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跑步的安排是,每周跑三次,前兩次十幾公里,後一次則根據身體狀況選擇半程或更長的距離。如果是跑十幾公里,一般是4點45起床;如果是跑半程,4點15起床;而如果跑半程以上的距離,則需要更早起床,以確保有足夠的跑步時間和恢復時間。
為什麼我會選擇這麼早起床跑步呢?其實,這背後有兩個主要的原因。首先,我剛剛退休時,還在某公司「發揮餘熱」。由於工作時間的限制,我只能選擇早起跑步,否則就會耽誤上班的時間。
其次,我跑步的地點主要是在市區的馬路上。如果起得晚了,路上就會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這樣不僅無法正常跑步,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若偶然跑個全程,必須早起至3點半。你想,3點半起床,吃點東西4點多出發,跑完全程時,城市已經蘇醒,你還能自由自在地跑步嗎?
因此,為了確保跑步的安全和效果,我只能選擇早起跑步。由於早起早歸,當我跑完回家,小區里和出發時一樣,依然靜悄悄地。
當然,早起跑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開始的時候,我也很難適應這樣的作息時間。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堅持鍛煉的毅力,我逐漸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自律吧。
為了適應這麼早起床的生活方式,我必須調整睡眠時間。比如,我會在晚上10點之前就寢,確保自己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同時,我還會調好手機定時鬧鐘,以免誤事。久而久之,我的生物鐘似乎也已經適應了這種節奏,一到設定的時間,手機鈴聲(我設置為起床軍號聲)響起,「聞機起舞」,我便能毫不猶豫地起床。
然而,早起跑步也難免會帶來一些困擾。比如,有時候會驚醒同室的家人,儘管他們理解我的跑步愛好和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此,起床後小心翼翼,躡手躡腳,儘力在跑步前後保持安靜和謹慎,以減少對家人的影響。
總的來說,起床跑步的時間因人而異、因情況而異。每個人的生活狀態和習慣都不同,因此選擇適合自己的跑步時間和方式才是最重要的。無論你選擇何時起床跑步,只要能夠堅持下去、享受其中的樂趣和成就感,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獎勵和肯定。
氣象報告,昨天上海市區最低溫度-4°,今天-1°。今天計劃跑半程,起得早一點,氣溫-1.8°。立春以來氣溫不升反降,尤其是2月7日,風特別大,這才嘗到「寒冬」的味道。今天雖然還是零度以下,但風速0.1m/s,跑步時迎面幾乎未感覺到有風。穿上今冬只穿過一次的厚絨上裝,如期完成半程。