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瑞娜 上海報道
日前,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155.SH,以下簡稱「新城控股」)披露了2021年3月份及第一季度經營簡報。
簡報顯示,3月份新城控股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205.54億元,銷售面積約191.18萬平方米。整體來看,今年1~3月,公司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496.47億元,同比增長60.25%;累計銷售面積約510.5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8.63%。
對於業績的迅速拔高,新城控股方面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這得益於一季度銷售及竣工情況的良好表現,以及以吾悅廣場為主的商業項目持續帶來租金收入。截至2021年3月31日,新城控股持有的已開業吾悅廣場和委託管理項目達到100座。
重倉土儲布局
在業內看來,新城控股2021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增長,是其2020年營收紅利繼續釋放的直接體現。
年報顯示,2020年,新城控股實現營業收入1454.75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52.56億元,分別較2019年增長69.46%、20.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30.56億元,同比增長30.80%。
復盤來看,新城控股的高業績表現,得益於其踩中市場節奏的增長邏輯。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新城控股曾逆周期獲得大量低價土地,拿地強度分別為74.4%、82.4%、85.2%、50.3%,由於下沉三四線城市,從面積口徑來看,相較同期,拿地強度分別上升至297.7%、218.9%、268.3%、215.9%。
如今,緊抓拿地窗口期的土地儲備擴張,仍然是新城控股版圖拓展的「金科玉律」。在這方面,新城控股方面表示,近期於天津、蘇州、杭州、南昌、鎮江、淮安、台州、泰安、唐山、煙台等地獲取11幅優質地塊。
事實上,今年1~2月,新城控股已累計新增10餘個優質項目,且持續聚焦長三角及其他核心城市群。快節奏布局土地市場之下,新城控股方面指出,公司在不斷推進全國化進程的同時,將進一步加大高能級城市布局。
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一季度中國房地產企業新增貨值TOP100排行榜》,新城控股一季度新增土地貨值385.9億元、新增土地建築面積384.8萬平方米,均位列榜單TOP10,補貨充足,業績增長動力強勁。
而根據2020年新城控股年報信息,截至2020年末,新城控股總土地儲備已經達到了1.43億平方米,且多位於重點一二線及長三角強三四線城市,為公司後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借力商業逆襲
加碼土儲謀定住宅業務發展背後,也掩藏著新城控股對於規避「三道紅線」的審慎考量。
按照相關政策規定,「三道紅線」分別是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凈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從這點看,新城控股正好踩在第一道紅線上。為此,與住宅業務一同被視為公司業績重要增長引擎的商業板塊,也被市場寄予厚望。
簡報顯示,商業方面新城控股主要依賴全國多座吾悅廣場的物業支撐。2021年一季度新城控股商業運營總收入為19.20億元,包括商鋪及購物中心的租金、管理費、停車場、多種經營及其他零星管理費收入,與2020年一季度9.69億元的收入相比,增長接近翻番。
未來,新城控股仍將繼續聚焦、挖掘商業板塊的潛力。目前,新城控股持有的已開業吾悅廣場和委託管理項目達到100座。而根據2020年年報,新城控股2021年全年計劃新開業吾悅廣場30座,到2021年底開業總數達到130座,全年商業運營總收入目標為85億元。
與此同時,業績背後的穩健財務表現也接連受到了國際評級機構的認可。3月31日,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標普宣布,將新城發展(01030.HK)和其子公司新城控股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從「BB」上調至「BB+」,展望「穩定」。同時,標普確認新城控股的有擔保高級無抵押票據「BB」長期發行評級。
事實上,在標普之前,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和惠譽均已上調了新城的主體評級。國際評級機構的認可,反映了資本市場對新城持續業績增長和穩健財務表現的長期信心。
國信證券在研報中表示,新城控股2020年營收、凈利穩步增長,符合預期;商業賦能拿地積極,深耕聚焦土儲充裕;商業地產擴張布局,邁入百店在營時代;財務穩健,評級上調。基於此,預計公司2021年、2022年的歸母凈利分別為180億元、212億元。
中泰證券則點評指出,新城控股「商業+住宅」雙輪驅動模式下,低成本的拿地優勢與不斷培育深耕的購物中心形成業態上的良性互補,形成銷售物業快速周轉資金、購物中心不斷沉澱貢獻持續穩健增長的現金流的可持續穩健成長路徑。
(編輯:石英婧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