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歐洲收購創12年來最低,德媒:變得不再重要

2024年02月28日22:35:12 財經 1806

中企歐洲收購創12年來最低,德媒:變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聞

中遠收購德國漢堡港碼頭股份。

2.02 億美元和100億美元

根據報告,去年交易量進一步下降。投資和收購的價值從43億美元下降到20億美元。 然而,對於大多數收購,沒有有關購買價格的信息。

在德國,中國投資者的收購和投資數量從26起小幅上升至28起。 然而,這遠低於 2016 年創紀錄的 68起。德國的投資額為2.02 億美元,也處於 2010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主要包括中遠收購德國漢堡港碼頭股份等。不過,這個數字來沒有把初創企業的收購包括在中國企業的風險投資中。而德國在中國投資卻超過100億美元。

中企歐洲收購創12年來最低,德媒:變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聞

電視一台報道

「中國企業在德國收購數量的小幅增長尚未扭轉這一趨勢。」安永西歐中國商業服務合伙人兼主管孫毅表示:「中國企業在歐洲收購方面仍持謹慎態度。」在工業和高科技領域,中國投資者更傾向於在德國投資。在歐洲高科技行業的 26 筆交易中,有 7 家受到影響的德國公司。安永表示,24 起收購工業公司的交易中有 8 起發生在德國。

中企歐洲收購創12年來最低,德媒:變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聞

去年收購創新低

美國仍是主要投資目標

安永的數據顯示,中國在德國的投資總體上只佔次要地位。 德國以28筆交易與日本西班牙並列第九。 美國以 225 筆交易位居榜首,其次是英國(113 筆)。 順序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2016年,中國仍然是德國第四大投資國。但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德國是2023年歐洲的主要目的地。 2021年和2022年,歐洲交易量最多的是英國。

總體來說,歐盟國家受歡迎度越來越低。這與歐盟國家越來越差的政治和經濟環境有關。由於俄烏衝突、難民危機、高通脹等一系列危機的影響。與其他國家相比,歐洲公司的稅收負擔或能源成本較高,其國際競爭力越來越差。此外,破舊的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方面的缺陷、過多的官僚主義、教育系統的問題以及社會日益老齡化,都是大問題。

中企歐洲收購創12年來最低,德媒:變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聞

美國仍最受中企歡迎

外國投資的高門檻

這是該研究表明可以解釋交易水平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潛在的中國投資者正在仔細研究某些收購候選人的選擇是否會導致政府的抵制和公眾辯論,」孫解釋道。

現在,歐盟外國投資的障礙非常高,尤其是在關鍵領域,以至於在早期階段就放棄了原本具有戰略意義的收購。 德國聯邦政府去年7月通過的「新中國戰略」就是一個例子。新中國戰略的後果是什麼?該戰略呼籲德國企業降低與中國開展業務的風險。 據稱,中國越遠離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規範和規則」,個別行業或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就越嚴重,可能會成為一個問題。報告稱,德國應該努力降低與中國經濟關係的風險。

中企歐洲收購創12年來最低,德媒:變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聞

收購Kleo Connect公司被禁止

根據這一戰略,德國聯邦政府可以施加條件或禁止收購或參股國內公司。 據稱,該測試標準可能損害德國或歐盟的公共秩序或安全,或損害德國的基本安全利益。 投資項目影響的行業對公共秩序或安全越重要,審查准入門檻越低。

截止去年9月,德國聯邦經濟審查了來自潛在外國買家的 40 項投資。其中,對中國投資者審查最多,達到12項。不過,對來自美國的潛在投資者的審查也達到10 項。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為5 項。與中國相關方正在進行的案件涉及機械工程(四起案件)、信息和通信技術和航空航天(各兩起案件)以及衛生、金屬和鋼鐵工業、媒體和能源領域。德國內閣去年禁止中國大股東上海航天通信衛星技術有限公司(SSST)收購德國衛星公司Kleo Connect GmbH。經濟部長哈貝克部長還多次對中國投資者的企業投資表示擔憂。

中企歐洲收購創12年來最低,德媒:變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聞

華為在德國的歐洲總部

收購變得不再那麼重要

安永專家表示,通過併購活動進軍歐洲,對中國企業目前來說已經不再重要。 孫說,中國企業在歐洲收購方面仍持謹慎態度。 這些公司專註於現有的投資組合並改善自身的業務狀況。

「其中一部分還包括歐洲投資的分離,例如汽車行業的投資。」 儘管收購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但一些中國投資者正專註於「在歐洲建設大型工廠,特別是在電動汽車和電池領域」。

