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個月光是維持超市的開銷就得兩三萬,倉庫冷氣的電費,加上請的員工,還有進出貨的運輸等等,這些都是除了貨品本身的成本之外省不掉的費用。好在每月萬把塊的房租,房東一直沒有給我漲過價。」
談起這家位於經營了十五年的城市工業區邊緣的超市,賈先生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到的淚花。
從最初的臨街小賣鋪,到如今面積超過100平、擁有自己倉庫的日用百貨大超市,賈先生在回顧自己的創業經歷時,時而充滿激情、時而稍顯落寞。但唯一沒有變過的,是從來沒有想過把它關掉的堅定。「這家店,養活了我們全家人。」在賈先生看來,超市之於他,不僅僅是一個生意,還是支撐起全家的力量,是奔向更好的生活的基礎。
憶起剛開始經營的那會兒,賈先生介紹說:「十五年前這片工業園剛開始開發,我跟我愛人在這附近盤下了一個小店面。那時候的店面就是個煙酒門市部,主要的客戶也都是來工地打工的農民工。就這麼幹了幾年,也掙了一點錢,把房子也買在了這邊。」後來隨著工業園區的成熟,賈先生先人一步租了一個大一些的商鋪,除了煙酒副食之外,開始經營煙油米面、果蔬生鮮。

根據賈先生的介紹,最開始時候,園區沒有幾個可以跟自家商品種類齊全相媲美的超市,所以生意很好,當時還跟一些工廠簽了長期的供貨合同。經營最好的那幾年,每天的營業額有7000多元,除去雜項成本,還能有將近2000的元純利潤。「特別是糧油這些,有的顧客一次買就是十幾件回去,附近的工人比較多,消耗量比較大。另外我的房東也是認識很多年的老朋友了,房租從來沒有給漲過價。」賈先生接著說,「我超市裡的東西很多都是生鮮類的,所以倉庫幾乎是一年到頭開著冷氣,成本本來是不低的,但是生意好,貨品進進出出的流轉率很高。」
但近幾年生意逐漸不好做,市場需求在減少,東西賣不出去,利潤變得十分有限。賈先生說,這其實也不是自己家獨有的情況。「這附近後來開的幾家超市,有些直接倒閉了。」
2023年初,賈先生超市經營的周轉資金鏈也出現了缺口,由於前兩年的經營狀況一直不好,之前作為緊急資金的錢也已幾近消耗殆盡。為此,賈先生愁眉不展、輾轉難眠,當下親戚朋友都自顧都不暇,他也不太好張口去借錢。幸好經朋友推薦通過信飛科技旗下信貸平台提交了貸款申請,很快就借到了一筆關鍵的救急資金。「當時所需要的錢雖然不是很多但很急,幸好有信飛科技平台提供的這筆貸款,幫助我和超市度過了難關。」目前,賈先生的超市已經開始盈利了,園區里往日的熱鬧也回來了。
「困難都是暫時的,只要熬過這個階段就好了。」談及未來的打算,賈先生笑聲爽朗,「重點還是把孩子培養好,家人是最重要的。等孩子大了,我跟老婆就一起來看店,我們還要再干十五年。」
近年來,國家針對小微實體經濟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像賈先生這類用戶群體在信飛科技所服務的總人群中佔比也在持續上升。2022年,信飛科技上線小微實體經濟綠色信貸通道,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22年全年,信飛科技累計為小微實體用戶提供近3億元貸款金額,累計服務人數超過4.6萬人次。
本文源自金融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