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大盤全天低開低走,三大指數均跌超1%,創業板指領跌,科創50指數大跌3.72%。截至收盤,滬指跌1.13%,深成指跌1.84%,創業板指跌2.11%。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70.72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38.79億元,深股通凈賣出31.93億元。
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4500隻個股下跌,飄紅個股不足500隻。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7668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45億。
板塊方面,教育、電子競技、華為、旅遊等板塊漲幅居前,光刻膠、BC電池、次新股、CPO等板塊跌幅居前。
盤面上,遊戲股開盤走強,華立科技、大晟文化漲停。華為概念股走勢分化,華映科技6天5板,星星科技、熙菱信息、漢儀股份均20CM漲停。教育股震蕩走強,國脈科技漲超5%。券商股尾盤異動,首創證券漲超5%。下跌方面,晶元股集體調整,光刻膠方向領跌,同益股份、波長光電跌超10%,中芯國際跌超8%。

今日半導體板塊熄火,進入調整,整個市場幾乎都綠了。從盤面上看,資金轉向消費線,板塊邏輯上沒有太多的變化,更多是市場行為。
消息面上,一則利空傳聞——美國的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領導今天表示,在發現華為手機的新晶元可能違反貿易限制後,美商務部應停止向華為及中芯國際出口所有技術。
不過這也其實並不意外,只要中國沒有研發出尖端技術,那麼就買不到美國最先進的晶元,對我們的制裁就會越廣泛越深入。
前不久,剛剛結束訪華行程的美商務部長雷蒙多宣稱將繼續向中國出售晶元,但美國「永遠不會向中國出售最強大的晶元」。
美國是否能憑一己之力改變半導體行業生態?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總裁約翰·諾伊弗稱,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扭轉晶元供應鏈,半導體行業需要中國。中國是我們供應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們非常大的客戶群。如果一個國家試圖憑一己之力扭轉整個供應鏈,其成本將高得令人望而卻步,而且我認為創新能力將會下降,沒有一家公司、一個國家能做到這一點。
大股份頂著新規減持 證監會立案調查
9月7日,我樂家居尾盤跳水跌停,成交金額超10億,全天振幅超18%,該股此前連續8個交易日漲停。消息面上,公司午間公告稱,因涉嫌超比例減持,於范易等相關股東已於9月7日收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告知書。
我樂家居今日跌停,成交額11.65億元,換手率23.05%,盤後龍虎榜數據顯示,一機構凈賣出1.66億元,陳小群席位凈賣出2894.76萬元。
我樂家居午間公告,因涉嫌超比例減持,於范易等相關股東已於9月7日收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告知書。我樂家居公告稱,本次立案事項系針對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不會受到影響。據財聯社記者了解,上交所也已在第一時間對於范易等相關涉嫌違規主體發出監管函並啟動了紀律處分程序。小財註:我樂家居股東於范易等的違規行為主要是持股變動比例「越線」未履行信息披露及暫停減持等義務和要求。而早在2021年,於范易等入股我樂家居之時,就曾在達到舉牌線(持股5%)時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並越線繼續增持,其也因違規舉牌先後受到上交所、江蘇證監局的監管關注、警示。當時,於范易等曾向監管部門表示,將不斷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的學習,防止此類情況再次發生。
9月7日,連續8個漲停的我樂家居,持股5%以上的股東卻頂著新規一聲不吭地清倉了。

有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我樂家居投資者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公司事先確實並不知情。該股東所持股份是自二級市場購買,所以不需要預先披露減持計劃。在其電話通知公司的時候已經完成減持。
央行持續買入黃金遠離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601億美元,較7月末下降442億美元,降幅為1.38%。2023年8月,受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數據、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上漲,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下跌。
9月7日周四,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601億美元,較7月末下降442億美元,降幅為1.38%。
黃金儲備報6962萬盎司,7月末為6869萬盎司,環比增加93萬盎司,為連續第十個月增加。
自去年11月起,我國黃金儲備已連續第十個月增長。
過去十個月,中國央行黃金儲備累計增持規模達698萬盎司。
今年前7個月,中國央行累計增持黃金約126噸,是全球最大黃金買家。
實際上,由於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不斷走高的全球通脹,各國央行去年購買了創紀錄數量的黃金,即:2022 年,各國央行黃金購買量同比增長152%,達到1136噸,達到1967 年以來歷史新高。
此外,據世界黃金協會
(WGC)最新報告顯示,近四分之一的央行打算在未來 12 個月內增加黃金儲備,因為他們對美元未來作用的看法變得更加悲觀。
本文源自同花順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