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振濤
隨著上市券商2023年年報的披露,不少券商資管子公司的經營業績也相繼出爐。
其中,國內首家券商資管公司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東證資管」)2023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雙雙下滑,資產管理規模降幅較大。
公募規模下降,凈利潤下滑
3月27日晚間,東方證券發布了2023年年報,東方證券的全資子公司東證資管經營業績也展露出來。數據顯示,2023年,東證資管營業收入為20.62億元,凈利潤為4.91億元。
而上一個年度2022年,東證資管營業收入為27.30億元,凈利潤為8.28億元。2023年經營業績與2022年相比,東證資管營業收入減少24.47%,凈利潤減少40.70%。
Wind數據顯示,2021年,東證資管的營業收入為37.47億元,凈利潤為14.38億元。由此來看,2021年至2023年,東證資管的營收與凈利潤已經連續2年下滑。
東證資管近年來資產管理規模也連續下降,特別是公募管理規模下降明顯。
東方證券2023年年報顯示,2023年末,東證資管的資產總管理規模為2357.54億元,其中,公募資產管理規模為1833.79億元,公募管理規模佔到總管理規模的78%。
2021年至2022年,東證資管的總管理規模分別為3659.29億元、2847.52億元;公募管理規模分別為2696.22億元,2071.32億元。
2023年與2022年相比,東證資管總資產管理規模減少了489.98億元,其中公募資產管理規模減少了237.53億元,佔到減少規模的48.47%。
而2021年至2023年,東證資管兩年總資產管理規模減少了1301.75億元,公募資產管理規模減少了862.43億元。
資管公司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是管理費用,管理費收取多少受到資產規模和費率影響。近年來公募行業積極降低管理費率,管理費用一定程度上出現下降,但是最重要的影響還是管理規模。
從東證資管的公募收取的管理費用來看,wind數據顯示,在2021年至2023年,東證資管公募管理規模下降862億元的情況下,公募管理費用從2021年的28.41億元下降至2023年的18.41億元,減少了10億元。
核心人員出走,輝煌不再
資料顯示,東證資管成立於2010年7月,是首家獲批的券商系資產管理公司,同時也是首家獲得公募基金業務資格的券商資管公司。東證資管成立後,憑藉著「東方紅」系列產品在基金市場打拚出了自己一方天地。
2017年,東證資管業績風光,大獲全勝,市場排名前二十的主動偏股型基金中,就有7隻在東證資管旗下。基金經理林鵬管理的東方紅睿華滬港深在2017年取得67.90%的凈值漲幅,成為當年的偏股型基金冠軍。
然而近年來,東證資管旗下的產品跌幅和回撤都比較大。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3月29日,東證資管旗下16隻基金(多種份額合併計算)成立以來基金凈值跌幅超過20%,其中,11隻基金成立以來基金凈值累計跌幅超過30%。
梳理東證資管旗下基金凈值跌幅較大的基金,多數都是三年期持有或者三年期封閉型基金產品。這種三年期的產品是東證資管的特色,業績曾十分風光。
比如,2015年1月成立的東方紅睿元混合,該基金有三年的封閉期,曾最高取得超過300%的業績回報,雖然近年來回撤較大,但是自基金成立以來累計漲幅仍達113.40%。
嘗到三年期產品甜頭的東方資管在2021年發行了多隻三年期類型的產品,這些2021年發行的三年期產品多數成為了下跌最多的基金產品。
東證資管發行多隻封閉型產品的初衷是什麼?東證資管的原總經理任莉曾在2020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價值投資需要長期的資金來匹配,而封閉機制可以管住投資者頻繁操作的手,將因客戶追漲殺跌而可能頻繁申贖的短期資金,轉化成適合投資於股票市場、匹配價值投資的中長期資金」。
雖然發行封閉期產品是為了投資者的持有體驗考慮,但是封閉期的產品限制了流動性,投資者在讓渡自己的流動性自由的情況下,是希望能夠獲取一個好的收益回報。
然而,東證資管近年來的3年期封閉基金多數的業績下滑或者大幅回撤,並未讓投資者有良好的持有體驗獲得良好回報,或收益大打折扣。在基金打開封閉期後,基民投資者大量贖回,導致基金規模減少。
比如,2017年11月成立的東方紅睿璽三年定開混合A份額,基金的累計回報已從2021年2月份最高的102%回撤至2023年末的19.74%。在第二個封閉期開放後,東方紅睿璽三年定開混合A遭遇25.2億份額的贖回,基金凈資產從2023年末的130.52億元降至102.91億元。
東方資管近年來核心人員在不斷流失。
Wind數據顯示,2016年,東方資管的創始人王國斌離職,隨後在2022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募公司泉果基金;2018年3月,陳光明離開東證資管,隨後創辦了公募公司睿遠基金;2020年5月,林鵬離職,隨後創辦了私募和諧匯一;2021年3月,副總經理饒剛離職,隨後加入睿遠基金,現任睿遠基金總經理;2021年8月,公司總經理任莉離職,隨後與王國斌一起創辦了泉果基金等。
上述的這些離職人員都曾是東證資管的核心人員,一手打造了東證資管,是東證資管的核心人才資源,隨著核心人員的出走,東證資管的產品業績也出現起伏。
任莉離職後,東方資管總經理一職交到了張鋒手中。張鋒上任總經理的這兩年恰恰是東證資管公募規模大幅下降,營收與凈利雙雙下降的兩年。對於張鋒來說,後面如何提升東證資管的管理規模,帶領公司重回高光時刻,任重道遠。
對於東方資管去年規模下降237億,凈利潤下滑40%的情況,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