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晶元法案發布之後,ASML再度被要求禁止出口DUV光刻機給中國市場,雖然當面拒絕了,但這一關沒這麼簡單就過去,日企在被放開限制之後,不斷的加碼中國市場,ASML是否會就此跌落神壇呢?
日企入局中國市場
在《晶元法案》正式落地之後,出口中國的半導體設備範圍,由原本的10nm調整為了14nm,而目前的DUV光刻機是支持製造10nm晶元的,很明顯這一個動作,就是沖著ASML而來的,此前就曾遊說禁止出貨DUV光刻機給中企。
顯然中國半導體產業這些年的發展,已經超乎了老美的預期,也引起了美市場的高度重視,為了能夠更好的限制發展,直接選擇了對市場進行孤立,但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包括美企在內的晶元廠商,都選擇了「硬剛」規則,堅守中國市場維護自己的利益。
一旦DUV光刻機真的被禁售了,對目前的中國市場而言影響還是很大的,畢竟目前國產的光刻機水平有限,還需要一定的緩衝期,但目前的現狀對於ASML而言是更加危急的,也因此加速布局了中國市場。
進入到2022年,ASML的態度完全改變了,一改此前「圖紙給我們都製造不出來的態度」,除了在言語上不斷討好之外,在實際行動上也給予了回應,僅第一季度就出貨了23台光刻機,還擴展中國員工至1700名,同時還建立了維修、研發中心,配套的辦事處、倉儲物流中心等也相應成立了。
而在老美遊說的背景下,日企尼康宣布後續將加碼中國市場,這家企業雖然還造不出EUV光刻機,但卻是光刻機的「鼻祖」,目前在封裝光刻機技術上名列前茅,在中國市場光刻機出貨上也不斷在加碼。
而另一家日本光刻機廠商佳能,也宣布擴大對中國市場的布局,宣布投資380億日元擴建光刻機工廠,最遲將於2023年的下半年啟動,這家企業受到老美的擠壓,已經21年沒有進行擴產了,而這一次新產能的建設,很明顯就是奔著中國市場而來的。
老美想要進一步限制光刻機出口計劃,可以說幾乎已經失效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願意聽從這種無理的要求,全面限制全球最大的市場,是會直接導致產業脫節的,ASML就發出過這樣的警告,多次闡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日企能幫助中國市場擺脫ASML?
無論是佳能還是尼康,目前對中國市場的態度都是一致的,都想著能夠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為了縮小和ASML之間的差距,佳能目前正在聯合鎧俠等企業研發納米印設備。
根據此前傳出的消息,技術被應用之後,在製造先進工藝晶元的過程中,成本是要比EUV設備低40%以上的,並且在能耗上也將降低90%以上,在正式實現商用之後,很明顯是可以取代EUV設備的,這或許能夠幫助中企擺脫對ASML的依賴。
雖然目前國產光刻機也有了重大突破,但國際供應鏈沒有放開的話,僅僅依靠國內供應鏈,即便能夠實現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在這段時間內依然要依靠海外的光刻機供應。
如果佳能真的能夠實現比肩EUV光刻機的設備,至少可以讓我們多一個選擇,這對於ASML而言也會造成一定的壓力,後續也將會有更多獲取光刻機的途徑,只要市場不被壟斷,現階段的困境也能夠得到相應的緩解。
ASML採用了大量的含美技術,指望其擺脫美技術體系根本不可能,反而日企是最有希望實現技術完全自主化的,因為其有著很深的技術底蘊,況且一旦打破了壟斷的格局,在設備的價格上也會降低很多,這對於我們反而是有利的。
但尼康和佳能的先進技術,都有美企參與聯合研發,我們並不能保證後續能否自由出貨,因此在國產的尖端技術研發上,也不能有絲毫的鬆懈,只有拽在自己手上的東西才是最好的,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