」(https://sme-dj.miit.gov.
浦東成立首個鎮企聯動產業基金,將有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 天天要聞

浦東成立首個鎮企聯動產業基金,將有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來源:上觀新聞】浦東新區首個鎮企聯動產業基金——浦創澧樂基金日前正式成立。該基金由上海浦東創新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周浦鎮人民政府、上海樂純佰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發起設立,將全面激發企業自身優勢,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近年來,周浦鎮
2.4萬億美元!「大規模的納稅人財富轉移」 - 天天要聞

2.4萬億美元!「大規模的納稅人財富轉移」

據英國《衛報》8日報道,一份新報告指出,2020年至2024年間,美國五角大樓的大部分可自由支配預算流向了軍事承包商,累計金額達2.4萬億美元,被稱為「持續且大規模的納稅人財富轉移,用於資助戰爭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