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諾安基金蔡經理卸任?這個頂流到底是怎麼煉成的?
今天,明星經理諾安成長混合的蔡嵩松卸任的消息刷屏了。
都說他是頂流。的確,按照管理規模超過300億來看,確實稱得上頂流了。
可是業績呢?
諾安成長混合年度漲幅
可以看到,2019-2021年連續三年跑贏滬深300。
三年總漲幅: 99.6%
同期滬深300漲幅: 43.4%。
整體上大幅跑贏滬深300。
看起來很優秀?
可是對比半導體指數呢?
因為諾安成長全倉半導體,對比滬深300已經沒有意義。
國證晶元指數2019-2022漲幅分別是:
2019: 117.69%
2020: 51.25%
2021: 33.17%
2022: -38.85%
2019-2022總漲幅: 168.1%
可以看到,蔡經理是大幅跑輸半導體行業指數。
有人說,蔡經理是2019年年中才擔任經理的,之前諾安成長並不是滿倉半導體。
那我們只算2020-2022這三年:
諾安成長混合: +2.2%
國證晶元指數: +23.2%
蔡經理依然遠遠跑輸指數!
可見,蔡經理的「業績好」不過是趕上了半導體的牛市,押注一個板塊而已,真實水平是跑不贏半導體行業指數。
蔡經理可是晶元博士出身啊,竟然都跑不贏行業指數,可見基J經理水平真的不咋樣。
關鍵是,買他的基金,申購贖回費率貴得要死,結果還跑不贏指數基金,那麼買他的基金是吃飽了閑得慌?
結論: 蔡經理真實水平一般,跑不贏行業指數,趕上了半導體牛市才有不錯的業績,基J公司利用他2019年業績和晶元博士的頭銜瘋狂營銷,把他塑造成了一帶頂流(類似的葛蘭,張坤,劉彥春,蕭楠,等,無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