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第一周,據行業權威平台統計,葯市上漲品種數67個,下跌41個,上漲品種較上周減少10個,下跌品種減少3個。上周,隨著輿情熱度消散,庫存倒手炒作減少,資金恐高,增量緩入,市場熱度平息,整體行情降溫,走動進一步放緩。由於中藥材價格高漲,下游成本提高,終端市場消費被抑制,市場交易量進一步萎縮,導致部分商家出現了恐慌心理,開始資金回籠急於變現,但大部分商家仍不願降價賣貨。整體看,上周葯市整體交易量不大,市場熱點品種不多,商家關注度有限,總指數微跌,基本保持平穩,整體波動不大。當前已入伏,大部分中藥材品種進入封倉儲存階段,產地、市場漸入淡季,葯市進入實銷階段。
市場方面:上漲或堅挺的品種多為前期表現不佳或上漲空間有限的品種。如鎖陽、銀柴胡、地榆、草烏、大黃、蟬蛻、鎖陽、防風、續斷、烏梅、胖大海、五倍子、皺木瓜、枳殼、玉竹、骨碎補、板藍根、大青葉、苦參、鉤藤、辛夷花、巴戟天、急性子、連翹、野菊、天冬、王不留行、延胡索、秦艽、龍膽、木蝴蝶、山柰等;三棱、薑黃、蛇床子、山銀花、芡實、菟絲子、半夏、白及、玄參、黃柏、皂角刺、三七、山楂、地黃、知母、肉蓯蓉、南沙參等轉穩;下滑或低迷的品種多為高價回調的品種,如白芍、白芷、茯苓、丹皮、茵陳、薄荷、益智、路路通、紫蘇、僵蠶、車前子、澤瀉、半枝蓮、亳菊、吳茱萸、金蓮花、瞿麥、百部、桔梗、馬鞭草、佛手等;香料類品種多處於下滑狀態。
產地方面:河南辛夷座花不佳,山藥走暢,地黃實銷平穩;安徽地產品種多滑,白朮堅挺;湖南枳殼開始產新,行情緩慢上行;湖北黃柏產新繼續,夏枯球、路路通、虎杖價格微滑;四川佛手行情下滑;雲南續斷走快,雞屎藤、白豆蔻低迷,烏梅行情上揚;江西芡實走量增大;浙江覆盆子、浙貝母降溫;廣東紫蘇、廣藿香產新中期,行情下滑;陝西南沙參熱度高,走動一般;甘肅當歸走動好轉,柴胡、黃芩、甘草價穩,桔梗、茵陳、蒲公英價跌。
關注公眾:高鵬說草藥,了解更多中藥材行情及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