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醯亞胺(Polyimide,簡寫為PI)指主鏈上含有醯亞胺環(-CO-NR-CO-)的一類聚合物,是綜合性能最佳的有機高分子材料之一。根據重複單元的化學結構,聚醯亞胺可以分為脂肪族、半芳香族和芳香族聚醯亞胺三種。根據鏈間相互作用力,可分為交聯型和非交聯型。


聚醯亞胺作為一種特種工程材料,已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微電子、納米、液晶、分離膜、激光等領域。上世紀60年代,各國都在將聚醯亞胺的研究、開發及利用列入21世紀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聚醯亞胺,因其在性能和合成方面的突出特點,不論是作為結構材料或是作為功能性材料,其巨大的應用前景已經得到充分的認識,並認為「沒有聚醯亞胺就不會有今天的微電子技術」。


聚醯亞胺在電子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晶圓載體和導軌、測試支架、晶元托盤、硬碟驅動器組件、電連接器、線圈骨架、電線絕緣體以及電子市場的數字複印機和印表機組件。PI薄膜在寬溫度範圍(-269°C至400°C)內具有優異的物理、電氣和機械性能,為塑料薄膜開闢了新的設計和應用領域。由於耐高溫和良好的尺寸穩定性,PI 薄膜非常適合用於絕緣電路板、高溫粉末塗料和變壓器製造。


聚醯亞胺薄膜因其高熱穩定性、韌性和柔韌性而被廣泛用作柔性太陽能電池的介電基板。由於其高熱穩定性,PI 薄膜用於生產具有最高效率和產量的太陽能電池,並用作薄膜 a-Si 和 CIGS 光伏應用中的基板。
熱固性聚醯亞胺管和塗層線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產品,在高性能醫療設備中具有廣泛的用途。典型的醫療應用包括心血管導管、取回設備、推環、標記帶、血管成形術、支架輸送設備、神經設備、電絕緣體應用和藥物輸送系統。

聚醯亞胺為醫用管材帶來以下好處:柔韌性、高抗拉強度、生物相容性、低摩擦、透明性、嚴格的公差、薄壁、光滑的表面、可推動性和柱強度。聚醯亞胺符合 USP VI 類標準,符合 ISO 10993 對 III 類設備的生物相容性要求。聚醯亞胺可通過伽馬射線、環氧乙烷和電子束滅菌方法進行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