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 |慕蒼顏
編輯 |慕蒼顏
在當前快速變化的國際關係浪潮中,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的訪華之行成為焦點,這次訪問標誌著,中美兩個經濟巨人之間的緊密交流,引發了全球對全球經濟格局和政治格局的關注,並為各方帶來了影響力和挑戰。
作為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的到訪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她作為美國政府的代表,將在與中國高層經濟和政治官員的接觸中,就雙方之間的關鍵問題進行討論和協商,這其中包括貿易、投資、金融領域的合作與競爭等諸多議題,這次訪問的成果將直接影響到,中美兩國的經濟合作、貿易政策以及全球經濟格局的發展。
7月9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總結此次訪華之旅的重要性,她表示這幾天與中國的會晤非常直接和富有成效,對於穩定兩國關係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她再次強調美國並不尋求與中國進行經濟上的脫鉤。
這表明耶倫對於與中國的會晤充滿信心,並認為對話和合作是解決雙方之間分歧的關鍵,她的表態也代表了美國政府的立場,即願意與中國繼續加強經濟合作,而非對抗或脫離,這一表態對於中美兩國和全球經濟來說,都是積極的信號。
中美關係的穩定與合作,對於全球經濟的發展和貿易體系的穩定至關重要,雙方的直接對話有助於增進相互了解、緩解緊張局勢,並為解決雙方之間的經濟問題創造更多機會。
我國研究員高凌雲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達了對耶倫的表態的想法,他希望美國的言行一致,他表示,雖然中國樂見公平競爭,但公平競爭的定義不應僅由美國一方說了算,中美雙方應相互協商、相互認可。
他指出,公平競爭的判定應當基於,中美兩國的相互協商和共同認可,而不應該由一方單方面進行界定,這表明中國在經貿關係中強調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原則,強調雙方應通過對話與協商解決分歧。
這一觀點也反映出中美經濟關係中存在的差異和挑戰,中美兩國在貿易、投資和市場准入等方面存在分歧,仍需要通過深入的對話和協商來解決,只有通過建立相互認可的公平競爭原則和機制,雙方才能在經濟合作中建立起持久穩定的基礎。
在此之前中國決定自2023年8月1日起,對鎵和鍺兩種關鍵金屬實行出口管制,消息傳出之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的訪華顯得更加重要和敏感,耶倫此次訪華的重要目標之一,據報道是希望中國方面能夠不再針對美國,取消對特殊礦產的出口管制措施,並停止對美國方面的所有限制措施。
可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近年來,中美之間的經貿摩擦和技術戰在半導體領域尤為突出,美國以多種借口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和打壓,通過其他多種手段限制中方企業的發展,尤其近期,美國聯合一些國家在半導體領域,對中國發起了更為激烈和有針對性的行動,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巨大壓力。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採取了一些反制行動,以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和權益,這些措施旨在回應美國的制裁和打壓,並維護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明明是美國先針對限制我們,我們只不過是做出反擊,他們卻讓我們取消,這不是痴人說夢嗎。
除此之外,耶倫還承諾將落實巴厘島共識,這是中美雙方一直強調的,也表明雙方願意在重要問題上保持共識,她強調加強溝通,這意味著雙方應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分歧,以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和衝突。
雙方還應加強合作,穩定宏觀經濟和應對全球性挑戰,這是對中國在全球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力的承認。
在耶倫的訪華期間,她對中美競爭關係的表態,引起了一些爭議和討論,中方強調中美關係的互利共贏,而未明確討論競爭關係,耶倫強調中美競爭是良性的,並認為基於公平規則的競爭能夠使雙方都受益。
從某種程度上說,耶倫的表態呈現出一種「雙標」的觀點,她強調中美合作的好處,希望美國能從中獲益,但同時也強調競爭關係的重要性,繼續對中國採取所謂的「良性競爭」策略,這使得一些人認為,耶倫希望中國能主動接受美國的原則,並配合美國的戰略目標,不得不說美國真是不要臉。
耶倫在訪華期間提出了兩個重點請求:氣候變化和債務危機,美方一直希望與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加強合作,並在此次訪問中明確了對債務危機問題的期待,此前有外媒猜測耶倫的訪華可能涉及增持美債的問題,耶倫的表態明確了美方對中國,在氣候變化和債務問題上的商討。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國際社會普遍認識到,中國與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之一,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作用至關重要,因此,美方希望能夠與中國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氣候挑戰,並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
至於債務危機問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之一,其態度和行動對全球經濟穩定具有重要影響,美方希望與中國就債務問題進行對話,共同探討解決方案,並避免債務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以現在美國在國際上的行為來看,購買他的國債,那指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咯。
耶倫要求中方回歸更加市場化的做法,主張認為這將符合中方利益,然而,一些人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這樣的要求實際上是在推動中方向美方開放市場,以便美國企業和資本能夠在中國獲取更多利潤。
所謂的市場化和「為中國好」只是一個虛假的借口,很難相信其真實意圖,同時,美國一方打著市場化的旗號對中國施加壓力,卻自身保持高度保護主義政策並對中國企業進行全面打壓,這種雙重標準的行為確實讓人感到虛偽。
對於中國而言,美國要求的實現需要建立在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雙方應繼續推動對話與合作,以實現共同發展和互利共贏的局面,在中美關係的複雜背景下,對於公平競爭和經濟合作的討論和磋商仍然是一個重要議題,通過相互協商和共同努力,中美兩國可以尋求達成更加公平、穩定和可持續的經貿關係。
對於耶倫的此行表現,很多人認為她缺乏對中國的誠意,只考慮美國的私利而忽視了中美關係的整體大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美方不願意放棄不公平的經貿霸權思想,那麼可能很難達成預定目標,只能帶著失望而歸。
希望美方能夠摒棄不公平的經貿霸權思想,以平等和互利的原則為基礎,與中方建立穩定、公正和可持續的經貿合作關係,只有通過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方式,才能推動中美關係向著更加穩定和健康的方向發展,並為雙方及全球創造更多機遇和利益。
然而,中美關係的發展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和相互理解,雖然存在分歧和挑戰,但雙方仍應保持對話和合作的勢頭,尋求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中美關係才可以走向更加穩定和健康的軌道,中美之間的合作與競爭的關係需要在公平和平衡的基礎上得以發展。
只有通過雙方的調節下,才能實現中美兩國和全球的共同繁榮。中方將觀察美方是否能夠兌現承諾,實現共贏的局面,中美兩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兩國之間的合作關係對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響。
結語
中方將持續堅持開放、包容和合作的理念,積极參与全球治理體系建設,促進國際合作,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同時,中方也希望與美方密切溝通,加強對話,尋求解決存在的分歧和問題的辦法,共同構建中美關係的新未來。
通過雙方的努力,相信中美關係能夠實現穩定、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不僅造福於兩國人民,也為世界和平與繁榮貢獻更大的力量。謹此,中方期待美方能夠在合作中展現出真誠的態度,以實現共贏為目標,共同推動中美關係邁上新的發展台階。不過以美國的作風,這樣的目標估計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