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發、廣發兩銀行理財子公司籌建已「超時」:理財業務違規、消費者投訴是隱憂

2021年07月27日20:54:47 財經 1598


浦發、廣發兩銀行理財子公司籌建已「超時」:理財業務違規、消費者投訴是隱憂 - 天天要聞

記者 謝奀國 實習記者 席文 報道

近日,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一季度末銀行理財整改已過半,2021年底前絕大部分銀行將完成整改。距離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僅剩5個多月,銀行理財存量整改加速的同時,記者注意到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籌建卻進展緩慢。

廣發銀行、浦發銀行旗下理財子公司廣銀理財、浦銀理財分別於2020年7月16日和8月12日獲批籌建,截至目前已經分別過去12個月和11個月。根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籌建期為批准決定之日起6個月。加上申請延期、開業審批所花費的時間,最長期限為11個月。上述兩家公司明顯已「超時」。

就最新進展情況記者分別諮詢了兩家公司。廣發銀行官方客服回復記者表示,廣銀理財目前還在籌建中,未接到開業的消息。浦發銀行辦公室相關人士表示「一切以官方公告為準。」

記者注意到,上述兩家銀行均是罰單大戶,今年以來因理財業務違規已不止一次受到銀保監機構處罰。其中浦發銀行約十天前因理財產品發行審批管理不到位等多項違規剛剛收到一張6920萬元「天價」罰單。此外,過去四個季度浦發銀行的理財類投訴總量為1638件,領先股份行排第一位。行業人士表示,經過整改銀行業理財業務的服務質量整體在好轉,部分銀行在理財業務合規性、保護用戶權益方面的制度規範、管理機制仍有待提高也是行業真實現狀。

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籌建進展緩慢

理財子公司是商業銀行下設的從事理財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2018年12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對理財子公司的准入條件、業務規則、風險管理等方面做出具體規定。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商業銀行可以結合戰略規劃和自身條件,按照商業自願原則,通過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資管業務。商業銀行通過子公司展業後,銀行自身不再開展理財業務(繼續處置存量理財產品除外)。同時,理財子公司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有效防範經營風險向母行傳染。

很快同年12月26日,銀保監會正式批准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申請,其他多家商業銀行也抓緊開展申報理財子公司工作。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共有23家銀行獲批成立旗下理財公司,包括6家國有銀行、10家股份制銀行、6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其中廣發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渤海銀行四家銀行的理財公司仍在籌建中。獲批籌建的時間分別為2020年7月16日、2020年8月12日、2020年12月25日和2021年5月11日。

浦發、廣發兩銀行理財子公司籌建已「超時」:理財業務違規、消費者投訴是隱憂 - 天天要聞

根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銀行理財子公司機構設立須經籌建和開業兩個階段。籌建期為批准決定之日起6個月。未能按期完成籌建的,應當在籌建期限屆滿前1個月向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提交籌建延期報告。籌建延期不得超過一次,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個月。「申請人應當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屆滿前提交開業申請,逾期未提交的,籌建批准文件失效,由決定機關註銷籌建許可。」

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應當由作為控股股東的商業銀行向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提交申請,由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受理、審查並決定。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自受理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書面決定。


也就是說,將申請延期的情況考慮在內,銀行理財子公司機構設立周期最長是11個月。上述4家銀行中廣發銀行、浦發銀行明顯已「超時」。

7月23日,廣發銀行官方客服向記者證實了上述情況,回復表示廣銀理財目前還在籌建中,未接到開業的消息。浦發銀行辦公室相關人士則回復表示籌建進展「一切以官方公告為準。」

均是「罰單大戶」,浦發銀行理財投訴居首

行業普遍認為,商業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資管業務,有利於強化銀行理財業務風險隔離,推動銀行理財回歸資管業務本源;培育和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引導理財資金以合法、規範形式進入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促進統一資管產品監管標準,更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記者注意到,上述2家籌建理財子公司的銀行在理財業務合規性、保護用戶權益方面的制度規範、管理機制仍有待提高。

其中浦發銀行剛剛因理財業務違規收到監管下發的一張千萬元「天價」罰單。7月16日公布的罰單顯示,銀保監會對浦發銀行開展了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專項現場檢查,發現該行在同業、理財、委託貸款等業務中存在31項違法違規行為,經立案調查、審理審議、事先告知和陳述申辯意見複核等法定程序,銀保監會予以罰款6920萬元。

浦發、廣發兩銀行理財子公司籌建已「超時」:理財業務違規、消費者投訴是隱憂 - 天天要聞

其中涉及理財方面的違規包括未嚴格執行理財投資合作機構名單制管理、理財產品相互交易調節收益、使用理財資金償還本行貸款、理財產品發行審批管理不到位、權益類理財產品投資非權益類資產超比例、公募理財產品持有單只證券市值超比例等。

對此浦發銀行在接受洞見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該處罰是2019年9月監管部門對該行2018-2019年度相關業務開展檢查後實施的行政管理措施。發現問題後,該行2019年至今採取了多項整改措施,一方面修訂業務制度規範,完善管理機制,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加快推進理財業務轉型;另一方面聚焦重點問題,規範經營行為,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對相關責任人開展嚴肅問責,強化警示教育。目前相關整改工作已基本完成。

記者注意到,浦發銀行、廣發銀行均是監管的罰單「常客」。據統計,包括個人罰單在內,廣發銀行2021年上半年共收到罰單30張,合計罰款金額2796萬元。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排在第四位;同期浦發銀行共收到罰單39張,合計罰款金額2281萬元。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排在第五位。

