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出入之途,也是家的安危所在,如有絲毫的差錯都可能埋下安全的隱患。這在結草為爐土牆而居的古代最為顯著,古人也因此對於居住環境的選擇與布局尤為重視,堪輿之術便應運而生。題中俗語便是古人關於室內布局的一種說法,如今看來顯然荒謬,但其中玄幻的成分著實讓人回味無窮。
俗語中的天門和地門都是代指的方位,傳說天門在西北方位,與八卦中的乾卦對應。地戶則在東南方位,在八卦中屬對應巽卦,這些許多堪輿之術的專業術語。還包括「人路「和」鬼方」,分屬於西南方和東北方。古代諸多典籍中都有提及,如如《宅經》中的「乾位天門,艮位鬼門」;《河圖括地象》中的「天不足西北,地不足東南,西北為天門,東南為地戶,天門無上,地戶無下。」《吳越春秋》中也有「西北為天門,東南為地戶,西南為人門,東北為鬼門(鬼戶)「的說法。既然二者在古代表示方位,再來解釋俗語」天門莫見灶,地戶不種樹「就容易許多。
一,為什麼說「天門莫見灶」
這主要源於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的五行生剋理論,天門在西北,應乾位屬金。五行生剋里金被火克,在屋內的格局則被古人稱為火燒天門。顧名思義,名稱中就體現了其在古人心中的地位。這裡的「火燒天門」是堪輿學中關於陽宅格局的術語,古人在住宅堪輿中將西北方位視為「天門」,按照上文所說的關係對應乾卦,五行屬金,乾卦在性別中象徵男性,所以火克金則意味著金遇火而融,故而被古人視為會損害家男主或男性長者的氣運。清代堪輿大家趙九峰的《陽宅三要》中也對此作了詳細的總結,在清朝和民國時期的民間極為流行。
事實上,西北不建灶本身並沒有這些高深莫測的說法,這與我們的先祖選擇坐北朝南的房屋方位有著密切的關係。中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坐北朝南有兩個至關重要的優勢,一個是採光,另一個就是避風。而此處西北不建灶便是因為風的緣故。《史記·律記》中記載了中國一年中風的規律:「不周風居西北,十月也。 廣莫風居北方,十一月也。融風居東北,正月也。明庶風居東方,二月也。清明風居東南維,四月也。景風居南方,五月也。涼風居西南維,六月也。閶闔風居西方,九月也。」不難看出,大多數時候的風都是從北方而來。將灶建在西北必然長期受風的影響,古代民間多為茅屋,柴火遇風容易引起火災,同時遇風生煙亦會使人難受。這些都對生活條件極度落後的古人造成了嚴重影響,為了避免火災自然不會在西北方位建灶了。
二,為什麼說「地戶不種樹」
知道了「天門莫見灶」的說法,再理解「地戶不種樹」就輕而易舉了,說法與前者一樣。地戶在東南,巽卦,屬木。木克土,土應坤卦,象徵性別中的女性,代表家中主母或女主人,故而產生了與天門一樣的方位生克之說。實際上,家宅東南方不種樹的根本原因還是坐北朝南的方位所致。
朝南的目的基本已經解釋了古代住宅南方不種樹的根本原因,中國處在地球北半球也是歐亞大陸的東部,北歸線(北緯)以北是我們大部分陸地所在,太陽多從東偏南升起,從西邊落下。這種地勢的朝南,在冬季,室內便能享受到更多因太陽高度角較小帶來的更多斜射從而提高的室內溫度。在夏季,高度角增大,射入的陽光減少,從而保持室內的涼意。足見朝南的目的就是朝陽,所謂「朝陽門」大抵便是由此而來。在住宅的東南方種樹,無疑遮擋了陽光。減少了陽光的照射,人體維生素D的合成減少,空氣中的細菌無法被陽光中的紫外線滅殺,人體的免疫力也會因為陽光的減少而降低。
不難看出,俗語中的提到的現象自然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一個人的氣運,本來先祖科學合理的做法卻被後人賦予了各種高深莫測的理論,本來質樸實用的經驗之談,生拉硬扯的弄成了各種玄學,實用的樸素哲學觀變成了宿命論,還給江湖術士可乘之機,著實讓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