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美亞軍、科創達人、非遺推手……這個00後女孩如何兼容美麗與智慧的多樣性?
在環球小姐中國區總決賽的舞台上,向人們展現出屬於山西傳承千年的獨特文化底蘊,同時又以靈動自信的身姿斬獲「最佳泳裝身材獎」;在創新創業大賽現場,她帶著ai鋼軌檢測方案侃侃而談,拿下多項國家級獎項。她是高麗斐,一個來自山西的00後姑娘,用「硬核理工腦」與「溫柔文藝心」書寫著不被定義的青春。
t台上的「斜杠青年」:選美與科創的雙向奔赴
記者:環球小姐、政府獎學金得主、科創項目負責人——這些標籤如何共存於你?
高麗斐:(笑)很多人說我是一個多樣性的人,但我覺得這是年輕一代的常態。穿高跟鞋走秀時,我是女性自信魅力的傳播者;穿實驗服調試設備時,我是解決問題的工科生。兩者本質上都是「創造美」——前者是視覺與文化的,後者是技術與社會的。
鋼軌「醫生」與非遺「花匠」:硬核技術里的柔軟情懷
記者:為何選擇「鋼軌檢測」和「六尺小花」這兩個截然不同的項目?
高麗斐:鋼軌關乎千萬人的出行安全,而「六尺小花」是傳承匠心文化的重要途徑。我的家鄉山西有厚重的工業遺產,也有瀕危的非遺技藝,我想用技術為它們找到新生命。
項目背後的故事:
《傷損鋼軌治療師》:她在學業期間在導師的指導下發現人工檢測效率低,遂與團隊開發ai識別系統,將檢測誤差率從15%降至3%;《六尺小花》:通過政府+高校+基地+企業+農戶的一條龍模式,多方協同打造同城小花特色茶品牌,助力鄉村振興。
三、「可鹽可甜」人設背後:山西姑娘的理想與溫情
記者:你如何理解「可鹽可甜」這個詞?
高麗斐:鹽是腳踏實地——鹽是現實考量,像山西第二產業支撐起的經濟命脈,樸實但不可或缺;甜是浪漫理想——像汾河邊的桃花,柔軟卻充滿生機。我想證明,山西姑娘既能扛得起重型產業,也能襯托出女性的甜美與颯爽。
未來計劃:
聯合高校成立「非遺青年實驗室」,用vr技術復原山西古建彩繪工藝;
以「環球小姐」身份推廣山西文旅,設計「科技+文化」主題研學路線。
四、媒體觀察:她為何成為z世代新偶像?
社會學家點評:
「高麗斐的走紅並非偶然。她精準踩中了當代青年『反單一標籤』的訴求——拒絕被『卷』在一條賽道,而是用跨界能力證明:女性可以同時是美的、智慧的、有社會擔當的。」
面對鏡頭,高麗斐用山西話念了一句老醯兒民諺:「面要揉得光,路要走得寬。」這個揉著面、寫著代碼、走著貓步的姑娘,正以她的方式,為古老的三晉大地注入青春的新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