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
位於高要區南岸街道的
廣東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力源科技」)
曾陷入「需大於供」的局面。
客戶之一的五菱新能源汽車
提出簽訂四萬輛汽車零配件的供貨需求,
但是由於廠房有限產能受限,
力源科技只能接下一半的訂單量,
眼巴巴看著
「肥水流了外人田」。
增資擴產迫在眉睫!
在高要區委、區政府的優質服務下,
力源科技新能源汽車鋁合金零部件
生產項目被迅速提上日程。
「屆時,這裡可容納CNC(數控加工中心)400台,500T到4000T壓鑄機40台。如果滿負荷運轉,年產值將超過10億。」
12月14日,走在將於明年投產的力源科技二廠,行政部經理龍光校難掩激動地介紹。
△ 廣東力源科技增資擴產項目寬敞明亮的新廠房,預計2023年1月份投入使用。楊樂祺 攝
跟蹤項目突出一個「緊」字
3月底,完成土地招拍;
4月,從申請「雙容雙承諾」准入到簽訂承諾書只花費一周時間;
5月,勘探設計完成……
「曾經為了抓搶工期,我們深夜聯繫區行政服務中心跟蹤證件辦理進度,對接工作人員常常秒回。」回憶起與行政服務中心打交道的經歷,力源科技總經理黃振鋒和行政部經理龍光校交口稱讚。
△ 廣東力源科技增資擴產項目寬敞明亮的新廠房,預計2023年1月份投入使用。楊樂祺 攝
近年來,高要區根據《肇慶市深化產業投資項目「雙容雙承諾」直接落地改革實施方案》,建立區項目審批驗收服務工作專班,統籌協調全區產業項目審批代辦服務,協調解決項目落地涉及審批驗收代辦方面的問題,推動「雙容雙承諾」工作落實。
根據《方案》,高要率先探索出一套可視化「雙容雙承諾」操作流程,提升方案的可操作性,著力解決企業辦事審批時間長問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切實提高行政審批效率,推動項目快啟動、快建設、快投產、快見效。
向難求成突出一個「合」字
在高要區新橋鎮324國道旁,
廣東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金晟」)正在擴建,
項目總投資18.5億元,
規劃用地150畝,分兩期建設,
預計年產值36.88億元。
增資擴產首期項目的大部分主體建築均已封頂,
預計明年3月投產。
△ 廣東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擴產項目。楊樂祺 攝
去年,
金晟謀劃增資擴產新能源產業項目,
轉型成為退役鋰電池循環利用方案提供商,
躋身國內行業綜合處理資質第一梯隊。
亮眼的成績單離不開
「店小二」發揮合力「助攻」。
據了解,針對金晟新能源增資擴產項目落地要素保障、瓶頸制約,高要區投資促進中心積極發揮產業項目全流程調度督導工作職能,積極協調產業招商落地工作九大專班,為企業做好難題疏通。
在破解環境准入、能耗指標難題上,該區投促中心與區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高要分局等部門就新橋污水處理廠技改擴容工程項目進行溝通協商,推動項目前期環評工作快馬加鞭,為方便企業投產經營和二期建設鋪平道路。
△ 廣東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擴產項目規劃圖。
金晟董事長助理黃敏告訴記者,在地方政府支持下,這次增資擴產項目從前期規划到後續投產,整個流程縮短了近兩個月,為早日實現投產和搶抓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服務企業突出一個「優」字
今年4月,高要區先行推進鎮街
一級設置產業服務專班,
為企業和有意投資者提供諮詢服務。
力源科技的新項目
從拍地到封頂才用了7個月,
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專班」專項跟進到位。
南岸街道辦經濟促進服務中心負責人蒙煥強告訴記者,他手機里加滿了企業負責人的微信,「只有常聯繫常溝通,才能建立起企業與服務專員們之間的信任感,讓企業一有訴求和難題就能聯繫到我們。」
位於高要白諸鎮的新榮昌工業環保有限公司,
是珠江三角洲和粵西地區
最大的環保產業資源再生基地。
近期,該公司擬投資6000萬元
成立全資新能源公司,
既達到促進就業、增加稅收的目標,
又可以為加快資源循環綜合利用
及新能源發展做出貢獻。
△ 圖源 高要發布
公司董事長楊桂海表示,落地肇慶十餘年,政府幫助真是「體貼又周到」。從技術攻關幫助,到投資擴建高速度、高質量,肇慶為企業服務的能力和效率都讓楊桂海感到驚喜。
「今年,我們公司的五期項目自2021年1月28日與高要區行政服務中心簽訂『雙容雙承諾』雙向承諾書後,馬上就能落地開工建設。」
近年來,
高要區通過招引龍頭企業、
設立政府引導基金入股投資、
引進先進技術和資本開展合作等方式,
推動現有規上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優質企業增資擴產,
實現招商引資倍增效應,
助力該區傳統特色和優勢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