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財經訊 2月4日,鳳凰網財經與東北證券聯合發起的「2023(首屆)長白山高峰論壇」舉辦,本次峰會主題為「展望2023-後疫情時代春暖花開 」,重點從政策、投資、房地產、能源、旅遊等領域展望未來投資機會,把握時代脈絡。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
在「2023中國宏觀經濟展望與政策取向」環節,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重點分析了房地產問題。他表示,房地產投資下滑比較嚴重,原因比較複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經濟增長下滑,二是城市化趨緩,三是房地產市場結構性失衡。
李揚演講PPT截圖
李揚認為,中國的城市化在轉型,以前城市化主要是指農村土地變為城市土地,農村人口變為城市人口,導致房地產市場火爆。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由過去的單向城市化向雙向城市化轉型,在城市化的同時大力推進鄉村振興,促使人才和資金在城市和鄉村之間變成雙向流動,對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產生了一些非常深刻的趨勢性影響。
對於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失衡,李揚特別指出,要處理好房地產開發商以及房地產市場與地方財政的關係。
以下為演講實錄:
李揚:投資一般就是幾個東西,固定資產投資、機電投資、房地產投資、製造業投資,四個投資。總體它是固定資產投資,四個投資全部都下降,增長速度都在下降。你不管喜歡不喜歡,投資都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我為什麼講這個話呢?就在上個世紀的時候,那時候中國投資年增長30%多,那個時候黨中央國務院開會的主要任務就是說怎麼把投資給壓下去。現在它都在兩位數以下,現在所以啟動投資就成為我們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
投資當年是需求,但是來年就是供應,經濟你要想使得它有足夠的供應,供給側不出問題,需要過去投資。如果想在未來改善它需要現在投資,所以投資的關鍵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知道我們會有專家講房地產,我給大家看一下房地產投資下行厲害了,這個曲線這麼下,應該說業內人士,包括所有經濟界人士看了之後還是不寒而慄的。所以這個問題應當說是比較複雜,我們列了三個原因,第一個是經濟增長的下降;第二個是中國城市化早就轉型了,這個我們過去都有很詳細的研究,可能過去大家不太關注,我們很早就指出中國的城市化,特別是大家所說的那種農村人口變為城市人,然後農村土地變為城市土地這種,然後房地產市場火爆不得了的這樣一種城市化,其實幾年前就基本停止了,現在逆城市化。所以大家記得吧,在兩會期間,河北代表團他參加這個討論的時候談過「雙向」,城市化也,鄉村振興也要,城市化要人才要資金,鄉村振興也要人才也要資金。他說的「雙向」,很多人不太注意,「雙向」什麼意思?就是從城裡往鄉下去,有些你可以把它說的再直白一點就是逆城市化,它應當說是總體的城鄉一體化,我覺得是這樣說的是對的。如果是這樣的話大家就會知道它對我們特別是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它有一些非常深刻的趨勢性的影響。
房地產市場有人專門說了,大概可以說我是我們中國研究房地產市場最早的人之一,因為我參加過早期的所有的這些改革方案的研究和制定、討論,我都參加過的,後來有別的事不太做了。我知道我們這個市場其實從一開始就有結構性的扭曲,這些結構性扭曲,不因你給錢還是不給錢而有變化。所以現在在各地啟動房地產都是從資金面著手,保交樓等等,但是這些淺表的問題解決之後,如果不能夠解決我們這個市場的結構性扭曲,那麼這個市場的長期發展還是有一些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