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AI「牛鼻子」 培育大模型產業發展新生態?|科技觀察

2024年03月24日13:45:05 財經 1900

封面新聞記者 邊雪

圍繞大模型上下游產業鏈及應用場景,以專業化、國際化、年輕化的開發者為中心,邀請主流大模型同台激辯,現場互動展示開發者最關心的、最具前瞻性的大模型技術……2024年3月23日,「2024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GDC)在上海召開。本次大會以「模速空間——開發者的模力之源」為主題,以促進開源開放為引領,以上海模速空間創新生態社區建設為抓手,以創新業態培育為根本,匯聚全球範圍內最尖端技術、最熱門議題和最先鋒人才,為國家「人工智慧+」行動貢獻智慧。

如何抓住AI「牛鼻子」 培育大模型產業發展新生態?|科技觀察 - 天天要聞

會場照片。(圖源:上海市人工智慧協會)

2024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以「社區的社區」為定位,將生態圈建設貫穿於活動中。在會議舉辦期間兩項市級重大應用場景重磅發布,分別是大豫園元宇宙超級場景以及助聾門診場景:基於手語大模型的互動式數字人手語翻譯。市級重大應用場景的發布將激發經營主體的積極性,探索場景建設的新路徑和新方向,推動應用場景向縱深建設,形成技術引領和應用示範的創新發展格局,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和集聚。

在生態社區落地方面,大會開幕式上正式向全球優秀創業者推介模速空間,作為全國首個大模型生態社區,涵蓋上中下游生態鏈,有效解決初創期資金投入、算力需求、合規成本以及市場對接等痛點問題。

大模型應用生態共同體的成立,將為我國大模型產業的發展帶來哪些新的變化呢?封面新聞記者在會場,發現了兩個關鍵點。

關鍵點一:更共贏的產生生態

記者注意到,過去的一年,科技大廠、人工智慧企業和創業公司等眾多玩家切入大模型賽道,上半場的競爭是資源和投入的比拼,隨著產業發展的日趨成熟,技術落地和商業閉環的形成將成為產業發展面臨的新挑戰。

「版本更新」「參數提升」「開源發布」「場景試點」「百模大戰」或許是2023年大模型產業的關鍵標籤,「生態聯盟」「產業共同體」等概念似乎還未成為業內熱詞,「大模型廠商訓練算力不足」「數據服務商找不到上遊客戶」「算力廠商的數據中心匹配不到剛需的大模型廠商」或許是大模型產業鏈玩家去年的縮影。推本溯源,尚未建立多方共贏的產業共同體是使得大模型廠商囿於困境的原因。

多方共贏的產業共同體能夠帶來什麼?

首先是產業鴻溝的消弭。產業共同體能有效聚合產業鏈上、中、下游的玩家,通過構建數據、算力和知識共享機制,促進成員單位的交流、上下游要素銜接、共享和交易合作,實現產業鴻溝跨越。

其次是聚合效應的顯現。產業共同體能有效聚合成員力量,發揮不同成員比較優勢,在成員之間形成互補和協同,從而產生1+1>2的效果。

最後是應用場景的落地。產業共同體形成後,能夠有效打通供需連接,在場景中驗證模型能力,在實踐中驗收場景成效,實現技術創新與應用落地並駕齊驅。

如何抓住AI「牛鼻子」 培育大模型產業發展新生態?|科技觀察 - 天天要聞

會場照片。(圖源:主辦方)

多方共贏產業生態的營造需要哪些主體參與?需要什麼機制協調?需要什麼資源投入?在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上,或許也能窺見一斑。

會議期間,大模型應用生態共同體在會議上正式成立,這個由共同體秘書處、通用大模型廠商、垂類大模型廠商、算力企業、數據企業、晶元企業、工具鏈平台和AI+應用場景相關企業共同組成的共同體,致力於充分發揮上海市政策的優勢,積極探索與模速空間互補合作的發展路徑,確保能夠協作發揮最大的潛力,共同促進創新、孵化和生態建設。

