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伊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同一天,肇慶接續召開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
會上,肇慶縣市區「一把手」結合各地實際進行表態發言,展望新一年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計劃,吹響高質量發展衝鋒號。
端州區委書記張浩龍:
努力跑出端州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端州區堅持把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勝勢,全力引育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工業化不斷取得新成效。
我們將持續強化創新主體培育,抓好雙龍省級經開區擴能增效,支持風華高科等龍頭企業聚鏈提質,加快電子信息產業向終端延伸、向高端邁進。
我們將持續強化科技項目牽引,以總投資10億元的氫蘭科技華南總部項目簽約落戶端州為切入點,讓端州騎行更「氫」松,讓肇慶天空更蔚「藍」,不斷開闢新能源迭代、人工智慧等未來產業發展新賽道。
我們將持續強化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集聚,搶抓「北嶺科教城」規劃建設機遇,努力跑出端州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鼎湖區委書記、肇慶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劉運通:
聚焦招引大項目,快速推動兩區高質量發展
新的一年,鼎湖區、肇慶新區將錨定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堅持「綠色崛起、產業強區」戰略,繼續開展製造業項目建設「大會戰」,一刻不停抓招商落地工作。聚焦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招引大項目,快速推進兩區高質量發展,力爭GDP增長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工業固投增長50%以上。力爭招引50億元以上項目取得新突破,加速產城融合,全力打造現代化製造新城。
今年是全市經濟工作提質增效年、「百千萬工程」典型突破年和基層作風優化提升年,我們將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堅定信心、埋頭苦幹,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多作貢獻。
高要區委書記陳德培:
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產業振興
科技興則產業興。2024年高要將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產業振興,在高質量發展上爭當先鋒、勇立潮頭,力爭全年GDP增長6%以上。一是強化科創平台建設,以金利省級高新區建設為引領,發揮廣東鴻圖國家技術研發中心作用,組建產業科技創新聯盟。二是發揮科技引領作用,大力發展汽車零部件、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推動五金、陶瓷等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三是科技助推百千萬工程,推廣「科技+」模式,推動「億隻高桂鴨」全產業鏈項目加快建設,積極申報國家級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為肇慶實現兩個定位目標作出高要擔當和貢獻。
四會市委書記、市長翁卓輝:
堅持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四會市作為全國百強縣、全國首批創新型縣(市)、省首批創先類典型縣,我們將堅持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力爭今年全域GDP突破800億元。一是科技賦能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創建更多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二是科技賦能農業現代化。提升省級農業科技園建設成效,打造沙糖桔、蘭花等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樣本。三是科技賦能三產高端化。推動珠寶玉器產業數字化智能體系建設,加快新型示範性智慧城市、智慧景區建設。
廣寧縣委書記陳超常:
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2024年,廣寧縣委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繼續做大做強現代農業與食品加工、康養旅遊與休閑競技、綠色能源與新型儲能、循環經濟與新型材料4大產業,加快推進華南工業園二期、江積竹產業園、古水竹子傳統加工集聚區以及天河—廣寧產業轉移工業園等四大園區建設,力爭竹產業、塑料產業總產值超100億元,努力實現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億元,同比增長6%左右,同時,按增30%的要求,全面完成典型鎮、村建設。爭取綜合考評成績進入全省進位縣前10名。
德慶縣委書記凌云:
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見行見效
2024年,德慶縣將全面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兩個定位」工作目標,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一是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見行見效,推進馬圩鎮等省典型鎮村先試先行、出新出彩,加快打造「兩城兩圩」等專業鎮、特色鎮,推進綠美德慶生態建設。二是全力促進特色產業聚鏈延鏈,做大做強機械裝備製造、綠色建材、食品南葯主導產業。三是全力激發農文旅潛力活力,鞏固提升國家林業產業示範園創建成果,深化德慶貢柑「12221」市場體系建設,擦亮德慶鬧元宵、鄉村馬拉松等文旅體活動品牌。
封開縣委書記李亞旭:
以頭號工程力度推動「百千萬工程」典型突破和初見成效
2024年,封開縣將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以頭號工程力度推動「百千萬工程」典型突破和初見成效。
我們將做大做強縣域主導產業,補齊補強綠色建材產業鏈條,全力打造以華潤、海螺為龍頭的百億綠色建材產業集群,推動縣城具有更強的集聚和輻射帶動能力。
我們將高質量打造賀江碧道畫廊鄉村振興示範帶,加快建設北部三鎮「水美稻香·灣區糧倉」百億產業示範帶,做大做強生豬、杏花雞全產業鏈。
我們將全面推進「一村千樹·綠美興村」,鼓勵鎮街探索更多興村富民的綠美建設模式,形成「月月有花看、季季有樹賣、年年有錢收」的生動局面。
懷集縣委書記於曉軍:
加速構建具有懷集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4年,懷集將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一園區一基地」為載體,深化參與大灣區產業協作,推動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年內順利驗收,通過「西江人才計劃」、懷集縣「四個一」工程引進高層次人才,促進主導產業快速發展,推動全縣孵化器在孵企業達27家,全縣技術合同成交額完成1000萬元,持續培育壯大「一主兩輔」主導產業,力爭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加快高水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和建強肇慶市域副中心。
肇慶高新區工委書記江澤全:
堅持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紮實推進新型工業化
新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肇慶高新區將繼續堅持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紮實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小鵬汽車新車型項目於第三季度實現量產,瑞慶時代二工廠年內實現竣工,肇慶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城新增8個項目啟動建設,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建設好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園區,用好西江實驗室、華師光電研究院等創新平台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打造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工業科技新城。
肇慶市政府副市長、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黨工委書記劉涇波:
堅定建設肇慶「創新發展示範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集聚區、試驗區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堅定建設肇慶「創新發展示範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聚焦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電子信息、人工智慧、6G、低空經濟、醫療器械等高新項目鏈條式集群化培育和招引,打造現代化產業主骨架,大力發展研發設計、未來產業應用場景等創新資源,推動產業和科技融合發展,加快構築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適度超前、節奏科學、時序合理、自主可控」的原則,統籌好規劃、土地、資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台鈴電動車、貝特瑞、捷力鋰電池等一批項目建設,為項目落地建設作示範。
采寫:南都記者蔡雯 實習生陳文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