中企歐洲收購創12年來最低,德媒:變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聞

歐洲處於持續危機之中

此外,中國專家表示,新冠疫情導致出入境和併購活動受到大規模限制。 但後來並沒有出現預期的追趕效應,孫說。 原因是中國企業在許多歐洲國家有時會面臨相當大的政治阻力。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許多中國企業現在加強自主研發,許多領域已經超越歐洲。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過去五年,中國在全球綠色技術領域的專利數量,已經從 11000 項增加到 37000項,遙遙領先其他國家。相比之下:德國在同一時期註冊了近 10000 項此類專利。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北交所上市審核重啟,首家企業成功「闖關」 - 天天要聞

北交所上市審核重啟,首家企業成功「闖關」

一周之內,兩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將密集衝刺北交所。6月17日晚,北交所上市委員會發布的2024年第10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顯示,成都成電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成電光信」)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這意味著,新「國九條」4月落地後北交所首家上會企業成功「闖關」。成電光信順利闖關北交所。...
公告精選丨逸豪新材:2023年度PCB業務尚未能全面實現盈利;3連板長城電工:股價短期內漲幅較大 公司處於虧損狀態 - 天天要聞

公告精選丨逸豪新材:2023年度PCB業務尚未能全面實現盈利;3連板長城電工:股價短期內漲幅較大 公司處於虧損狀態

今日焦點逸豪新材:2023年度PCB業務尚未能全面實現盈利逸豪新材發布異動公告,2023年度,公司PCB產能仍處於爬坡階段,整體產能尚未達產,產能規模優勢尚未體現,導致產品單位成本較高,同時公司PCB產品結構尚在優化調整中,部分目標客戶在認
被「禿頭」困擾的年輕人,不相信霸王 - 天天要聞

被「禿頭」困擾的年輕人,不相信霸王

界面新聞記者 | 朱詠玲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在2023年終於扭轉了連續5年的虧損後,霸王集團沒能高興太久。6月14日,霸王集團發布盈利預警,預計2024年上半年將錄得100萬元區間的較少凈利潤,較2023年同期450萬元凈利潤下降約70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奚國富蒞臨山東肥城30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範電站調研 - 天天要聞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奚國富蒞臨山東肥城30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範電站調研

6月7日,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產業發展部主任奚國富蒞臨山東肥城30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範電站調研。奚國富副總工程師一行參觀了項目展廳,聽取了中儲國能總經理紀律關於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相關係統原理、技術特點、研發及產業化進展的情況介紹。隨後一行人前往電站車間參觀系統及設備情況,觀看了電站啟動及發電過...
又一上市公司被指惡意退市,董事長深夜回應 - 天天要聞

又一上市公司被指惡意退市,董事長深夜回應

來源 | 國際投行研究報告作為裝修行業的北極寒冬在資本市場的體現,*ST洪濤因為連續虧損,估計低於1元面退已經很難挽回,不過董事長劉似乎還在做最後的努力,也有不少韭菜試圖和董事長一起賭一下,這就是中國股市。1、*ST洪濤被指惡意退市第一股。原因是公司在1月底公司就發布了申請重整及預重整公告,2月4日晚間公告,控...
要求補繳5億稅後,A股上市公司宣布停產、經營資金困難 - 天天要聞

要求補繳5億稅後,A股上市公司宣布停產、經營資金困難

來源 | 中國基金報作者 | 泰勒大家好,近期,上市公司博彙股份的稅務問題引發關注,一起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補繳近5億元消費稅?博彙股份宣布停產 事情是這樣的。6月13日晚間,A股上市公司博彙股份公告稱,基於目前公司經營資金困難,公司於2024年6月12日起對40萬噸/年芳烴抽提裝置、40萬噸/年環保芳烴油生產裝置及相關配...
重回8元時代!國內油價預計將於6月27日上調 - 天天要聞

重回8元時代!國內油價預計將於6月27日上調

快科技6月17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國內即將迎來2024年第13次油價調整,預計在6月27日24時正式生效。繼上周油價調整後,92號汽油價格已普遍回落至7元區間。然而,根據目前原油市場的變化趨勢,新一輪的調整可能將油價推回上升通道。具體數據顯示,截至國內第二個工作日,綜合原油品種變化率達到2.03%,預計油價將上調約95元/...
中國公布重磅經濟數據! - 天天要聞

中國公布重磅經濟數據!

國家統計局6月17日公布數據顯示,5月份,國民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生產穩定增長,需求持續恢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國際收支平衡,轉型升級持續,運行總體平穩。 圖源:人民網 一、工....
茅台股價低開逼近1500元,黃牛仍不收酒,會降出貨量嗎? - 天天要聞

茅台股價低開逼近1500元,黃牛仍不收酒,會降出貨量嗎?

茅台的股價仍處於低位。6月17日,在上證指數低開3017.72點的影響下,貴州茅台早盤低開1532.29元/股,盤中曾一度觸及1511.01元/股逼近1500元/股的大關,隨後跌幅收窄,午盤錄得1531.99元/股跌1.48%。茅台股價早盤低開。(截圖來源:同花順APP)南都灣財社-酒水新消費指數課題組記者注意到,除了大市影響外,茅台股價走低,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