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本微信訂閱號發布的觀點和信息僅供海通證券的專業投資者參考,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海通證券研究所發布的完整報告為準。若您並非海通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許可權,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我司不會因為關注、收到或閱讀本訂閱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客戶;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概 要 ·
美國通脹小幅下行。1月美國CPI同比為3.1%,較上一月下行了0.3個百分點;季調環比為0.3%,較上一月持平。核心CPI同比為3.9%,較上一月持平。不過,核心CPI季調環比回升至0.4%,為2023年5月以來高點。尤其是,1月核心CPI季調環比折年率也回升至4.8%,為2023年4月以來高點。
從結構來看,核心通脹下行受阻的根源在於核心服務。一方面,核心商品通脹繼續下行,推動核心通脹下行。另一方面,核心服務通脹有所反彈,阻礙核心通脹下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仍是租金通脹。此外,核心服務通脹權重明顯上調,核心商品權重明顯下調,也有一定影響。
根據CME觀察顯示,截至2月13日,市場預期美聯儲大概率將在5月降息;不過,預期2024年有4次左右的降息可能,相比通脹數據公布前有所減少。
風險提示:美聯儲貨幣政策超預期。
美國通脹小幅下行。1月美國CPI同比為3.1%,較2023年12月下行0.3個百分點;季調環比為0.3%,與2023年12月持平。
核心CPI同比為3.9%,與2023年12月持平。不過,核心CPI季調環比回升至0.4%,為2023年5月以來高點。尤其是,1月核心CPI季調環比折年率也回升至4.8%,為2023年4月以來高點。整體來看,核心通脹下行遇阻,道路仍較為曲折。
從CPI主要分項的貢獻來看,1月通脹小幅下行的主要貢獻來自能源價格的回落。1月能源價格同比為-4.6%,環比為-0.9%,跌幅均較2023年12月有所擴大,推動了通脹的下行。


從結構來看,核心通脹下行受阻的根源在於核心服務。一方面,核心商品通脹繼續下行。1月核心商品通脹同比由正轉負至-0.3%,為2020年7月以來首次;核心商品通脹環比跌幅也擴大至0.3%,為2023年7月以來低點。可見,核心商品仍在有力地推動核心通脹下行。這一定程度上與二手車價格繼續回落有關,1月二手車價格同比跌幅擴大至3.5%,環比也由正轉負至-3.4%。

另一方面,核心服務通脹有所反彈。1月核心服務通脹同比為5.4%,較2023年12月上行0.1個百分點;尤其是核心服務通脹環比上行0.3個百分點至0.7%。核心服務通脹是阻礙核心通脹下行的關鍵。可見,核心服務仍是「去通脹」路上的主要阻礙。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仍是租金通脹。1月主要居住租金和業主等價租金同比繼續回落;但主要居住租金通脹環比持平0.4%,業主等價租金通脹環比擴大至0.6%,為2023年4月以來高點。此外,除住房外的服務通脹壓力也較大。1月除住房外的服務通脹環比為0.6%,為2022年9月以來高點;同比也高達3.6%,為2023年5月以來高點。


此外,CPI權重調整也有一定影響。美國勞動局在年初調整了CPI的權重分布,明顯上調了核心服務的權重,相對2023年,權重上調了2.7個百分點至60.9%(上一年的權重也上調了0.6個百分點)。而核心商品通脹權重明顯下調了2.5個百分點至18.9%;並且能源權重也下調了0.3個百分點。
考慮到美國核心通脹下行阻力的主要根源在於核心服務,權重的上調或意味著未來「去通脹」路徑將仍有波折。

根據CME觀察顯示,截至2月13日,市場預期美聯儲大概率將在5月降息;不過,預期2024年有4次左右的降息可能,相比通脹數據公布前有所減少。

風險提示:美聯儲貨幣政策超預期。
-----------------
更多報告(點擊鏈接可查看原文):
低利率環境:配置什麼資產?——低利率下的資產配置系列一(海通宏觀 應鎵嫻、梁中華等)
「出海」競爭:哪些新機遇?(海通宏觀 侯歡、梁中華)
中東:「油庫」中的機遇——新興經濟研究系列之七(海通宏觀)
「印度製造」:前景如何?——印度經濟結構篇(新興經濟研究系列之六)
低利率環境:哪些企業盈利更穩定?(海通宏觀 侯歡、梁中華)
經濟引擎能持續多久?——2024年海外經濟展望(日本篇)(海通宏觀 李俊、梁中華)
《房地產研究合集》:經濟消費、債務化解、資產配置、匯率表現(海通宏觀 梁中華團隊)
印度:製造「落後」,服務「超前」——新興經濟研究系列之五(海通宏觀 應鎵嫻、賀媛、梁中華)
迎難而上——2024年海通宏觀經濟和政策展望(海通宏觀研究團隊)
5%的美債利率:是否偏高了?(海通宏觀 梁中華)
宏觀因素:三個「轉折」?——2023年四季度宏觀展望(海通宏觀研究團隊)
美國持續加息:消費為何還穩定?(海通宏觀 李俊、梁中華)
如何看待「庫存周期」?(海通宏觀 王宇晴、梁中華)
國際貨幣如何更迭?——兼論「去美元化」的現狀(海通宏觀 李俊、王宇晴、梁中華)
海通宏觀研究團隊:重點報告合集
匯率的波動:利差的視角(海通宏觀 應鎵嫻、梁中華)
存量房貸利率:怎麼調?影響多大?(海通宏觀 應鎵嫻、梁中華)
與「貨幣」的賽跑——海通宏觀研究框架(海通宏觀梁中華團隊)
日本房價下跌後:日元為何升值?——對1990年代日元升值的思考(海通宏觀 王宇晴、梁中華)
美國製造業在迴流嗎?——中美歐產業鏈的變化(海通宏觀 李俊、梁中華)
90年代日本消費的新機會(海通宏觀 李林芷、梁中華)
高貨幣、低投資的原因和出路——中國經濟的幾個背離思考1(荀玉根、梁中華、應鎵嫻)
「一帶一路」:進展如何?(海通宏觀 侯歡、梁中華)
美國的超額儲蓄:還能支撐多久?(海通宏觀 李俊、梁中華)
寬鬆未通脹,錢都去哪了?(海通宏觀 梁中華)


法律聲明
本公眾訂閱號(微信號:梁中華宏觀研究)為海通證券研究所宏觀行業運營的唯一官方訂閱號,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僅供海通證券的專業投資者參考使用,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的研究觀點交流;普通個人投資者由於缺乏對研究觀點或報告的解讀能力,使用訂閱號相關信息或造成投資損失,請務必取消訂閱本訂閱號,海通證券不會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訂閱號內容而視其為客戶。
本訂閱號不是海通研究報告的發布平台,客戶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過研究報告發布平台正式發布的完整報告為準。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所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對任何因直接或間接使用本訂閱號刊載的信息和內容或者據此進行投資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或損失,海通證券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訂閱號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有可能因發布日後的各種因素變化而不再準確或失效,海通證券不承擔更新不準確或過時的資料、意見及推測的義務,在對相關信息進行更新時亦不會另行通知。
本訂閱號的版權歸海通證券研究所擁有,任何訂閱人如預引用或轉載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務必聯絡海通證券研究所並獲得許可,並必註明出處為海通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內容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刪改。
海通證券研究所宏觀行業對本訂閱號(微信號:梁中華宏觀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權利。其它機構或個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證券研究所宏觀行業名義註冊的、或含有「海通證券研究所宏觀團隊或小組」及相關信息的其它訂閱號均不是海通證券研究所宏觀行業官方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