關鍵點二:更集聚的人才高地

人才是大模型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如何吸引和留住高質量人才是國家、政府、地方和企業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人才的吸引需要自由包容的氛圍和因地制宜的合作形式,在2024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期間尖頂海內外青年科學家、無冕之王、開發者極客和明日之星等優秀青年開發者齊聚一堂,工作坊、TED Talk和咖啡續命局等貼近開發者的活動形式讓開發者來了就不想離開。一年一度開發者盛會的聲量逐漸擴大,形式多樣的活動深入人心,這次活動無疑是上海向全球開發者拋出的橄欖枝,邀請大模型頂尖人才不僅在每年春天相聚,也期待與他們在上海共促產業發展。

大會同期圍繞「人才引育」舉辦了多場類型多樣的活動。在頂尖青年開發者交流會中,通過鏈接市領導與世界頂尖青年開發者的交流,深入了解開發者的研究成果與發展需要,共同探討上海市與青年開發者之間的合作模式和機制。AI人才發展互動講壇上,學術界和企業界專家深入探討人工智慧領域人才的培養模式和職業發展路徑,致力於未來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共建大模型產業。大會集聚國內外100+開發者社區,雲集100+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發布1000+熱門崗位,為開發者人才搭建起與業內頂尖企業的面對面溝通機會。

人類社會發展歷經四次科技革命,跨越蒸汽機時代、電氣化時代和信息化時代,來到「智能化和綠色化」的新質生產力時代。

相較於傳統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具有顛覆性創新驅動、發展速度快、發展質量高等特點,是以智能技術和綠色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引致的生產力躍遷。在新質生產力時代,算力和新能源是動力,晶元和超級計算機是動力機器,而大模型等前沿科技的落地將成為加速生產關係變革和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關鍵。

以技術研發為基、以生態建設為翼,未來大模型產業的發展將邁上新的台階。牢牢抓住以新一代人工智慧為代表的前沿技術「牛鼻子」,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有望迎來一個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續的未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廣交會觀察:從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氣象 - 天天要聞

廣交會觀察:從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氣象

中新社廣州5月4日電 (記者 程景偉)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廣交會持續展現中國企業出海新氣象。在國際市場上,「中國製造」曾是「貼牌代工」的符號。改革開放數十年來,中國製造業一路迅猛發展,並逐步建立起自主品牌,在複雜多變的全球
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轉口貿易有用嗎?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轉口貿易有用嗎?

劉遠舉: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從他的社交媒體到各國現實,隔著無數出於利益的阻礙。想把這些產業鏈從中國帶到美國,短期內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遠舉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僅13小時後,他又在其社交媒體平台上突然宣布,對超過75個國家實施為期90天的關稅暫緩措施,同時將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從104%提升至125...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 天天要聞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根據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場報價,緬甸出口的洋蔥按規格不同,FOB(離岸價)定為每噸240至370美元。 緬甸洋蔥、大蒜及廚房作物種植生產出口商協會每周都會發布出口洋蔥、大蒜、酸角、薑黃、長辣....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 天天要聞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陳琳輝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完全統計,國內11家CXO(醫藥研發外包服務)上市公司已發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財報,其中藥明康德、凱萊英、康龍化成和博騰股份新簽或者在手的訂單超預期,公司業績有所改善。據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葯明康德持續經營業務在手...
三個「爆品」,藏著中國外貿秘籍 - 天天要聞

三個「爆品」,藏著中國外貿秘籍

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商雲集,我國製造業的產品琳琅滿目,最近,和各大景區一樣火熱的,還有廣交會現場。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分三期舉辦。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時,已有來自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 天天要聞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閆軍)又是一年巴菲特時刻,當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宣布計劃今年年底退休時,不僅震驚在場股東,也讓今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彌足珍貴。陪伴了國內投資者15年中國投資人峰會在5月4日如約而至,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場進行。...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 天天要聞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奧馬哈場正在進行中。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就投資與社會公益之間的良性循環注入新思考。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 李源海財聯社記者梳理主要觀點,以供讀者參考。李源海強調,投資不應止步於...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 天天要聞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在當前科技浪潮席捲下,如何看待新舊動能轉換中的投資機遇?投資與財富觀、社會價值之間又有怎樣的關係?2025年5月4日,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進行。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睿郡資產合伙人、副總經理薛大威,興...
每分鐘超1000萬元! - 天天要聞

每分鐘超1000萬元!

每分鐘超1000萬元!中歐貿易持續向好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交50周年,從建交初期的24億美元到現在的7800億美元,中歐雙邊貿易持續向好發展。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對歐盟進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1.4%,相當於每分鐘都有超過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