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法德日意......外資壽險公司發展簡史

2023年12月11日09:49:12 財經 1551

英美法德日意......外資壽險公司發展簡史 - 天天要聞

回看外資在中國內地壽險業的布局歷程

距離最早友邦入滬

已過去三十餘年

能夠成功牽手組建壽險公司的

外資股東各個是海外保險巨頭

中資股東們也都出身不凡


二十餘家外資壽險公司

在發展過程中

有的早已一拍兩散

兩方股權都轉手出去

有的姻緣已盡,另尋他人

有的躋身行業前列

保費利潤雙豐收

有的被寄予厚望

卻始終不溫不火


這些公司是在什麼樣的

時代和政策背景下成長起來

經歷過哪些故事

現在又過得如何

近期我們會做系列分析

今天要講的是外資壽險發展簡史

英美法德日意......外資壽險公司發展簡史 - 天天要聞



— 01 —

中國內地壽險業對外開放歷程


重啟開放

1992年中國重啟開放保險市場

上海成為試點的首選城市

外資險企可以

以設立分公司合資形式

進入中國保險市場


外資股比不超過50%

2004年原保監會頒布

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規定壽險公司中

外資比例不得超過總股本的50%

(包括直接或間接持股


外資股比放寬至51%

除了少數在之前

就已成立的外資壽險公司

如友邦、中宏等

十餘年間

外資股比都控制在50%以內

行業一直呼籲開放上限


2019年《實施細則》修訂

放寬外方股比至51%

英美法德日意......外資壽險公司發展簡史 - 天天要聞


取消外資股比限制

2019年底

原銀保監會發布通知

明確自2020年1月1日起

正式取消限制

壽險公司的外資股比可達100%


— 02 —

外資壽險分三階段進入

外資壽險公司中

除了中郵、華泰、平安健康

為經營過程中引入外資

鼎誠人壽的外資擬退出

恆安標準養老為專業養老公司等

本文中不做討論


其餘的24家壽險公司

根據外資股東進入內地的時間

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註:外資股東含港台地區


90年代進來的有4家

英美法德日意......外資壽險公司發展簡史 - 天天要聞

1992年

友邦在上海設立分公司

打響了保險重啟開放第一槍

2020年在外資股比放開後

友邦成功「分改子」

成為中國內地首家外商獨資的壽險公司


1996年中宏人壽成立

由宏利人壽和中化集團發起設立

是內地首家合資壽險公司


安聯人壽的前身為

1998年安聯大眾保險

成立的安聯大眾人壽

後經過兩輪股權轉讓

2021年安聯全資控股

安聯人壽也成為首家

由合資轉為外商獨資的壽險公司


1999年安盛五礦集團

合資設立了金盛人壽

2012年工行收購了60%股權

公司也更名為工銀安盛


入世後的合資潮

英美法德日意......外資壽險公司發展簡史 - 天天要聞


2001年中國加入WTO

根據入世協議

保險業全面對外開放

允許外資入華合資設立壽險公司


此後的幾年內

一批外資壽險公司湧現

兩方創始股東的持股比例

大多都是五五開


進來較晚的幾家

英美法德日意......外資壽險公司發展簡史 - 天天要聞

外資壽險公司中

早期外方的股東大多來自

北美、歐洲日本等地


而進入中國內地較晚的外資股東

地理位置上有所不同

陸家嘴國泰君龍人壽

外資股東都來自中國台灣

滙豐人壽來自中國香港


瑞泰人壽

初始的外資股東來自瑞典

股權轉讓後

外資股東又成了南非的壽險公司


— 03—

股東一方有實力一方有背景

早期股東多為大牌企業

早期合資組建壽險公司的

中方股東大多為大牌公司

如中化、大眾、中石油等

外方股東幾乎也都是海外壽險巨頭

如宏利、安盛、保誠、安聯等


銀行參股

2009年原銀監會印發了

商業銀行投資保險公司股權試點管理辦法

開始允許商業銀行投資入股保險公司

工行、建行、交行等

被確定為首批參股險企的試點銀行


如今的外資壽險中

有銀行股東背景的至少7家

工銀安盛(工商銀行

交銀人壽(交通銀行

中荷人壽北京銀行

招商信諾招商銀行

中信保誠(中信銀行

中銀三星(中國銀行

光大永明(光大銀行


過半險企都經歷了股權更迭

外資壽險中

過半數股權都經歷過變動

這其中8家是僅中資股東變化

5家為中資及外資股東都變化

英美法德日意......外資壽險公司發展簡史 - 天天要聞

英美法德日意......外資壽險公司發展簡史 - 天天要聞


合資組建壽險公司

本可取長補短

你有經驗、人才和技術

我有中國的本土優勢

但也正因為合資的模式

甚至是1%股權導致話語權的差距

導致有的公司內部糾紛不斷

有的經營理念不合

有的模式水土不服


除了少數幾家壽險

成為市場的佼佼者

其餘大多未能躋身行業前列

這些壽險公司過得如何

且聽下回分解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中消協公布一季度八大消費投訴熱點! - 天天要聞

中消協公布一季度八大消費投訴熱點!

5月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461767件,同比增長33.33%,解決261218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3723萬元。投訴熱點問題主要涉及電影消費、交通出行、信用租賃消費、共享經濟消費、婚戀服務、新能源...
邱智銘: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躍升 - 天天要聞

邱智銘: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躍升

在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廣交會」)上,不少傳統製造企業主動升級,以科技轉型為核心驅動力,吸引了國內外採購商的關注。科技產品在廣交會上獲各國採購商關注。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我們在展會期間累計接待了超3000批次客商,吸引
港股消費ETF(513230)逆勢翻紅,機構建議關注海外不確定性升高下具備政策預期的港股內需消費 - 天天要聞

港股消費ETF(513230)逆勢翻紅,機構建議關注海外不確定性升高下具備政策預期的港股內需消費

5月9日午盤,港股消費板塊持續攀升,相關熱門ETF中,港股消費ETF(513230)逆勢翻紅現漲近0.5%,成交額突破3000萬元,盤中交投持續活躍。消息面上,商務部官網消息,近日,《旗幟》雜誌刊登商務部黨組書記、部長王文濤署名文章《大力提振消費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文章指出,要重點抓好四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