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服貿會順義「兩區」建設專場發布會召開。記者獲悉,2023年以來,順義區新增「兩區」落地項目735個,全市排名第1,兩區建設跑出加速度。

順義區商務局局長楊蓬勃介紹,在制度創新方面,順義區已形成7項全國突破性政策創新。其中,全國首創利用綜保區開展飛機維修企業航空器材包修轉包修理業務免抵退稅試點,實現稅費節約超20萬元,周期節約700天;全國首創跨境電商銷售醫藥產品試點,目前已有66種醫藥產品納入跨境電商進口清單;全國首創保稅物流供應鏈監管新模式,企業航材平均送修周期由60天縮短至35天,單次航班保障成本降低超20%;全國首創「免稅、保稅和跨境電商」政策銜接試點,試點以來銷售額近80億元,有力促進消費迴流和潛力釋放;今年1月,進口生物製品檢驗綠色通道開通,是全國首創進口生物製品口岸法定檢驗及批簽發新模式,檢驗抽樣受理通關時間從24小時縮短到1.5小時。此外,形成5項全市突破性政策創新,探索綜合保稅區內國際高端藝術展品出區展覽展示擔保監管新模式。汽車平行進口試點正式獲批。

制度創新帶動產業活力不斷釋放,高質量項目陸續落地。今年以來,順義區新增入庫項目998個,完成全年任務的192%;新增落地項目735個,全市排名第1,其中外資項目42個。7項全國標誌性項目相繼落戶,包括全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持牌支付公司、全國首家外商獨資保險資管公司、全國首個醫療健康領域基地等。此外,5項北京市標誌性項目落地順義。
此外,順義區持續優化外商投資,開放貢獻不斷提高。今年1至6月,新設外資企業47家、增資9家,完成實際利用外資5.39億美元;其中自貿區順義組團新設外資企業26家;全區外資研發中心達12家,尼得科、邁迪頂峰等6家企業入選北京市外資研發中心名單。今年1至6月,順義區進出口總額844.8億元,同比增長28.3%,全市排名第5,其中自貿區順義組團進出口總額727.5億元。天竺綜保區實現進口醫藥貨值562.6億元,同比增長47.8%;辦理進口藥品通關業務單,同比增長31.3%。
下一步,順義區將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強化核心優勢,在「五子」聯動中找准發力點,持續深耕區域產業發展熱土,為首都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更高水平開放添力賦能。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王可心
流程編輯:U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