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博 出品|天下財道
先是急跌後又急彈,股海翻騰之下,哪些基金被掀翻了?
從年初截至2月8日春節前收盤,上證指數在僅僅28個交易日下跌3.66%,而其2023年全年跌幅為3.7%,幾乎持平。
在市場急跌行情中,大批「裸泳者」浮出水面。主要投資於股票的權益類公募基金直接遭受嚴重打擊。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2月8日,下同),市場上4309隻主動權益類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只含A份額)平均虧損8.92%,其中有3908隻基金凈值下跌,佔比高達90%,256隻基金跌幅超過20%。
跌幅前五名中,金元順安產業臻選A、大成動態量化A下挫超過40%,其後是諾安多策略、富榮價值精選A、建信靈活配置A,跌幅均超過35%。
股市表現確實不咋地,可是大盤下跌不足4%,基金下跌40%左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甭說虧這麼多,短短一個多月,就算虧損超過25%的基金經理,臉面往哪裡放?
普通股票型:受傷重災區
Wind統計顯示,今年以來,553隻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虧損9.74%,下跌者達506隻,佔比91%。
普通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跌幅前十
(來源:Wind)
創金合信啟富優選A以年內虧超31%在此類基金中墊底。該基金成立於2023年9月,在四季度完成股票建倉,倉位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當然,建倉期過後,其業績隨即出現滑鐵盧。
(來源:Wind)
買了什麼股票,能虧成這樣?經查,該基金的風格定位不太突出,行業配置較為分散。其四季度末重倉股包括化工、金屬、消費、水務等行業個股,但是部分個股今年以來跌幅較大,比如第二大重倉股翔鷺鎢業,跌幅達46%;第三大重倉股鑫隆健康,跌幅達45%。
(來源:Wind)
2023年四季報顯示,該基金冠冕堂皇地表示:「在行業和個股的選擇上主要選擇受益經濟復甦的彈性品種和估值偏低的穩健品種。」不過,其業績表現卻稱不上「穩健」,成立以來已跌去27%。
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跌幅排名第二的是德邦量化優選A,年內跌幅30%。該基金在2023年相對抗跌,全年僅下跌0.68%,跑贏業績比較基準,但是這種狀態沒能在2024年繼續保持。
(來源:Wind)
德邦量化優選A成立於2017年3月,通過數量化的方法進行積極的投資組合管理與風險控制。其2023年四季報很「科技」地表述:「在投資管理上,本基金在全市場範圍內結合海量因子驅動的人工智慧模型、以基本面為驅動的多因子選股模型,把握優質個股的投資機會,積極獲取超額收益率。」
不過,對於基金的配置方向,四季報沒有提供更加具體的信息。從重倉股來看,其行業配置趨於分散,包括電氣設備、化工、醫療、房地產、信息技術等。
(來源:Wind)
量化基金今年同樣遭遇潰敗,智能選股模型也無法奏效。從長周期看,德邦量化優選A成立至今已接近7年,累計收益率為負值。
偏股混合型:下跌者佔比最高
偏股混合型基金的股票倉位要控制在60%以上,看上去風險應該比普通股票型基金(80%倉位)小一些。然而在今年的急速下跌行情中,這種差別並不明顯。
Wind統計顯示,2356隻偏股混合型基金今年以來平均虧損-9.47%,和普通股票型基金相差不大。其中下跌的產品有2202隻,佔比93%。
偏股混合型基金今年以來跌幅前十
(來源:Wind)
其中業績最糟糕的產品——金元順安產業臻選A,跌幅還遠高於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倒數第一名,同時跌幅也領銜所有主動權益類基金。
該基金剛出生,成立於2023年12月19日,投資目標是臻選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及其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
按理說,這隻基金生逢其時,本來可以從容分批建倉。然而,其建倉期還沒過,今年以來已經虧超44%,目前還不能看到其重倉股信息。該基金A、C份額發行規模合計為2.94億元,當時認購的投資人,心中之痛可想而知。
偏股混合型基金中跌幅緊隨其後的是諾安多策略,這隻成立於2011年的老基金此前業績表現尚可,2023年收益率約為5%,跑贏了大勢。但是,其今年以來猛然下跌39%,一下子拉低了過往戰績。
(來源:Wind)
諾安多策略也屬於量化基金,主要在小盤股中布局,四季度末重倉股主要配置了醫療、金屬、汽車零部件、環保、工業機械、消費等行業。
(來源:Wind)
由於是量化產品,2023年四季報對於該基金的運作分析沒有太多信息,今年一季度會作出怎樣的配置調整,仍需要觀察。
靈活配置型:老牌公司亦慘烈
相比前兩類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的倉位調整餘地更大,股票倉位在0-95%之間,最低可降至零。調倉幅度更大,大跌市道理論上迴旋餘地更大,但也更考驗操作水平。
今年以來,靈活配置型基金的整體表現強於前兩類。據Wind統計,1400隻靈活配置型基金的平均虧損7.67%。其中有1201隻產品下跌,佔比85%。
靈活配置型基金今年以來跌幅前十
(來源:Wind)
在靈活配置型基金跌幅榜前十名中,不乏老十家基金公司的身影。
大成動態量化A今年以來以虧超41%墊底。該基金成立於2016年9月,過往成績還不錯,截至去年末,其還保有33%的累計收益率,然而到今年2月8日,這個數字已變為-21%。
作為靈活配置型基金,大成動態量化A一個多月下跌超40%未免有些驚人。
(來源:Wind)
觀察該基金的股票倉位,過去也有成功的時期,2022年三季度末為76%,當年四季度末增至92%。彼時,A股市場確實開始反彈,該基金的加倉也可謂及時。
2023年二季度末,大成動態量化A的股票倉位仍保持在92.87%高位,但這時市場已開始步入下跌通道。當年三季度和四季度末其股票倉位分別為93.38%和91.87%。股票倉位偏高或是今年該基金下跌慘重的原因之一。
(來源:Wind)
調倉換股的偏差則是另一個原因。去年四季度,該基金重倉股中增加了對信息技術行業的配置,此外還持有工業機械、材料等行業個股。然而,四季度新晉成為第一大重倉股的山東華鵬,今年以來跌幅高達51%;第二大重倉股也下跌了46%。從結果來看,調倉換股並不成功。
在靈活配置型基金中跌幅排名第二的富榮價值精選A,今年以來虧超-38%。該基金成立於2018年8月,成立以來表現一般,累計虧超60%,年化回報率為-15%。
(來源:Wind)
富榮價值精選A的重倉股經歷了大幅調整,去年三季度末主要配置於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類個股,四季度末全部更換,變為主要持有材料行業個股,此外還配置了工業機械、消費等行業。
(來源:Wind)
調倉效果同樣難言理想,第一大重倉股世龍實業今年以來下跌48%,第二大重倉股時空科技更是暴跌58%。
四季報中,基金經理只是泛泛地表示:「我們將繼續發揮基金量化投資和靈活的優勢,主要在市值和成長維度構建投資組合。」
至於其中提到的「優勢」如何體現,調倉換股是否仍會繼續,投資者只能等待基金經理給出答案。
常言道,潮水褪去方知誰在裸泳。實際上,A股市場春節前還頑強上漲了幾天,上述基金的表現竟然如此不堪,這些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確實需要好好反思,爭取在未來奮起直追。
- END -
免責聲明:文章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