浦發、廣發兩銀行理財子公司籌建已「超時」:理財業務違規、消費者投訴是隱憂 - 天天要聞

上半年兩家銀行就曾因理財業務違規收到不止一張罰單。浦發方面,2021年2月,浦發銀行杭州餘杭支行因違規通過貸款、理財提供融資被罰款50萬元;2月,浦發銀行齊齊哈爾分行因代理銷售資管計劃存在違規問題,被處罰款20萬元;3月,浦發銀行濟南分行因存在理財銷售內控管理不到位問題,被處罰款40萬元。

廣發方面,該行上半年受罰金額最高的兩張罰單都涉及理財業務。4月2日,廣發銀行泉州分行被銀保監會泉州監管分局處以罰款合計1400萬元,相關違法違規事實包括:違規辦理商業承兌匯票業務,違規辦理同業理財業務,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辦公場所管理不到位,經營狀況不真實。另有3名相關負責人分別被處以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的行政處罰。同月,廣發銀行寧波分行再被罰款220萬元,違規事由涉及「理財及同業投資業務開展不規範,產品銷售不規範」等。

在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方面,兩家銀行中浦發銀行的理財類消費者投訴量居同業前列。記者根據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的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梳理髮現,過去4個季度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類業務投訴分別為1320件、1762件、767件、899件,占投訴總量的4.6%、4.7%、2.4%、2.8%。比重較低且下降趨勢明顯,說明股份制銀行理財業務的服務質量整體有好轉。

浦發、廣發兩銀行理財子公司籌建已「超時」:理財業務違規、消費者投訴是隱憂 - 天天要聞

但從具體的投訴分布情況看,各家銀行的分化還是非常明顯的。其中浦發銀行理財業務的投訴量連續4個季度居股份制商業銀行前三名,投訴問題較為嚴重。從投訴總量看,四個季度浦發銀行的理財投訴合計為1638件,領先股份行排第一位,是排在第二位的平安銀行(837件)投訴量的近2倍。

就理財子公司籌備進展、理財業務合規性等問題,記者向浦發銀行辦公室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本文由《贛商》雜誌旗下新媒體·洞見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線索徵集熱線:18519027831。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早評:大消息!美股深夜狂飆,A股要嗨漲? - 天天要聞

早評:大消息!美股深夜狂飆,A股要嗨漲?

家人們,昨天金融圈炸了鍋!美股昨晚像打了雞血,一路猛衝!納斯達克直接跳空高開4.16% ,收盤更是大漲4.36% ,這漲幅,太瘋狂了!道瓊斯也不示弱,跳空高開1.57%,收盤大漲2.81% 。標普500同樣出色,收盤大漲3.62% 。美股全
美股收盤:納指暴漲逾4% 中概股更強、金龍指數跑贏大盤 - 天天要聞

美股收盤:納指暴漲逾4% 中概股更強、金龍指數跑贏大盤

財聯社5月13日訊(編輯 趙昊)周一(5月12日),美股高開高走,三大指數大幅收漲,且均收於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截至收盤,標普500指數漲3.26%,報5,844.19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4.35%,報18,708.34點,雙雙創3月3日以來收盤新高;道瓊斯指數漲2.81%,報42,410.10點,創3月27日以來收盤新高。與此同時,道指和標普的年內跌..
2025年5月13日 新聞簡報,工作愉快 - 天天要聞

2025年5月13日 新聞簡報,工作愉快

正文共 838 字 / 預計閱讀時間:3 分鐘碼字不易,如果有用,請記得支持 點贊+關注+轉發美好的一天,從讀報開始,5月13日,乙巳年四月十六,星期二,工作愉快,幸福生活1、據報道,蘋果考慮提高秋季發布的iPhone產品系列價格;2、教育
就當「解放日」沒發生過!中美貿易緩和助推美股強勢反彈 - 天天要聞

就當「解放日」沒發生過!中美貿易緩和助推美股強勢反彈

媒體報道,隨著華爾街再度掀起反彈行情,美國股市目前的走勢,幾乎就像特朗普的關稅「解放日」衝擊根本沒發生過一樣。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周一大漲3.26%,納指已經進入技術性牛市,自4月8日的低點以來已上漲22.5%,背後是科技巨頭股全面反彈的強勁推動。美元走高,美債價格下跌,投資者對今年美聯儲降息次數的預期也隨之...
擬收購龍之源科技55%股權等,6家上市公司周二發布重要公告 - 天天要聞

擬收購龍之源科技55%股權等,6家上市公司周二發布重要公告

一、凱龍股份:關於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用途用於收購湖北東神天神實業有限公司部分股權的公告公司公告,公司將「葫蘆島凌河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電子雷管生產技術改造項目」的部分募集資金 18,000萬元用於收購湖北天神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湖北東神天神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中國是舉世聞名的「基建狂魔」,其中鐵路建設,更是咱們國家基建一張響噹噹的名片。可在榮耀的背後,高昂的建設成本,也是一筆不得不算的賬。為了儘快建成全國鐵路網路,保障民生促進發展,我國採取了「多線建設」的鐵路規劃,尤其高鐵建設更是一個「快」字了
中國恆大最新公告! - 天天要聞

中國恆大最新公告!

5月12日,中國恆大發布內幕消息公告,披露了有關清盤的進一步消息及繼續停牌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